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論語的精神內涵,哪一個最適合你
《道德經》是我國古代道家學派的焦點著作,是道家經典中最主要的作品,被後世列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厥後數千年的中華文化發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那麼《道德經》共若干章若干字呢?
你可能喜歡》》道家永生與養生之道
問:《道德經》共若干章若干字?
答:《道德經》共81章,5284字。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居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頭腦的主要泉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5284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常會被歸屬為玄門學說。實在哲學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玄門,是不能混為一談的,但《道德經》作為玄門基本教義的主要組成之一,被玄門視為主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玄門視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以是應該說玄門吸納了道家頭腦,道家頭腦完善了玄門。
道家經典:老子和道德經是一本書嗎?
同時,前面所說的哲學,並不能涵括《道德經》(修身立命、治國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道德經》提出了“無為而治”的主張,無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頭腦,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式。
作為一種政治原則,“無為”在春秋末期已經泛起。儒家也講“無為而治”,如《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作甚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朱熹以為“賢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為也。”,實則表達了儒家的德治主張。
使“無為而治”系統化而成為理論的是《老子》。他們以為統治者的一切作為都市損壞自然秩序,擾亂天下,禍殃國民。要求統治者無所作為,效法自然,讓國民自由生長。“無為而治”的理論憑證是“道”,現實依據是變“亂”為“治”;“無為而治”的主要內容是“為無為”和“無為而無不為”,詳細措施是“勸統治者少過問”和“使民眾無知無欲”。
《道德經》並不像一樣平凡人所明白的那樣,是一部敘述道德的著作。事實上,道德二字各有差其餘看法。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簡樸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
你可能也喜歡:
藏傳釋教10條基本禮儀
影響深遠的道家頭腦發生的職業是什麼
道家頭腦壞處是什麼?消極避世嗎?
道家頭腦與儒家頭腦是相互依存照樣抵觸
佛教十戒是什麼?十戒有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