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一詞與我們的關係很是密切,以現代哲學觀視之,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特定時空內的選擇和活動,而這種選擇和活動即可視為“命運”。人類寫下的歷史,便是一部人自身的命運史。一個人從出生、成熟到死亡,人類從無知到有知,從愚昧到文明,無不透視着對命運的認識、利用或者抗爭。但最終,都 不得不承認命運的不可戰勝。
嚴格說來,“命”和“運”的意義有所不同:命是與生俱來的,一般不會改變。命運字面上意義是指生命的經歷。命指生命,運即經驗歷程。“命運”一詞由來已久,可以這麼說,古今中外不同程度相信命運的人佔了大多數,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明百姓。大凡遇到過大不順的人都信命運。
如好命、壞命、富貴命、貧夭命等。就如俗話說的:凡事皆由命,半點不由人。而運是一時的,即某人某一時段在某一區域之順逆。如鴻運當頭、運氣不通等。它會隨着時空的轉化而有所不同,有起有伏,而且某種程度上可以人為地改變。如吉時去吉方,凶時凶地勿往;或改一下風水,改一下名字等都是趨吉避凶之舉。至於多做好事多積陰德,更是消災之良方。總之,命是固定準則,而運是在此範圍內某一時期的表現,是命的一部分。
承認命運的存在,是人類數千年來在生活、社會活動和對大自然的搏鬥中逐漸體驗而得,再經古聖前賢的總結、推廣,在吾國人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周易》文化,陰陽五行說及其命運觀,已深入到我們“龍的傳人”之骨髓。春秋戰國后的諸子百家中,恐怕只有墨子是不信命的,而孔子這位“第一聖人”在經歷了大半生的折騰后,“五十而好易”,結果就留下了“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居易以挨命,小人行險以僥倖”等不少千古名言。我們都知道東漢大學者王充及其名著《論衡》,但知道這部著作中有幾篇是專門詳論“命運壽祿”的,恐怕就不多了。
四柱預測,就是俗稱的八字算名術,又叫子平術。自唐初創至宋完善,在我國可謂婦孺皆知。人不論大小富貴,均要找人算一番。一千多年來經久不衰,如果沒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正確性,那就不可思議了。古人信命,今人也信命,只是因歷史的原因被打入冷宮近二十年。現在有一種現象,越開放的地區、越富貴的人群越信命。是耶?非耶?愚以為,命運是存在的,可知的,在一定範圍和程度上也是可以改變的。這就是我們研習命理的目的:掌握規律,了解命運,指點迷津,趨吉避凶,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