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與術數(四)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筆者再舉一个中國古代術數運用的例子。我們都知道,古代賢明的皇帝都會親耕籍田,用籍田中產出的穀物祭祀天地。據《史記‧孝文本紀》記載:“正月,上曰:‘農,天下之本,其開籍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而皇帝的籍田一般都選址於首都的南郊,那個方向被稱為正陽面,祭天的圜丘(天壇)也在那裡。史書中很少見記載皇帝的籍田收成不好或遭受天災的事情。這其中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因素是,每一畝籍田插秧株數是有講究的,要求是橫七十二株秧苗,豎七十二株秧苗。

那麼為什麼插秧的株數要取七十有二呢?我們先複習以下錶格:

首先,七十二可以說成是九個八,八是基數。“八”對應了春天,對應了五行中的“木”,所以它在春季是個吉祥數,插秧的時節也在春季。那秧苗經過了春天的生長到夏天時,七十二中的“七”與“二”都對應了夏天,對應了五行中的“火”,它還是一個吉祥數。到秋天時,七十二可以說成是八個九,九是基數。“九”對應了秋天,對應了五行中的“金”,它還是一個吉祥數。莊稼到了秋天一定要收割,不能放着過冬,因為冬天的数字“六”、“一”與“七十二”無關,換一句話說是時令不對。

莊稼插秧的株數(七十有二)在生長過程中與五行運行的規律相契合,就使得莊稼的長勢及收成都會很好,而且不容易遭蟲災。縱觀二十五史(含《清史稿》),只記載了一次皇帝的籍田遭蝗蟲災害的例子。據《元史》記載,從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元朝第六位皇帝,也孫鐵木兒年號)開始至泰定四年期間,全國各地都遭遇了蝗蟲災害,“(泰定四年)七月,籍田蝗。(《元史‧卷五十‧志第三上》)”

以上講的是傳統術數在城市排水及農業種植上的運用。因為與老百姓的生活有關,所以筆者將自己知道的都說出來,供相關的專家學者參考。

筆者是一名香道師、手工制香師,下面簡單談一下五行與術數在制香中的運用,太詳細的手法則不能說,請允許我敝帚自珍。請看下面表格:

這個表格中五行的對應關係,《禮記‧月令》的正文大部分都提到了。也就是說,任何植物,它們都存在五行的特性;它不僅包含了五味(酸苦甘辛咸),還包含了五嗅(臊焦香腥腐),只是不同的植物可能某一種氣味更明顯一點。筆者在之前的有關香道、制香的研究文章中,一直強調了“五數合香”的概念,是因為“五”這個数字對應了香。

筆者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在合香的過程中用了“7克”這樣的重量,結果製作出來的老山檀香柔香點燃后出現了香味中帶了一些焦味,因為“7”對應的五味是“焦”。用8克這樣的重量去添加香粉做試驗,結果做出來的檀香立香明顯含有臊味,即使合香的總重量是五的倍數,也會出現這類問題。因此,調配合香的過程既要考慮植物黏粉的比例不能過高或過低(手工制香一般不超過15%),又要考慮所有香粉(包括黏粉)的重量是五或五的倍數。調配合香的過程,植物黏粉及各種香粉的添加次序及重量都很關鍵,每一次搖香,都是對制香師的一次考驗,心態越平和,思想中雜念越少,調香的效果越好。我認為它不亞於音樂上的作曲。

製作香品(如線香、香丸、香餅等)都必須只出香氣,而不能有其它的味道,這是為什麼呢?大家可以看上述的表格,香氣屬土,氣味首先進入人的肺部,而肺部在五行中屬金,土生金,吉祥。香氣在養肺的同時通過肺部的吸收、引導至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這樣起到的養生效果很好;這是講熏香對人體的益處。可是,如果出焦味就會對肺部產生傷害,因為焦的氣味屬火,火克金(肺)。出其它氣味(香氣除外)也對身體沒有好處。

現代人制香,特別是那種用好多種香材合成製作出來的線香、香丸等,燒出來是中藥味,也就是什麼氣味都有,人們把它命名為“某某葯香”,這是沒有依照五數合香的方法去調香,什麼重量的單位都有,那麼香品製成了就什麼氣味都出,再加上香材陰陽不分,這種“葯香”對人體的傷害很大,比吸二手煙可怕多了。有的人把植物的藥用特性與熏香特性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可以吃的藥材,不一定可以用來熏香。

筆者用多種香材合成製作出來的立香,燒出來還是合香特有的香氣,而不是中藥味或有其它怪氣味。人聞了覺得很舒服,就是用五數合香的緣故。而且不管是什麼材質的立香,出煙后都分成陰陽兩股白線;在人不要太靠近,煙在室內無風的情況下會自動向東飄去。這是因為筆者在合香的手法上運用了“五十五”這個天地之數的總和;香材用陽木,製作過程中使香品達到了陰陽平衡。煙如江水那樣向東漂流是因為地球是由西向東自轉的緣故。

立香點燃后煙分陰陽兩股並自動向東飄流

在對陰陽、五行、術數的研究中,筆者發現了很多奇妙的事情,比如,請看下面的插花作品,這張圖是本文題圖的局部圖片。

圖中花枝一根在中間,三條柳枝在金屬的劍山上已經長出了根,這盆插花習作已經製作了一個多月了,總花枝一根上有很多分枝,還在不斷的開花。為什麼會有這麼奇妙的變化呢?這是因為,三條柳枝其數“三”,是五行中“木”的生數(請看上面的表格),而且金屬劍山首先是在水中,金生水,水生木;因此柳枝能夠在劍山上生根。總花枝一根加三條柳枝,合其數為“四”,它是秋天(金)的生數,所以即使現在是秋天萬物開始凋零的時節,即使它們都在金屬之上,柳枝卻能夠不斷的發新芽,花枝也在不斷的長出新的花苞及開花。花是白色的,白色又對應了秋天,對應了五行中的“金”。當植物、術數、五行相生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場時,它們就顯得生機盎然。

要舉的例子還有很多,限於篇幅,就不多舉證了。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陰陽、五行、術數相生相剋的變化奧秘無窮,要在這方面有所領悟,就必須改變目前常人的觀念,按傳統的道德理念去修心做好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接近宇宙的規律,宇宙的特性。反之,人越講現實物質利益的時候,人越自私的時候,就會離天地運行的規律越來越遠。

筆者在傳統文化的研究上也只是初窺門徑,認識還很淺薄。寫這篇研究心得,只是想拋磚引玉,希望得到對這方面有造詣的專家學者善心指正。

附圖:

 

說明:以上是《禮記·月令》原文對“土”屬性描述的部分內容,我們看到,本經中說的是“其數五”,而東漢經學家鄭玄的註解(小字部分):“土生數五,成數十,但言五者,土以生為本。”但是,本經中五行對應的数字八(木)、七(火)、九(金)、六(水)都是成數,為什麼到了土對應的“五”卻講生數呢?顯然不合常理,因此筆者淺見認為“五”既是生數,也是成數。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