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宗教文化 正文

“放下佛經,立地殺人”竟是出自魯迅之口?

日光菩薩聖誕,日光菩薩是什麼菩薩

  釋教中有句話說道:“痛改前非,立地成佛。”釋教重視的是人的心裏和道德,最終逾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獲得事實解脫。但着名文學家魯迅卻寫道“放下佛經,立地殺人”,這是為什麼呢?本期宗教資訊為你揭曉。

宗教資訊

  清水安三1891年出生於日本滋賀縣,中學時皈依基督教。1917年,清水安三進入中國傳教,並從事窮人啟蒙教育。1921年,他和妻子清水郁子在北京向陽門外開辦“崇貞窮人攻讀女校”(即崇貞學園),同時在日文版《北京周報》擔任記者。約在1921、1922年,清水安三結識了魯迅、周作人兄弟。

  “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第一次造訪魯迅時的情景。”清水安三晚年回憶:“嚴酷地說,那時我不是專程去造訪魯迅而是去造訪周作人的……這時,一個鼻子下蓄着黑髯毛的中年男子從西廂房掀開門帘,探出頭來說:‘若是我也可以的話,就進來吧,我們聊聊’。於是我進了房間與他舉行了攀談,沒想到這小我私人就是魯迅。”

  憑證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子善考證,清水安三簡直與魯迅、周作人兄弟相識,與周作人的關係要更為親熱。自1922年4月10日起,清水安三的名字多次泛起在周作人日誌中,或清水君前來造訪,或周作人“至清水君宅”,清水安三還一度在八道灣周宅小住。

  清水安三的名字首次泛起在《魯迅日誌》里是1923年1月20日:“晚愛羅先珂與二弟招飲今村、井上、清水、丸山四君及我,省三也來”。第二次是1923年8月1日,“上午往伊東寓治齒,遇清水安三君,同至加非館小坐”。魯迅、周作人兄弟鬧翻后,魯迅要遷居,托清水安三借遷居用的車子。

  魯迅定居上海之後,和清水安三亦多有往來,經其引介結識內山書店老闆內山完造、日本作家增田涉等。魯迅博物館副館長黃喬生告訴南都記者,1931年是魯迅和清水安三的第二個親熱來往期,推測這幅十六字書法應是寫於1931年前後。

  這幅書法既無上款,落款也無日期和鈐印,但“痛改前非、立地成佛。放下佛經,立地殺人”十六字讓黃喬生以為眼熟。1996年北京魯迅博物館編輯出書的《魯迅研究月刊》上,曾刊登李思樂的《由魯迅的一張明信片想到的——痛改前非立地成佛》一文,文內提到魯迅將十六字佛偈寫在一張明信片上寄給清水安三。

盤點那些輪迴轉世,尋找前世的自己的人們

  發現這張明信片的是中國文學研究者飯田吉郎。在編撰《現代中國文學研究文獻目錄(1908—1945)》一書時,飯田吉郎無意間發現了這張明信片。十六字偈“痛改前非,立地成佛;放下釋教,立地殺人”寫在明信片上,由魯迅寄給“上海市徐家匯清水安三先生”,“是用漂亮的毛筆字寫的,無日期,郵戳也模糊不清。”飯田吉郎說。在明信片的正面另有手書“應需回信”四字。

  但飯田吉郎所述明信片上的佛偈后一句“放下釋教,立地殺人”,與掛軸上的“放下佛經,立地殺人”有收支。在掛軸里,“釋教”被改成了“佛經”二字。

  關於這個訛誤,學者陳子善以為,可能是飯田吉郎在繕寫明信片內容時抄錯。黃喬生推測,應是清水安三在收到明信片後向魯迅去信索字,魯迅重寫時改寫了行文。但尚無確切考證。

  “放下佛經,立地殺人”語出何意?“放下暑刀,立地成佛”早已為人們耳熟能詳,“放下佛經,立地殺人”則意味陡轉充滿戾氣。魯迅那時為什麼要寫這十六字佛偈送給清水安三?

  黃喬生示意,清水安三和內山完造都是基督徒,在他們和魯迅過從甚密的階段,一定談到信仰的問題。我想他們也談判到中國有許多人信佛,但有些也信得不太真,不是篤信,而是作為招牌、幌子。魯迅曾經寫過一首詩送給內山完造:“廿年居上海,逐日見中華。有病不求葯,無聊才念書。一闊臉就變,所砍頭漸多。忽而又下野,南無阿彌陀”。

  這首詩和寄給清水安三的四句佛偈有對應關係。也許那時的政界高官們也是假信佛,現實上很不仁慈的。一到失敗的時刻,他們就下野了,遁入空門了。現在是下野了、信佛了、出洋了,可他們隨時又可能放下佛經,再來當軍閥殺人。

  這幾句話原本出自一張明信片,但飯田吉郎並沒有刊登明信片的照片,現在我們也還沒見過這張明信片。在沒有見到明信片的情形下,《魯迅全集》(2005年版)卻已把它作為真實的魯迅軼文收錄了。五六十年月魯迅博物館曾在天下局限內徵集,那時許廣平還在世,日本同夥也捐了一些。不外現在這種情形越來越少了。前幾年也有日本人將魯迅寫的詩的條幅募捐給上海魯迅紀念館,那時日本人住在上海日租界,對那裡有情緒。

  【竣事語】魯迅對社會的取笑、斥責、揭破是很有意義也很傳神的。現在也有人忽左忽右。魯迅從原來兩句佛經里,翻過來一說,就把徵象展現了出來。

你可能也喜歡:
孔雀大明王菩薩是什麼,他的道場在那裡
關於釋教中的十八羅漢的來源故事
滿族有若干人口,滿族的漫衍情形
維吾爾族的習慣習慣有哪些?

揭露泉州古剎“亮點”,糾纏不休的職業乞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