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由來
《易經》是中國文化最古老的一部經典之作,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作。歷代正派學者都用不同的文字讚揚過它,總的來說,他們把《易經》推上了“群經之首”的位置,用無尚的敬意來仰望它。相反的,也有些人認為它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書,近似於巫祝的巫詞,微不足道。到了近代,還有類似的一些輕薄的譏諷。
不可否認的是,《易經》原是上古卜筮的學術,但是到了商、周之際,經過周文王的整理與註釋,擴充了其占卜的範圍,進入了“天人之際”的學術領域。從此,《周易》一書便成了中國人文文化的鼻祖。自東周時期以來,又經過孔夫子的研究和論述,同時又融入了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它已成為現代研究中國文化的基礎之一。
所以,如果要研究中國文化,《易經》是絕對不能不讀的。無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儒、道、墨和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後的儒、佛、道等諸家之學,不從《易經》探研,便有數典忘祖之閑了。
《易經》名字的由來
對於《易經》的名字由來,後世有人從《易經》中所出現的動物來解釋。我們的老祖宗伏羲開始畫卦時有“遠取諸物”的說明,認為原始的“易”字,就是取的其象形飛鳥的觀念。不過,這樣的說法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與重視。
到了近代,有人認為“易”便是蜥蜴的簡化。因為蜥蜴自身的顏色會隨着環境的不同而變化,當它依附於某種物體時,它身體的顏色就會變成物體的顏色。《易經》是說明萬物的變化之理,所以取蜥蜴作為象徵。但是,也總不能稱之為蜴經,所以便取名為“易”。
如此說來,這個“易”字就是取的字面意思了,可是《易經》中的“易”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根據道家易學者的傳統,經東漢魏伯陽著《參同契》所標出,認為“日月之謂易”的定義最為合理,因此更足以證明道家傳統和魏伯陽之說“日月之謂易”的定義之準確性。目前,《易經》的學術思想,在西方歐、美各國逐漸流行,我們對自己國家的民族文化的準確定義與解釋,絕不能跟着人云亦云,含糊混淆,自損文化道統的尊嚴。
《易經》作者:“易經三聖”
關於《易經》作者這個問題的研究,“易更三聖”是再合適不過了。這是秦、漢以後的作者,對於上古形成易學傳統者公認的定說,也是研究《易經》的學者們最應該先了解的問題。
自秦漢以後,儒家學者一致認為,開始畫八卦的是我們的老祖宗伏羲氏,將八卦演繹的有聲有色的是周文王,發揚易學精神的便是孔子了。因此說“易經三聖”就是指:畫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傳述者孔子。
事實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辭”,他的獨生子周公又祖述文王的思想,而發揚擴充之,便著了“爻辭”。但是,三聖之中為什麼沒有提到周公呢?漢儒的解釋是這樣的,古代的宗法觀念是父子相從,所以,三聖中就不提周公了。這對周公是否公平,現如今還很難確定。可是肯定一點的是:易學經過這三位聖人學者的整理,才得以發揚光大。
《易經》的內容
由伏羲畫八卦開始,到了商、周之際,再經過文王、周公、孔子三聖的研究和著述,才建立了《周易》學術思想的系統。《周易》內容豐富,涉及廣泛,它上論天文,下講地理,中談人事,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社會生產到社會生活,從帝王將相如何治國到老百姓如何處世做人等等,都有詳細的論述,可謂是包羅萬象,無所不有。
《周易》是我國預測學、信息科學的起源與基礎。《周易》中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辭、爻辭,不僅系統地記載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體科學和醫學方面反映出來的、潛藏的以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信息,同時還有預測信息的寶貴方法,對於現代學者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價值。
《周易》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經文分為“上經”、“下經”兩部分。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卦畫、標題、卦辭、爻辭四部分組成。“傳”一共七種十篇,分別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繫辭》上下篇,《說卦》、《雜卦》和《序卦》。
《周易》中,運用八卦預測信息方法的發明,正是我國人民具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真實寫照。他們在生活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困難之事,不是求助於神明,而是運用通過八卦今昔信息預測的科學方法,預測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關信息,對一切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從而更好地認識社會,改造社會,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所以,《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是個儲存量很大的信息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