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本文源自:李守力解讀易經
蒙卦
4.1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白話:蒙:亨通。不是我求童蒙,而是童蒙求我。初次占筮則告訴結果,再三占筮是褻瀆神明,褻瀆就不告訴他。宜於守正而占。
解讀:
- 蒙卦是下坎上艮,即“山水蒙”,《序卦》說:“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代表幼稚階段,蒙昧,在人為童蒙。
- 蒙卦與上一卦屯卦是覆卦。易經64卦取“非覆即變”之偶為順序,易經一共有32對卦,由於“萬物負陰而抱陽”,就像一個家庭的最基本單元是夫妻二人,《易經》一共有32個家庭。
- 《易經》乾坤為首家,屯蒙為第二家。屯卦和蒙卦是反覆的關係(綜卦),屯卦反過來就是蒙卦:
- 在64卦排列中,每兩卦為一組,其後卦基本都是前卦的綜卦(如屯蒙、需訟、師比等),碰到其綜卦與本卦一樣時,即變為錯卦(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綜卦又叫覆卦,錯綜複雜這個成語即來源於此。
- 以後讀者學易,都要把前後覆卦或變卦放在一起互參。屯卦“元亨利貞”四德全備,而蒙卦只有“亨利貞”沒有“元”。由於屯卦為雲雷屯,陰雲密布電掣雷鳴,為天候,為開始;而蒙卦為山水蒙,山下出水,為地質,已經進入後天發展階段,所以沒有“元”只有“亨利貞”。
- “童蒙”原指兒童心智處於蒙昧狀態,泛指所有尚未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人。由於《易經》即“東方聖經”,也即是先知書,易經是先知先覺,眾生是未知未覺。自從公元前24世紀的大洪水(分水嶺)以後,人類的右腦開始衰退,絕地天通,左腦覺醒,理性日益發達,到了殷商晚期,文王囚於羑里七年在《連山》《歸藏》基礎上重新演繹64卦,代表了人類文化史上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大融合,為以後500年以老子、孔子為代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軸心時代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 卜筮,是人類從蒙昧進入文明的橋樑,是人類從無知到有知,從感性到理性的必經階段。 為保證溝通高級信息(天),屏蔽低級信息(鬼神),占卜必須具備四個條件:無事不佔,無疑不佔,不正不佔,不誠不佔。只有正心誠心才會溝通高級的能量信息。對同一件事,第一次誠心占卜時是太極狀態,信息溝通量是一(100%),所以能得出正確的預測。假如再一次占卜,則是兩儀狀態,信息溝通量是二分之一,正確率只有50%。第三次占卜是四象狀態,溝通量是四分之一,正確率只有25%了。這就是能息跌落的原理。能息跌落原理雖是我的總結,其最早的理論源頭就在《周易》蒙卦:“亨。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中庸》曰:“至誠之道,可以前知”。“貞”者守正義,至誠不二之心謂之“貞”;“貞”者占卜義,貞人就是先知。守正為體,占卜為用。 假如心邪不端,即使是第一次占卜,也沒有正確率可言,所說:“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這就是“利貞”。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