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宗教文化 正文

釋教中常說的三種情緒,貪嗔痴是什麼意思

佛家中的須彌山在哪裡,它真的存在嗎

  貪嗔痴在釋教文化中被稱為是三毒,由於這是三種心病,而這三種心病一旦發作,就會引發熊熊猛火焚燒的炙熱之苦。對人的自己就是一個最大痛苦的泉源。那麼這三種情緒到底是怎麼显示的呢?讓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吧!

宗教文化

  貪,是對於喜歡的太過偏執;

  嗔,是對於憎惡的太過偏執;

  痴,是基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映。

  治療此三毒的方式:

道教中的名人:呂祖是誰及其歷史來源

  戒定慧是對治貪嗔痴的方式。

  戒,是道德的有軌範的無害他人的生涯尺度,對治太過的貪心;定,是對於心裏的專註和耐心的培育,可以對治太過的浮躁和沒有耐心引起的嗔恨;慧,是對於生命以及宇宙實相的如實了知,從而對治愚痴。

  貪是指染着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境而不離的心理流動,《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染愛名貪。”就是指的這個意思。釋教以為,眾生生涯於世間,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與外界相接觸,發生色、聲、香、味、觸等感受。這些感受能引起眾生的利慾之心,因此叫做五欲。於此五欲執着併發生染愛之心,就成為貪。因此又以貪與愛為同體異名。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敵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蘊論》中說:“雲作甚嗔?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成唯識論》中則說:“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平穩性,罪行所依為業。”嗔是釋教所說的基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三毒”。

  痴又作無明。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俱舍論》中說:“痴者,所謂愚痴,即是無明。”釋教以為,眾生因無始以來所具之無明,致心性愚昧,迷於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於是發生我執、法執,人生的種種煩惱,世事之紛騷動擾,均由此而起。因此痴為一切煩惱所依。《唯識論》卷六中說:“於諸理事迷暗為性,能礙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又說:“諸煩惱生,必由痴故。”

你可能也喜歡:
宗教文化:什麼是釋教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猶太教與釋教的區別在那裡
釋教和基督教哪個早一些呢

道教文化詳解:道教的六御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