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周易思想對中華思維的培孕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周易》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活水、文化之根,它孕育着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模式及特點,它的意象思維、和合思維、陰陽思維,與西方的概念邏輯思維就有差異,其根據是中國的“和實生物”與西方上帝“創世紀”的差分。

(一)周易思想與意象的直覺思維

象是與數、理相聯繫的,象是由陰、陽符號組成的卦面。“龜,象也;筮,數也。”(《左傳?僖公十五年》)現發現龜卜的西周早期甲骨上已有數的記錄,從陶片、甲骨上的数字卦向陰陽符號演變,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繫辭》)。觀天、地、鳥、獸、人身等對象,取對象的“象”、“法”、“文”、“宜”,而作八卦,以通神明,這是唯象的直覺思維的表現。

八卦的卦象與數相結合,並系統化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繫辭》)。人們用這種思維方式來解釋宇宙萬物的產生和變化的各種現象,並把社會的運動、人們的生活納入其中。

六十四卦都深蘊義理,義理依卦象而推理出來。如《革》(離下兌上)和《鼎》(巽下離上)。《革?象》:“澤中有火。”水火相熄,其勢不兩立。要麼澤水澆滅離火,要麼離火燒乾澤水,革命是迫不得已而為,必須做出限定,《革》卦提出:“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彖》),同時要“君子以治歷明時”,具備這兩者和合,才能疏明歷史進程,革故鼎新。《革》卦辭:“元吉,亨。”鼎古代作為烹飪器具,一日三餐離不開鼎,俗語說病從口入,去故取新,新鮮衛生才不會得病,新陳代謝暢通無阻,社會機體也能健康發展。

意象的直覺思維是觀物取象,立象盡意。就是說,是以象作為中介環節直覺地體認事物的理性具體,即通過卦畫、卦象、數理,而直覺其象意,並運用陰陽符號系統的轉換,把思維的內容置於八卦一六十四卦的框架之中,便開拓了思維空間,使思維具有無限魅力。“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繫辭傳》)。以卦象體認易理,又從象符號中把握抽象意義,在直覺的體認中完成天人合一。

(二)周易思想與和合的整體思維

《周易》認為萬事萬物都蘊涵着一陰一陽之道,天地萬物亦體現一陰一陽之道,這個道就是和合有機整體。陰陽的衝突融合而和合為一卦,一個卦就是陰陽和合的整體。表現為陰陽消長、互滲,剛柔交錯、互濟的整體平衡的思維模式,或陰陽交感貫通、互融變易的整體和諧思維。思維的整體性就是以某個概念、範疇為中心,以反映思維對象內在整體或外在整體的概念群或範疇之網,進而揭示思維對象內在和外在的規定、關係以及聯繫。《周易》就是以陰陽為中心而展開的。

《周易?說卦傳》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天地人三才之道是整體的成章,即天地人三才和合。簡言之即“天人合一。”《乾?文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這“合”即從各個方面說明天人的整體和合之道。天人整體和合思維,是講天人衝突、融合,而後和合的模式,而非天人無融突的和合。天與人在“不違”、“不過”、“不流”、“不憂”、“能愛”中才能達到和合的價值理想S標。

(三)周易思想與陰陽的邏輯思維

概念是邏輯思維的起始,概念是觀念形態,它可以語言文字表達,也可以符號表達。《易經》是運用陰和陽符號來表現陰陽概念的。在遠古時代,人們為適應農牧業的生產,已對向日與背日有了體認,甲骨文晴天為“陽日”,陰天為“不陽日”等,陰陽在象徵物愈來愈豐富的情況下,抽象為概念。“—”、“--”這兩符號究競象徵什麼,其說紛紜。並由此而概括出變、時、幾、大德、生生、理、性、命等概念,進行邏輯思維。

《周易》六十四卦卦序,是邏輯思維的體現。.它是按照“二二相耦,非覆即變”的邏輯順序排列的。一是覆即二卦象顛倒,如屯卦與蒙卦;二是變,卦象六爻皆相反,如坎卦與離卦。前者為反對卦,後者為正對卦;兩卦各爻陰陽互異。另有對耦卦,乂分奇數對耦,如乾坤、坎離、泰否等共八對;偶數對耦卦如震卦與艮卦成反對卦,震卦又與巽卦成正對卦。這就是說,《周易》的演卦是按融突而和合的邏輯思維推演,並使相鄰的卦畫構成“非反即對”的邏輯結構,進而使六十四卦成為“非覆即變”的整體結構。

在《周易》的邏輯思維中,因果聯繫是其主要方式,說明卦爻象同卦爻辭之間存在某種必然關係,即用思維的邏輯性取代客觀聯繫,把偶然聯繫看作必然因果關係,如筮與卦,卦名、卦辭與卦象,吉凶與爻象,占筮由象解義,推事析理,見微知著。又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周易》把宇宙萬事萬物,按其性質、功能分為八大類,即把與卦象相應、相感、相似的歸為一類。這種歸類法是中華民族思維能力的飛躍。這種歸類法是據陰陽特性而歸納的,然後據其所居爻位,推斷吉凶,預測未來,推斷演繹從已知到未知。可見《周易》已具備歸納、演繹的邏輯思維形式。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