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宗教文化 正文

磕長頭的意義是什麼,它是哪個教的

道教文化詳解:道家三寶是什麼

  人們口頭上說的喇嘛教就是藏傳釋教,是印度釋教傳入中國的一個分支,也是釋教的一種。多年來與地方文化連繫,形成了另外一種韻味的教派。那麼磕長頭的意義是什麼呢?本期釋教文化帶你來看看什麼是磕長頭。

釋教文化

  磕長頭,是在藏傳釋教盛行的區域,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敬的拜佛儀式。

  “磕長頭”為等身長頭,五體投地匍匐,雙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劃地為號,起死後前行到記號處再匍匐,云云周而復始。遇河流,須涉水、渡船,則先於岸邊磕足河寬,再行過河。晚間休息后,需從昨日磕止之處啟程。虔敬之至,千里不遙,堅石為穿,令人嘆息。

  在各地通往拉薩的大道上,人們不時地見到信徒們從遙遠的田園最先,手戴護具,膝着護膝,前身掛一毛皮衣物,塵灰覆面,沿着蹊徑,不懼千難萬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薩朝佛。磕長頭的信徒絕不會用偷懶的設施來減輕勞累,遇有交織車輛或因故暫停叩首,則劃線或積石為志,就這樣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頑強的信心,步步趨向聖城拉薩。

盤點:西方宗教象徵的十字架有幾種

  磕長頭當與藏傳釋教有關,更與漢族的叩首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膜拜禮是中國封建社會中使用年月最長、最繁縟的一種基本禮儀。《周禮·春官·大祝》中紀錄了九種拜禮:“一日稽首,二日頓首,三日空首……”,說明晰遠在周代這種禮儀已成熟而被普遍推廣。

  “神腰及股而勢成危者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頭着地為拜。”跪從字面上講是足之勢成危狀,對於被行禮之人,行禮者處於人身不平安之狀,首先以態證實自己對被行禮之人無危險而無需提防;拜,則從其意而觀之,是說明行禮者對被行禮者示意謙和,口服心折,甘於受制於人,俯者低視,雙手下垂及地,臣服於君之狀不言而喻。只有到1912年辛亥革命后,孫中山先生才宣布作廢君臣之間膜拜之禮。

  唐與吐蕃相通,加速了兩優異民族之間更大規模的相互學習。磕長頭,應當是“稽首,服之甚也”之沿續,在釋教的感召下,信徒們為解釋其信仰之虔敬度,而將膜拜禮加倍繁縟化,加上全身俯地,益示之臣服。逐步地,這種儀式不只在宗教領域被推廣,而且社會各階級普遍接受並加以接納。

  磕長頭時兩手合十,示意體會了佛的旨意和教育,觸額、觸口、觸胸,示意身、語、意與佛相融,合為一體。信徒們以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萬次長頭,叩頭時光腳,這樣才算虔敬。另有一種更為艱難的叩拜方式。有些信徒面向寺院,每磕一次,移動距離即是身體的寬度。這樣繞周長一公里的寺院一周,約需叩首兩千多次。叩拜者的手掌和膝蓋往往會磨出鮮血。

  磕長頭是藏傳釋教信徒為實現信仰、祈福避災而舉行的最為虔敬的祈禱方式。同時,它也是藏傳釋教密宗修持的一種方式。藏傳釋教密宗中修習“三密加持”,旨在使身、口、意“三業”清凈,與佛的身、口、意三密響應,即身成佛,而修持是其唯一途徑。修持是密宗行者人密的前導,被視為密宗的基本,其目的在於通過清心和抑制慾望,到達忘我的境界。修行是極艱辛的,從早到晚不中止地修持,一樣平常需兩年以上的時間才氣完成,其中就包羅必不能少的磕長頭十萬次。

你可能也喜歡: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什麼是玄門,玄門文化的基本意義
詳解:什麼是玄門風水學?
清點玄門不吃什麼器械

浮屠是什麼意思,浮屠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