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陰曆查詢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陰曆查詢農曆閏月的計算方法

   農曆為什麼會有閏月?——農曆置閏月是為了協調回歸年與農曆年的矛盾。
  回歸年與農曆年有什麼矛盾呢?先記住:回歸年的總長度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長度為29.5306日。
  十二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歸年少10.88天即將近11天,每個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農曆年某年春節為大雪紛飛的冬天,第二年的春節就會在季節上提前11天,第16個農曆年就會出現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歸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規定製定曆法,就會出現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的怪現象——這就是矛盾。

  為了克服這一缺點,我們的祖先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找出了“閏月”的辦法,保證農曆年的正月到三月為春季,四月到六月為夏季,七月到九月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為冬季,也同時保證了農曆歲首在冬末春初。
  農曆年中月以朔望月長度29.5306日為基礎,所以大月為30日,小月為29日。為保證每月的頭一天(初一)必須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過嚴格的觀測和計算來確定。因此,農曆中連續兩個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還出現過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連續四個月是大月的罕見特例。
  那麼多長時間加一個閏月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求出回歸年日數與朔望月的日數的最小公倍數:我們希望m個回歸年的天數與n個朔望月的天數相等,也就是應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這個等式中我們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們的比例:

  這個比例的近似值分別為:

  在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歸年的數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數目。例如第六個分數式  表示19個回歸年中必須加7個閏月。
  19個回歸年中加7個閏月的結果比較:
  19個回歸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個朔望月有29.5306天,235個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個回歸年中加7個閏月後,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時9分多,這已經是夠精確的了。
  所以,農曆就採用了19年加7個閏月的辦法,即“十九年七閏法”,把回歸年與農曆年很好地協調起來,使農曆的元旦(春節)總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個朔望月稱之為“閏周”。
  農曆置閏的方法可以使農曆年的平均長度接近回歸年,而農曆中的月又有鮮明的月相特徵,保持了公曆和陰曆兩全其美的特點。
  現在置閏的方法是兩個冬至之間,如僅有12個月則不置閏,若有13個月即置閏。置閏的月從“冬至”開始,當出現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這個月就是閏月,其名稱是在前個月的前面加一個“閏”字。

  農曆閏哪個月?決定於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
  我國農曆將二十四個節氣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个中氣。
  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遲的,於是有的農曆月份,中氣落在月末,下個月就沒有中氣。
  一般每過兩年多就有一個沒有中氣的月,這正好和需要加閏月的年頭相符。所以農曆就規定把沒有中氣的那個月作為閏月。
      例如2001年農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氣小滿,再隔一個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氣夏至,當中這一個月沒有中氣,就定為閏月,它跟在四月後面,所以叫閏四月。

  萬年曆怎麼算?

