印度教三大主神分別是誰?
玄門文化繽紛絢爛,一應俱全,玄門文化奉老子為教主,而老子所着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道德文化有着鮮明的民族特色,而這些特色主要體現在民族習俗和民族氣節方面。本期的玄門文化為您帶來玄門文化的主要幾個方面,一起來看看吧。
由於玄門內容龐博、各派教義差異以及研究玄門的偏重面有所差異,因此很難劃定哪些屬於主要的玄門經典。在此,僅就玄門體制的一樣平常情形而言,簡明先容玄門的主要經典如下:
《道德真經》,又稱《道德經》、《老子五千文》或《老子》,周朝老子着。老子本為周朝守藏史(史官),《道德經》是道家頭腦的代表作。厥後老子被玄門尊奉為教祖,《道德經》成為玄門最高經典。《道德經》的字數只有五千餘言,張道陵確立五斗米教時定本為五千字,令教徒誦習,故稱“五千文”。《道德經》的內容,主要敘述“道”和“德”兩個名詞的涵義,強調“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從而敘述道家的哲學頭腦。老子形貌的“道”是從本體論的角度,說明其宇宙觀和人生觀,同時包羅道家修養方式的原理。玄門的一切教理教義均由此引伸而來,同時加以宗教的儀式舉行包裝。稀奇是玄門的修鍊學說,與此經有直接關係。另外由於老子學說出於史官,其中論述了大量的治國之道,因此歷代統治者均將其作為治國寶典,中國封建帝王中先後有四家天子親自為之作注。
《南華真經》,即《莊子》,戰國莊周着。《莊子》一書繼續了《老子》“道”的哲學頭腦,而且進一步敷演施展。稀奇是將老子所述的“永生久視之道”,引伸成為詳細的仙人頭腦和修養方式,使“道”與“仙”有機地連繫起來,為玄門所襲用,從而完成了道家頭腦向仙人信仰的轉化。唐代以玄門為皇族宗教,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其書稱為“南華真經”。因此《南華真經》在玄門中的職位,一直被視為僅亞於《道德真經》的主要經典之列。清代玄門全真派森林劃定:每逢戊日,定要講習《道德》、《南華》、《黃庭》等經。
《陰符經》,又稱《軒轅黃帝陰符經》或《黃帝陰符經》,亦稱《黃帝天機經》,相傳此書出於軒轅黃帝。由於玄門以黃帝為其宗祖,因此被奉為主要經典之一。《陰符經》在唐代以前,尚未著名於世,聽說有一個叫李筌的學道者在嵩山石室中發現此經,由此逐漸撒播開來。由於李筌發現該本已經糜爛,謄錄撒播只有300餘字,尚有一個400餘字的本子,與此本并行撒播。《陰符經》的內容,主要是談天、地、人、我之道,歷史上有兵家權術和道家修養兩種註釋,玄門修養尤其把它奉為祖經。歷代高道名真均注重此經,常將其與老莊並列。張紫陽祖師《悟真篇》雲:“《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今古仙人無限數,盡於此處達真詮。”
《太平經》,又稱《太平清領書》,傳說為東漢於吉所傳。早期太平道將其奉為主要經典,後為玄門所保留。據中國道協原會長陳攖寧考證,以為此書脫胎於西漢時的《天官曆包元太平經》,五斗米教所信仰的《太平洞極經》與《太平經》有遞承關係,宋元之前的羽士另有講習此經的傳統。其書內容,融入了古代道家、方仙道和黃老道的頭腦,是這些學術頭腦向宗教信仰轉化的產物,也是玄門教團最初醞釀和形成歷程中的一部宣言書。因此在研究早期玄門頭腦方面,是一部主要的經典。
《度人經》,全稱為《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或《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又稱《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此經被收入《道藏》之首,亦可見其在玄門經典中的主要位置。《度人經》論述了“仙道貴生”、“仙道貴實”的宗旨,是玄門教理教義的鮮明體現。其經宣稱玄門“無量度人”之旨,將度人作為修道成仙的需要條件。而且強調濟度不分凡人仙人、貧富貴賤、陽世陰間、天地萬類,一概度化不棄,無所不包。此經及其注本,對於研究玄門頭腦生長史,頗為主要。
印度教是如何起源的?
