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古代算卦占卜術的繁榮發展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古代占卜術名目如此之多,流傳如此之廣,影晌如此之大,除了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社會因素也是不容忽視的。我國古代自殷周以至明清,每一個朝代都設有專職卜官,觀天地之變,識陰陽之機,預卜國事、人事,而且自《史記》設《日者列傳》和《天官書〉〉始,歷代官修史書都起而效之,仿《史記》之例設《五行傳》和《方技傳》,專門記載與占卜術有關的重要人和事。很有意思的是,在《三國志》這樣一部靠人物傳記建構成的史書中,作者陳壽竟然還特辟《方技傳》,記述了三國時代赫赫有名的相術名家朱建平、占夢高人周宣和卜筮奇才管輅的生平故事。“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統治階級的喜好和提倡,對中國古代占卜術在民間和士大夫間的流行,無疑具有示範和促進作用。上行下效。統治階級如此樂此不彼,也就難怪中國老百姓入迷着魔了。封建文人士大夫有意無意的宣揚,對中國古代占卜術的流行和繁盛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古代占卜術的出現和流行都與文人士大夫有直接關係,己已佔之於李淳風,子平術之於徐子平,《麻衣相法》之於陳摶,拆字之於謝石、軌革卦影之於費孝先,鐵冠數之於張景華,《柳庄相法》之於袁柳庄,《推背圖》之於李淳風、袁天綱,都是術數得文人之力而行,文人借術數而名。有些術數雖然其發明創造權不能歸屬於某一文人名下,但其流傳卻離不開文人的參与。歷代文人士大夫出於不同的目的,也總是冇不少人不厭其煩地記述和宣揚有關占卜術的有趣故事。儘管古代中國人對文人並不那麼看重,但文人有意無意的宣揚,客觀上加強了人們對占卜術的印象,這種印象同人們對知識和讀書人的那一點點尊敬結合起來,成為占卜術流行的另一心理基礎。李亦園論卦簽時認為:“由於籤詩內容較多模稜兩可的含義並用詩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對知識分子來說,就形成對籤詩內容把玩推敲的風氣,有時變成是一種藝術的活動,而不完全是占卜的舉動了。至於對非知識分子而言,他們依賴認識文字的人代為解釋籤詩的內容,因此,他們對籤詩佔得結果的信任,已不儀是對神的信心,而是同時把對文宇及知識分子的尊敬都加添進去了”(《信仰與文化•說占卜》)。的確,在文人士大夫那裡,拆字、讖語、籤詩、扶箕等術數或許只是供人消遣娛樂的一種遊戲,但在中國的老百姓那裡,這類活動則都獲得了嚴肅性和神聖性,他們把這類活動看作是與超自然力量溝通、求取神的旨意的神聖之舉,不敢有輕微的怠惺和褻瀆。

這裏,我們還應該特彆強調一下科舉制對古代占卜術的影響。封建社會是以皇權為至尊、以宗法統治為特徵的等級社會,這個社會大體上規定了每一社會成員的貧富貴賤和社會地位,王侯將相除非違犯了王法,觸犯了刑律,其爵位官職輕易不會被革除,即使死了,爵位榮祿還要傳給他的子孫,流傳百代。而平民百姓只有在建立了非常功勛時才可能改變其貧賤地位。這種現象到南北朝時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出現了“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和“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王、謝兩大家族就是這一時代的產物。隋朝開科舉,為士人學子提供了一條進身之路,舊時王謝堂前燕,幵齡“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自然勾起了許多沉抑社會底層的士人學子的美妙幻想,也使許多不甘貧賤的人想入非非:我命中是否也有飛黃騰達之日呢?於是,許多人象關注科舉那樣滿懷希望地關注自己的命運。中國古代的占卜術自唐代始主要的是關注個人命運,並在民間和士大夫間廣為流行,科舉制的實行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相對於宗法世襲制來說,科舉制的實行無疑是一種進步,它給許多人帶來了希望和幻想,激起了下層文人的生活熱情,這就為中國古代占卜術的流行和繁盛提供了廣泛的牡會基礎,唐以後的文獻中有許多學子問卜的記載,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美國加州大學的人類學教授萊瑟曾就繼《神相全篇》而成的《神相彙編》中的相例作過統計分析,書中546個相例最主要的問項有功名、宦途、財富、壽命、智慧、運途六類,其中功名類佔20.9%,宦途類佔18.2%。據此,萊瑟認為相術的流行與科舉的開放有極大關係。事實上,科舉對占卜術的影晌不僅僅表現在相術方面,科舉對《易》卦、占星、拆字、六壬術等術數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只不過對相術的影晌表現得最充分而已。

中國古代占卜術流行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全社會對人的作用和價值的認識與發現,以及人們對自身價值的尋求。古代中國社會對人的作用和價值的認識與發現,有三個重要時期,一是戰國,二是媿晉,三是隋唐。第一時期的主要特徵,是諸子百家為實現統一和大治而展開的理論爭鳴和現實競爭。這一時期,占卜術是以群體活動為主。第二時期的主要特徵是九品中正制的實施和品評人物之風的盛行。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時期選撥人才的一種制度,它由國家直接控制,根據人的才能確定其官秩品級。這種選官制度促進了全社會對人的重視,人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得到了新的認識和評價。人們發現並認識了自我,個性精神得到了較大發展。隨着九品中正制的實施,六朝品評人物之風十分供烈,它雖然只是談玄務虛,但其中心仍是作為個體的人,是對人的作用與價值的宏觀把握。二者一實一虛,一表一里,一具象一抽象,一微觀一宏觀,為中國古代占卜術的流行提供了適宜的文化土壤和氣候。第三時期的特徵是開放科舉。這三次對人的價值的認識和發展,雖然對宿命文化觀念產生了一定衝擊,但隨着人們試圖靠自身力量改變自己的命運的幻想的破滅,許多人反而陷入了更深的矛盾,和痛苦之中,這樣一來,從心理上給人以安慰和解脫的各種占卜術就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市場。中國古代占卜術正是在幫助人們認識和發現自我上為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