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宗教文化 正文

淺述婆羅門教與釋教的差異點

解析:婆羅門教教義是什麼

  同樣源於印度的婆羅門教和釋教,都是東方的古老宗教,這對社會的生長發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人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悠久的婆羅門教文化與內在厚實的釋教文化有着怎樣的異同點呢?下面就追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婆羅門教文化

  婆羅門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於公元前2千年的吠陀教,形成於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4紀是婆羅門教的壯盛時期,公元4紀以後,由於釋教和耆那教的生長,婆羅門教最先虛弱。

  與釋教的異同在於
  婆羅門教教義以‘梵我一如’為主。釋教教義以‘無我’為中央。婆羅門教有持咒語,釋教則沒有。

  一是信仰方面。
  婆羅門教信仰吠陀頭腦,與婆羅門的無限權威——透過祭祀,使人和神可以直接相同;人們崇尚自然、歌詠自然,尤其崇敬神格化的自然神:梵天、毗濕奴和濕婆神。人們之以是崇敬他們,是由於三大主神各司其職,配合主宰宇宙的一切,梵天締造宇宙,主宰人類的運氣;毗濕奴維護宇宙間的和平,展現賞善罰惡的大無畏精神,故最得人們敬仰;濕婆神不只能損壞宇宙,同時能降伏妖魔,繁衍(生殖)世間的流動。以是人們只能遵守神的權力,崇敬主神賞給人們的生涯,而嚴酷遵照既有之不同等的種姓制度,受限於神權宗教的頭腦底下。

  釋教並不否認神的存在,但神非主宰者、非創世者、非唯一者,神雖積集福德,有神通事態力,若無通達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仍為六道循環轉世的眾生之一。佛是一位圓滿覺悟者,豈論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或首陀羅,只要依循戒、定、慧,次第學習,同樣可以成就阿羅漢、菩薩或佛的果位。佛性即悟性,人人都具有覺悟緣起的性能,都有可能成佛,和婆羅門教所謂的梵天創世神權之說是迥然相異的。

  二是業報循環頭腦。
  婆羅門教以為,生死循環的泉源,來自於業。業,是行為善惡的做作,發生於人們無限的“愛欲”與無始以來的“無明”。於是“以無明為始,依欲而成意志,由意志而有業,由業而受果”的循環圈子於焉形成。

瑣羅亞斯德教的起源與歷史發展

  此外,婆羅門教以為,“我”是生命循環中的主角,人的身體因“我”而生,人的流動也由“我”而起,以是“我”是恆常存在的,現眾人生的苦,由宿世行為招感而來,今生行為的善惡,同樣也會連帶宿世的業緣,影響到下一世的人生。由此可知,婆羅門教的循環觀和業力說是恆貫三世,確立在“實有”我頭腦上,與真我論相連繫。

  釋教否認“恆常有我”的理論,以為業力並非依附在牢靠的“我”上,而是一種生命繼起的動力。也就是說,循環中的“我”,是眾緣和合而生,由外在具有形體的身軀,與受想行識等內在精神的作用組合而成,而且每一因緣又是其他眾緣的和合所得,以是在緣起性空中不停地剎那轉變、聚滅,無法律人為所欲為,故無永恆穩固的“實我”存在。

  犹如燃燒中的薪火,只管一個個的火焰剎那竄起,又剎那熄滅,火的自己仍以一種焚燒的狀態繼續伸張。而這個由眾緣和合,假名為我的生命,也以“無明為父,貪愛為母”,遭受自己已往的業報,流轉於六道之中。以是釋教的循環觀,是在無限時空循環中的三世因果里,確立“自業自得”的業報頭腦。

  三是修行解脫頭腦。
  就形式而言,釋教與婆羅門教主張透過修證的方式,完成身心的苦惱約束解脫;但在內容上,婆羅門教主張“梵我一如”即是解脫。解脫的方式,除了要學習吠陀、祭祀、布施、苦行之外,更須捨棄名利、妻兒親友,出家修習瑜伽禪定,使心幽靜;由此熟悉自我,才氣獲得“梵我一如”的正智,體悟“梵我一如”的真解脫境界。釋教的看規則差異,在修持實踐上,強調自我覺照的功夫,以為解脫必須經由四聖諦的親自體悟,在緣起頭腦的前導下,依八正道行持,證入“無我”自在的事實空性中。

  就持戒而言,婆羅門教執行人生的四個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棲期與雲遊期;根據每個階段劃定的義務,致力推行祭祀、祈禱、持戒及禁慾等,以求解脫。釋教除了在家信徒之外,更有戒律嚴謹的僧團“組”“織”為圭臬。二者雖同樣推行“五戒”,但釋教着重生涯的實踐,令人容易遵行。

  相較於婆羅門教的苦行、祭拜的種種苛刻條件來說,釋教以為諸法是相互依賴,互為條件的,因此接納不偏於苦,不偏於樂的中道修持,與慈世濟物的利他行。

  猜你可能也喜歡:
  解惑:基督教可以吸煙喝酒嗎
  你知道基督教可以紋身嗎?
  宗教解讀:基督教是邪教嗎?
  探討基督教的首創人是誰

日本神道教誕生年代與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