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易經》典籍中是如何介紹易經書的結構形式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易經》典籍中是如何介紹易經書的結構形式

要讀《易經》,必須對它的結構苻大休的把捱。《易經》的作者是誰?這是關係其結構和內容的首要問題。《漢書•藝文志》提出“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認為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孔子作《易傳》以解經。此說最早見於《史記》。還有人提出神農、夏禹和周公等,也和《易》的成書有關係。這些傳統的說法,沒有充分的證據,前人即已表示懷疑。如宋代歐陽修《易童子問》就對孔子作《易傳》之亊提出疑問,經今人研究,《易傳》確非孔子所作。五四運動后新史學興起,學術界普遍認為《周易》中的經文部分,即漢人所說的《易經》,也非文王周公等人所作。主要證據是,卦爻辭中講到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有的出於文王周公之後。如《晉》卦卦辭說:“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顧頡剛先生《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亊》一文中,指出康侯即衛康叔,封於衛,乃周武王之弟,其亊跡在武王之後,從而認為卦辭非文王所作,斷定《易經》成於西周初恭弘=叶 恭弘。但是,“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易經》確非出自一人一時。郭沫若《周易的時代背景與精神生產》一文說:“《易經》是古代卜筮底本。它的作者不必是一個人,作者時期也不必是一個時代。”聞一多《周易義證類》也說:“鉢交兩辭,本非出自一手、成於一時,全書卦爻異義之例,曷可勝數?”

《易經》中的奢、卦、爻、辭等基本要素大約出自西周初恭弘=叶 恭弘之前的巫祝卜史之手,或許還承襲了一些殷商龜卜的東西,歷代積累並不斷整理而成形。《易經》雖不是由某一個人或某兒個人分門別類創造出來的,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即最後有人對它進行了大體的整理加工,編纂而成現今這個樣子。

編纂加工的痕迹,最明顯的莫過於《易經》的卦爻辭,對它們的選擇、編排和文字加工,尤見編者的匠心。

卦爻辭不全是散文體句式,還有許多協韻的句子,有些可說是不折不扣的詩歌,毫不遜於《詩經》中的作品。如《中孚》卦九二爻辭說4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表現親情,其樂融融。《艮》卦卦辭雲“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描寫遠遯隱店的避世之士,離形而傳神。《漸》卦九二爻說:“鴻漸於陸,夫征不復,婦孕不宵”,道盡征夫不返、獨守空閨的悲哀。這些整齊的詩刼,也是協韻的,作為古音的韻腳,與《詩經》類似。還有一^筮辭,句式整齊,內容生動,未必屬於詩馱,但足見文宇功夫。如《中孚》卦六三爻辭說“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寫戰爭擄得敵人,其兵將或有餘勇而擊鼓,或力已竭而疲倦(罷),或悲而哭泣,或樂而唱歌。其場面之真實生動,文字之簡省,非大手筆不能夠做到。再如《歸妹》卦上六爻辭說:“女承筐,無實丨士刦羊,無血。”描述不祥的婚姻,或譏嘲詛咒紂王和妲己,極富民間生活氣息,語言生動活潑而又整齊對稱。這些句子中所包含的生活內容、價值觀念、人生態度等,都有差距,說明並非出自一人一時。但共同點是文字的修辭很見功夫,顯然有人進行了加工修飾,使之藝術化了。.

就每一卦而言,有些卦爻辭的安排,似乎圍繞某個核心觀念,显示出一定的系統性。如《乾》卦各爻爻辭,從初九“潛龍勿用”到用九“群龍無首”,基本上圍繞龍的運動和變化而言。《艮》卦從初六“艮其趾”到六五“艮其輔”,從腳趾到面頰,從下至上地聯繫人的身體的各個部分。此外,如剝卦、復卦、臨卦、明夷卦、兌卦、觀卦、井卦、坎卦、震卦等,各爻辭之間也存在着一定的聯繫。

《易經>)六十四卦中,有許多可以按類分別,幾卦都說一類事。如《小畜》、《大畜》、《大有》、《頤》、《蒙》等為農業卦多《需》、《睽》、《豐》、《復》、《明夷》、《旅》、《蹇》等為行旅、商旅卦;《師》、《同人》、《離》、《晉》是戰爭卦,《賁》、《歸妹》是婚姻卦。其中也有附載,一些別類事情,但大體上可以這樣劃分。這些文字潤飾和條理性的安排,都表現出編者的意旨和作用。