《早晚壇作業經》,又稱《太上玄門日誦早晚課》或《早晚課》,是玄門徒一樣平常念誦的主要經典。其中所選經文,基本出於《道藏》。其中分為《早壇作業經》和《晚壇作業經》兩個部門。《早壇作業經》為早上卯時(早5時至7時)誦習,其作用為分輕清,延命保生;《晚壇作業經》為晚上酉時(晚5時至7時)誦習,其作用為濟陰凝,超生度亡。《道藏輯要》收有柳守元《道門作業序》稱:“作業者,課功也。課自己之功者,修自身之道也;修自身之道者,賴先聖之典也。誦上聖之金書玉誥,明自已之個性至心。非科教,不能弘揚大道;非課誦,無以調養元和。”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又稱《清靜經》。此經不講有為的修鍊方式,而是要人從心地入手,以清靜竅門澄心去欲,參悟大道。經中施展“清靜”二字的妙義,簡明的敘述了道家修真養性的基本原則。以為:“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遣之。”教人“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從而到達“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的境界。再由此進入“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的境界。此經是玄門內丹“性功”的代表作,為玄門修持所一向重視。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又稱《心印經》。此經由四言韻文組成,共50句,全經200字。講述玄門修鍊的方式和理論,十分精要。經文首先指出:“上藥三品,神與氣精。”說明修鍊內丹的藥物為精、氣、神,接着敘述內丹煉養的歷程與境界,就是“恍模糊惚,杳杳冥冥”,修真之士以“存無守有”為訣要,先天大葯“霎時而成”,然後用“迴風夾雜”的方式,百日即可大丹成就。經文最後展現說:“誦持萬遍,妙理自明。”強調對於此經不只要念誦,更主要的是要現實修持。此經與《清靜經》珠聯璧合,是玄門內丹“命功”的代表作。
《周易參同契》,又稱《參同契》,東漢魏伯陽撰。魏伯陽是古代的煉丹士,《參同契》是我國較早的一部煉丹着作,被南宋內丹家張紫陽譽為“萬古丹經王”。其經將周易象理、黃老之學和丹法爐火三者相互契合,故名《參同契》。此經內容文辭古奧,後人有以為所談為內丹,有以為所談為外丹,但以內丹派為多。魏伯陽在書中指出自己的丹法繼續古代仙真,以為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故以易象說明人身配合天地轉變修鍊金丹的歷程。此書被國際科學界公以為天下現存最古的煉丹着作,也是第一部系統而周全地敘述玄門丹法的經籍,後世玄門徒奉為丹經之祖。
《太上感應篇》,為玄門着名善書。全書共1274字,通篇以太上老君口吻宣教,說明天人感應、抑惡揚善之旨。經義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跬步不離。天地有司過之神,三台北斗神君、三屍神、灶神等錄人善惡,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並言積善多者,可成仙人。文中詳列諸善與眾惡條文,共計善事26,惡事170。此書勸人行善,將玄門頭腦與世俗生涯有機地連繫起來,對照適合一樣平常民眾的需要,稀奇南宋之後一直為封建統治者所親自提倡,因而對中國社會發生了一定影響。
《抱朴子》,包羅《抱朴子內篇》和《抱朴子外篇》兩種,東晉葛洪(283-343或363)撰。葛洪《自敘》說:“《內篇》言仙人方葯,鬼魅轉變,養生延年,禳災卻禍,屬道家;《外篇》言人世得失,世事藏否,屬儒家。”此書將玄學與玄門、神學與道學、儒學與仙學、金丹與方術、丹鼎與符錄等納為一體,從而確立了玄門的仙人理論系統。
你可能也喜歡:
玄門文化:玄門的節日
玄門四大天師劃分是誰?
玄門文化:玄門符咒大全
玄門文化的內容及影響
印度教是如何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