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是陰陽家的著作,自孔子建立儒家學派以後,就成為儒家的經典。儒家的“六經”,莫不和陰陽家的思想有其血緣關係。陰陽家的思想,建立在天文曆法的科學基礎上。制歷授時,有日、月、時、歲、星、辰六物(見《左傳•昭公七年》),因之儒家便有六經。因日而有《易經》,因月而有《尚書》,因時而有《詩經》,因歲而有《禮經》、《樂經》(禮樂不可分),因星辰而有《舂秋》。這些經典,或經孔子整理,或為孔子著述,《易經》的哲理,有孔子而得以闡發。
關於《易經》的傳授,見於《韓非子•顯學》:
孔子之後,儒分為八:有子張氏、子思氏、顏氏、孟氏、
漆雕氏、仲良氏、公孫氏、樂正氏之儒。
陶潛《聖賢群輔錄》言之較詳:
顏氏傳《詩》,為諷諫之儒;孟氏傳《書》,為疏通致遠之儒;漆雕氏傳《禮》,為恭儉莊敬之儒;仲良氏傳《樂》,為移風易俗之儒;樂正傳《春秋》,為屬辭比事之儒;公孫氏傳《易》,為潔靜精微之儒。世代冥滅,唯徒存其名。
韓非子和陶淵明所說,都是隱語。從這裏可以看出《易經》的文學表達方式影響到法家和道家了。儒家八派之立名,本於八卦。八卦中包含陰陽五行。陰陽五行表示事物的矛盾。事物的矛盾又可以弓箭象徵之。故子張為陽,子思為陰。陽為箭,陰為弓。顏氏為水,水當坎位。顏回名淵,龍躍於淵,回為復陽;孟氏為火,水火表示習坎中有箭。漆雕氏為木,木可漆而雕之。仲良氏為土,土,徒也。仲良皆善射。公孫氏為谷,意在傳種。樂正氏為金,箭發輕快可樂。
《禮記•經解》:“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益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與陶書比較,僅《詩》和《樂》稍異。學者懷疑陶書系附會《經解》和《韓非子•顯學》作偽,而託名於陶潛。在我看來,縱是偽書,也不能說是毫無價值。這位作者對於《周易》和《詩經》隱語的奧秘,確能深有領會。更改《經解》的兩處意在使文字趨於顯豁。“溫柔敦厚”四字,言外之意為日、月、地,即天地人三才之道。“諷諫”二字,言外之意為弓箭,詩用之於“刺”。“廣博”為張弓,“易良”為發箭。樂於五行屬金,樂器屬金,兵器也屬金。兩者都可以收移風易俗之效。
漢初傳《易》者,本于田何。《漢書•儒林傳》說:
自魯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魯橋庇子庸,子庸授江東肝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東武孫虞子乘,子乘授齊田何子庄。
這也是以隱語杜撰的傳授系統,其底蘊是月的六象:新月、上弦、月望、下弦、晦、朔。
漢代經學有今文學和古文學之分。秦漢流行的隸書謂之今文,秦以前的文字謂之古文,包括鐘鼎銘文和六國文字。《易》學也有這種對立情況。今文《易》立於學官,由博士(教官)傳授,古文《易》只流行於民間。
漢武帝置五經博士,《易》有博士楊何,太史公司馬談曾向他學《易》。其後《易》學分為三派:施讎、孟喜、梁邱賀三家,宣帝時立於學宮。元帝時又立京氏《易》。流行於民間的古文《易》有費直—派。
今文《易》立於學官,故有章句(講義)。費氏《易》無章句,只是以《十翼》解經。
《易經》雖然可以供卜筮之用,但荀子說:“善為《易》者不佔”(《大略》)。這才是學《易》的正當途徑,也才能符合作《易》者的希望。善學《易》者,莫過於孔子。《繫辭傳》里,為什麼有許多條孔子說《易》的語錄?不外用以示範,教人如何讀《易》而已。且舉其中一則為例:
同人先號呲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其臭如蘭。
這是孔子讀同人九五所抒發的思想。爻辭是講易代獲得成功。奴婢相親,故能制勝。孔子洞察事情的本質,從中獲得寶貴的教訓。其思想之高,言辭之美,至矣盡矣,蔑以加矣!
與此相反,漢代的《易》學,卻走上了一條邪道。它不是向義理方面發展,而是向象數方面發展。象是天象,數是曆數。用天象和曆數進行占卜,就有龜和筮,從而龜筮術就是象數學。《易經》用筮,雖不用龜,但取法天象,故《繫辭傳》說:“易者象也。”《左傳》(僖公十五年)說:“物生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滋,有滋而後有數。”以言《易經》,則是物生而後有卦,卦有象;卦生而後有爻,爻有數。卦象的作用,如同龜卜;爻數的作用,在於筮占。
為了發揮象數的占卜作用,京氏《易》有卦氣說,即六日七分說。卦氣說以六十四卦配合天圓,每卦得六日七分,進行占卜。又以十二辟卦(復、臨、泰、大壯、夬、乾、妮、遯、否、觀、剝、坤十二卦)配合七十二候,觀測吉凶。《易》學中又有爻辰說,以《易》卦的陰m六爻配合十二時辰。東漢鄭玄將它配合十二律,稱為“納音”,用以推驗吉凶。
《易經》的卦、爻辭都是謎語,《易》家不能完全揭露謎底,於是利用象數,即是陰陽的消息、剛柔的比應、當位與否等等,雖不能探賾索隱,卻能占驗吉凶。於是《易經》變成代數學。人們只是運用一些抽象的公式,並不在乎探求其具體的內容。因此,《易》無達占,也就視為當然。那些有血有肉的爻辭,一概歸之於“神無方而易無體”了!“聖人立象以盡意”,象數派棄意而言象。象外生象,不可究詰。這種傾向,發展到三國吳人虞翻而登峰造極。清人惠棟的《易漢學》中有“虞氏逸象”一目,載虞翻對八卦所取的象共三百三十一。惠氏說:“雖大略本諸《經》,然其授必有所自,非若後世向壁虛造,漫無根據者也。”但是,這種煩瑣哲學,勢必引起反感,於是王弼提出得意可以忘象的主張,挽回舍本逐末的學風。
王氏以明理代替取象,使人從迷魂陣中解脫出來,為之耳目—新。這就為以後的《易》宋學開闢了道路。北宋程頤非常推崇王弼的《易》學,其所作《易傳》,本於王氏說者不少。
《易》漢學重象數,《易》宋學重義理,這隻是就其主流而言,其實,與揚雄同時的崔篆所著的《易林》是一部得意忘象的偉大著作,此書不言象數時象數自在其中。目錄學家列之於術數類,以致棄寶於地,過問者少,豈不可惜!至於王弼《易注》,論者謂其屏除象數,這也不符合事實。他以前的經師所發明的《周易代數學》,不是成了他解經的法寶嗎?
自王弼《易注》為唐人所重,為之作疏,漢《易》終於失傳。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十七卷,採用子夏、孟喜、焦贛、京房、馬融、荀爽、鄭玄等三十五家的著作,保留了不少《易》漢學的文獻。自序稱:“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此書今存,版本甚多。
《易》宋學中,程頤《易傳》不信邵雍之數,而以義理為宗。朱熹著《周易本義》,折中言理言數二家之說。清康熙時所編《周易折中》以朱書為主,輔以程傳,並集各家《易》說,稍采漢、唐著作,大抵以宋、明《易》說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