《易經》既然經過編纂,為什麼其結構仍顯得不夠緊湊,內容也有許多迷離恍惚之處呢?這與《易經》的性質密切相關。

《易經》之文可分為筮辭與非筮辭兩類。筮辭是占筮的內容、卜問的記錄,非筮辭大多是表現作者的社會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的。非筮辭在全書所佔份曼較少,但其內容較特殊,作者的理論和思想是主要成分。如《臨》卦中雖也有元亨、凶、吉、無咎等負兆詞語,但主要內容都是講君主應如何臨民治民、理政臨朝的。再如《觀》、《兌》等卦,大都是講理論。

《師》、《比》、《否》等卦中也插入不少哲學思想和政治主張。這些非筮辭為何插入卜筮之書?是作者抑或是編者所為?都無從考知了。

筮辭是全書的主要部分,又分為三種。一是貞事辭,古代人們對許多亊情應如何辦,不敢自行決定,於是通過占筮請示神靈。占筮后把請示的亊記錄下來,作為後來的參考。這些所記的亊,就是貞事辭。二是貞兆辭。這是占筮時所得神靈兆示的記錄,如吉、凶、無咎等。貞兆辭有時與貞事辭相連,有時是不相連的。還有一些作者,如《臨》卦作者,只是利用貞兆辭論斷、說明事理。三是象占辭。星占、蛇孽之占、鳥占等關於從自然界、日常生活中所見的異常現象中得到的兆示都厲於象占辭。由此可知,卦爻辭既神秘又龐雜,往往有性質的分別,

內容五花八門。在編纂中要保持其原始形態,很難構成嚴密的邏輯。 

關於《易經》的卦象、卦名和卦爻辭之間的聯繫問題,也向來是易學一大疑案,長期爭論不休。傳統的看法是,三者之間存在着必然的內在聯繫。古代易學家站在維護經籍神聖的立場上,或者通過對卦象、卦名的各種解釋,或者通過對卦交.辭的附會,努力尋求其間的必然聯繫,竭力將它們統一起來。歷史上易學流派最為繁多,這是一個主要原因。事實上,學者們根據自己的解釋,建立起他們自己的《周易》理論和系統。《易經》的神秘和歧義,給建立種種系統提供了無盡的機會。

關於這個問題,應從《易經》之卜筮性質開始考慮。先談卦畫與卦名,這兩考孰先出孰后出,已是無法考知的事。但筮法由薔而卦,卦是數的結果.,很可能卦畫在先,卦名在後。正如許多中國的古書,本來沒有篇草名目,編者為方便稱謂起見,常在篇首加一個題目。如《詩經》,各首詩歌常取其前兩字為名目。有些名目就如我們編排圖書目錄一樣,甲乙丙丁,只起識別的作用。這例證可說明一些卦畫和卦名的關係。卦畫只是一種符號,有些有預定的意義,如乾、坤等卦,卦象與卦名相符合。有些原本沒有預定意義,據筮而得象,依亊而解釋,這種卦畫與卦名沒有內在聯繫。

再談卦畫、卦名與卦爻辭的關係問題。《易經》起源於占筮之法,卦象是揲的結果,卦爻辭是貞問及兆示的記錄,前一種代表排列演算的偶然性,后一種代表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和心理,二者本不相關,其間絕無必然的聯繫。但歷代的筮人及編寨者對占筮的特殊結構進行加工整理,試圖構成一定的秩序。這些努力起到一定的作用,使卦象與筮辭之間體現出某種聯繫。如《師》卦大體言軍事,《履》卦大體肓行旅,《頤》卦大體言飲食。有些卦的爻辭圍繞一个中心內容而論。這樣的卦,名與實一致,象與實也似順理成章。但這種聯繫完全出於人為的組織之功,並非內.在必然性使然。六十四卦是否代表六十四種物象,都有:特定的意義?就不清楚,很難稽考P其中象、名、辭之間有的有形的關聯,有的有義的聯繫。但整體上總顯出有點兒雜亂,似有似無,其原因就在缺乏內在必然聯繫。

現在,我們將經過加工整理的《易經》結構作一個概略的介紹。

《易經》以卦為單位,不象其他書那樣以章節篇目劃分。全書共六十四卦,每卦含卦畫、卦名、卦辭、爻辭四部分。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