  萬年曆是一種將公曆、農曆、干支歷相互對應,編排在一起的歷學工具書。查用萬年曆,主要是使用年曆中的干支紀時。
干支紀時是我國獨創的歷史最悠久的曆法。它以天象為依據,符合物候特點,體現了五行旺衰。在諸多學科中,有着其它曆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干支紀時,在中醫、氣功、周易數術、農作、曆法等領域中:有着特殊的實用價值。每當需用干支紀時,而需用者手中沒有萬年曆的時候,往往束手無策。
,只需記住十四字的歌訣,一年中的干支紀時就可迅速算出。這種快速心算萬年曆的方法,叫“銀盤子”,“銀盤子”是民間術士創造的萬年曆速算法,歷史悠久,以往採用師徒間口授方法傳授,嚴禁外傳,我們在此將“銀盤子”合盤端出,公諸於世,以進一步探討揭秘。
“銀盤子”是以農曆為基礎,推算干支紀時的方法。
農曆有大月、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如果不考慮小月因素,農曆兩個月60天,與一個甲子六十組干支數目相符,即每兩個月可重合一個甲子。按照這樣一個規律,知道了某年的正月初一的日干支,就等於知道了三月初一,五月初一,七月初一,九月初一,十一月初一的日干支,這幾個月的初一的日干支,應是相同的(有閏月者,月分稍有變化)因為農曆中存在小月,只要知道某年有幾個小月,其分別為哪幾個月,所推日期經歷了幾個小月,干支紀日順延幾天就是了,這樣心算干支紀日就變得十分簡單了。
心算萬年曆,必須了解以下四個要點:。 (1)該年歲次;(2)正月初一的日干支;(3)立春的日、時;(4)當年幾個小月,分別為哪幾個月。
“銀盤子”僅用了十四個字的歌訣,便將以上四個問題圓滿地解決了。“銀盤子”的創造者,為了保守秘密,在編製口訣時,採用了“加密術”,即對同一地支,往往採用多種稱謂。這樣做,一是提供了多一些的音韻,使編出的歌訣押韻。而更主要的是為這種心算法採取了“加密”。同一地支眾多稱謂,變換使用,即便外人聽到也不得其解。
“銀盤子”不但對地支稱謂進行了加密處理,為了便於記憶,控制歌訣字數,還設置了一些相關月份的簡稱。月時,可稱“金蟬”。另外遇到閏月,分別以前、后、雙表示。如后五,指閏五月,前三,指前三月,雙七指前、后兩個七月。
發現節氣與農曆月之間,有一定規律可以進行修正,只要加上相應的修正值,從立春節即可推算全年任何一個節氣的交節日期。大部分節氣不差一個時辰。個別節氣在推算中會有幾個時辰的誤差,但用心算法達到這樣的精度,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實用要求了。古人曾規定了一個修正數,不甚精確,筆者經過慎密演算,重新確定了修正值,歌訣是:
立春時刻起根源,
驚蟄倒退時辰三,
要知清明三月節,
不用加減做龍壇。
加八時辰是立夏,
二日退一芒種天,
三日四時為小暑,
五天秋到衣食干。
五日十時交白露,
六日五時寒露天,
六日七時立冬節,
六日四時大雪連。
五日九時交小寒,
推算不會差半天。
以上是從立春節時間起計算不同節氣,需要加上有不同時間修正值。了解了由立春起,推算十二節氣時修正值,再根據“銀盤於”歌,即可算出一年中的任何一個節氣的交節時間,知道了交節時間,就能確定干支紀月的起始。
試以1957年為例,推算立冬時間,確定干支紀月。
“銀盤子”歌訣曰:“丁酉癸卯初五蛇,木局后刀四申丑上查”。“銀盤子”所表達的意思為:1957年歲次丁酉,正月初一的日干支是癸卯,正月初五巳時立春。十月、二月、六月、閏八月、四月、七月、臘月為小月,該年閏八月。
立冬節為十月節,因該年閏八月,所以立冬節在陰曆九月中,該年正月初五立春,設九個月後的初五(即九月初五)立冬。立冬前經歷了五個小月(小月29日,干支月約30日),先補上五日,再加上修正值六日七個時辰,即為立冬時間。
立冬日期為:九月初五巳時+(五日) +(六日七個時辰)=九月十七日子。
根據“五虎遁”規定,干支月為辛亥月。再以1938年為例,推算芒種節時間,確定干支紀月。
“銀盤於”歌訣曰:“戊寅癸亥初五戌,印酉龍羊閏前七”。
“銀盤子”所表達的意思為:1938年歲,次戊寅,正月初一日干支為癸亥,該年正月初五戌時立春。該年四月、八月、三月、六月、前七月、十一月為小月,是年閏七月。
芒種節為五月節。芒種經歷了三月、四月兩個小月,修正值為二日退一時辰。正月初五立春,設五月初五為芒種節。芒種節交節時間為:五月初五戌時+(兩日)+(兩日-1時辰)=五月初九酉時。根據“五虎遁”規定:干支月為戊午月。
“銀盤子”是中國先人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心算萬年曆法。只要將六十甲子熱練掌握,用心記住十四個字,即可推算出一年之曆法。記住數百個字(幾十個歌訣)就可推算數十年的曆法.可以說學會此法,即胸有曆書,很有實用價值。現在我們大力提倡學術交流’,不搞門戶之見,完全可以去掉“銀盤子”的加密做法,重新編製歌訣,使之更簡明、易記,讓更多的人掌握心算萬年曆法,使這種隱匿在民間的秘術服務於社會。

  小結:陰曆查詢讓你了解更多的命理知識,如果農曆閏月計算提前就知曉,對你很有幫助的,更多萬年曆怎麼算資訊可以登錄到祥安閣算命網瀏覽。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