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易經應用,宇宙萬物在我心中的思想境界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追問式的思維是研究《易經》

黑格爾說:“中國沒有哲學”這當中的是非姑且勿論,但中國人缺乏認識世界的本領嗎?絕不!因為從《易經》追問式的思維方式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古代先賢對未知世界的努力探索。因此,缺乏追問的精神,就無法理解《易經》的研究對象。不理解《易經》的研究對象,就無法理解《易經》的架構。不理解《易經》的架構,就無法理解《易經》的本質。

《易經》中最主要的幾個概念,都是人們自然追問、追問自然的產物,而卦圖則是追問的繼續,並且是概念的模型化的過程及其結果。

追問,是研究《易經》的基礎。

宇宙萬物在我心中的思想境界是研究《易經》的前提英國著名教授、《時間簡史》的作者霍金,在其辦公書桌邊的一個小樂譜架的譜台上,寫着一句我在宇宙中心。儘管他是殘疾人,但他的這種思想境界,造就了他驚人的成就。

《易經》號稱“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易經》如此氣勢磅礴,當需博大的胸懷才能與之相稱。易學的主要精華在其書所表達的思想內容,文字不外是人們對《易經》的認識和解說。因此,掌握易、太極、無極、道幾個概念和特徵,弄清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繫與區別;認識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後天八卦、卦序五圖之來源和演變,分清五圖之間的異同,理順五圖的相互關係;洞悉五圖的本質是首要的任務。以此為基礎,搭起易學之架構,建立易學之體系。要做到這一點,着實不易。易學以智慧之學著稱於世,可是如果沒有宇宙萬物在我心中的境界,又何以言易?

抓住特點是研究《易經》的關鍵《易經》的特點很多,其中有一條,常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它把哲學性和科學性融為一體。

《易經》的神聖性、抽象性和神秘性,決定了《易經》在偉大與玄虛、深奧與流俗、神聖與市井、正統與怪誕之間徘徊,生存王先勝:《當代中國易學研究反思錄》,《易經》就是在抽象與科學之間,獲得生存空間。《易經》的這個特點,決定了它的研究方法與眾不同。只有同時用哲學和科學的方法,才能抓住《易經》的本質。所謂科學的方法,指的是當時條件下,人們從自然現象中可能認識的關於自然的知識,以及根據這些知識,加上巧妙的構思,可以合理推導出來的結果。客觀世界,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之現象都可以用,物質的運動和運動的物質進行解釋。這是人類目前已知的認識客觀自然最有效的、最普遍的認知方法。《易經》的哲學性體現於此,《易經》的科學性體現於此,《易經》的智慧性體現於此,《易經》的神聖性體現於此,《易經》的神奇性也本於此。《易經》毫無神秘可言,它只不過是物質運動的象數符號化的程式罷了。

相對性的觀念是研究《易經》的必要條件沒有絕對的真理,只有相對的真理。這一點永遠是思考問題的準則。相對性的原則,在易學研究中同樣適用,而且還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太極一詞,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並無道、器之分,亦無形而上、形而下之別,它不過是易的過程當中,一種特殊的狀態。後人非要將它無限拔高,上升為總天地萬物之理不可;或者非要把它看做是某一特定物。絕對化、片面性理解太極,至少是《易經》遲遲未能被充分認識的重要原因之一。《易經》是運動之經,一切皆為動態之下的相對靜止。缺少相對性無以研易。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