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詳解:蓮花為首的佛教四大吉花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則是釋教的主要理念,指導世間萬物解脫約束走上循環的蹊徑。釋教證悟中也分為小乘的果位與大乘的佛果,釋教四果是哪四果?
那麼,本期釋教文化一起領會吧!
還想領會》》釋教說的一劫是若干年?
四果指南傳釋教的四種果位差異,快者三生,慢者則六十劫方可覺悟證阿羅漢果,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四果:梵文稱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譯義有三:一者、殺賊;二者、應供;三者、無生。意思是阿羅漢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再有生死業之生起,是應當受人天供養的聖者。由於已斷煩惱和證得涅盤果,在修道上已無可修學,故阿羅漢稱為無學賢人。
什麼人可以吃聖餐?吃聖餐必先洗禮
解脫是依智慧,並非依神通,也非依禪定。然則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會生起,以是一樣平常上阿羅漢都能夠進入初禪,有些阿羅漢沒設施進入滅絕定,他們被稱為慧解脫羅漢。阿羅漢斷除所有的煩惱,無需再修學,所做已辦,故稱為無學。在經典中又說阿羅漢不受後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來這世間受果報了。
釋教四果:
初果須陀洹:譯為入流,意即初入賢人之流;死後七往來。
二果斯陀含:譯為一來,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此天下一次,便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如彌勒菩薩就是證得斯陀含果,死後在兜率天做一世天人,下一世成就)
三果阿那含:譯為無還,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於欲界;(證得阿那含果之人,在死的一瞬間徹悟涅盤幽靜而到達四果阿羅漢的境界,因此無還)
四果阿羅漢:譯為無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脫生死,不受後有,為南傳釋教的最高果位。(同時也是如來十號之一的“應供”。)
你可能也喜歡:
釋教常見法器,金剛杵的功效與作用
釋教的上香禮儀及寄義是什麼?
最基本的認知:釋教萬字符號圖片大全
釋教衣飾文化:海青有什麼考究,海青的顏色
傳說中引雷降妖的五雷掌秘法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