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也。
此章下筆盛讚八卦之神,在於推測萬物之妙!《繫辭》“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又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是與此章“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的讚頌口氣相一致的。
此處也並非是著者故意喝彩稱神,確也有其推測萬物之妙用。
動萬物者,莫疾乎雷;
這是講震卦的作用在“動”,而且是能夠“動”萬物。不但是能動“萬物”,同時動的速度也快,又疾烈。
橈萬物者,莫疾乎風;
這是講巽卦的作用在“橈”,“橈”同“撓”,即撓亂,不得寧靜;巽為風,動搖樹木。“樹欲靜而風不息”。故有巽為進退,為不果之象。不得安寧與穩定。
燥萬物者,莫熯乎火;
這是講離卦的作用在“燥”,它表現在乾燥萬物,乾燥的過程,是火使水成蒸氣,蒸發去了水分就乾燥了,是離火的作用。離卦內爻陰外爻陽,兩個強者挾迫一個弱者,象火逼水而乾燥萬物之象。
說萬物者,莫說乎澤;
說同悅。這是講兌卦的作用在“悅”,兌卦上爻象兩目,下二陽爻動象口,故兌卦為喜悅時之笑貌。兌為口,又象地上水池,潤澤萬物。
按此節論述次序,是用文王八卦圖順時針方向闡述,但在兌卦之前缺坤卦,兌卦之後缺乾卦。此節獨缺乾坤二卦並非遺漏,而是事出有因,待后論之。
潤萬物者,莫潤乎水;
這是講坎卦的作用在一個“潤”字上。水可以潤萬物。《老子》曰:“水善利萬物為不爭,故幾於道”。
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
艮為終萬物,又為始萬物,可知萬物之死與生皆反映在艮,即是事物之轉折點。此又明白地是承前章八卦排列次序而來,起震止艮,中間還缺乾坤二卦未提,何以故?朱熹早已提出“未詳其義”。其實,此章是論“萬物”為主題。《序卦》曰:“有天地然後有萬物”,可知天地乃萬物之母,不能萬物與天地相等,故只言萬物而不提天地。必因前章已論地盤八卦結構之全體,此章重在天盤八卦應用之傳承。“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的妙用,有干乾坤坤不與六子相雜,而有所專司乎!
故水火相逮;
“故”字是承接前文,交代了八卦個體作用之後,接着承上啟下論述“剛柔相推”之妙用,仍遺“天地定位”一項不加論述,只按第二章“兼三才而兩之”的人地天之序,進行論述。是先用正推又用旁推。“水火相逮”,“逮”及也。第三章作“水火不相射”,“射”,厭也。不相厭則相戀,與“相及”之意類似。坎離正配,是“位人之道”。遇坎卦看離宮,遇離卦看坎宮,故曰:“水火相逮”,一陰一陽,相推應用,故曰“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或叫“旁通”,或叫“錯卦”。
雷風不相悖;
“雷風不相悖”,“悖”者逆也。不相悖即不悖逆,震巽陰陽正配,是“位地之道”,一陰一陽,合為一體,是“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的一對妙用。遇震則看巽宮,遇巽則看震宮。或叫“旁通”,或叫“錯卦”,總之二者不相悖。
山澤通氣,
“山澤通氣”,“通氣”者,艮兌二卦相通,主爻在上,“位天之道”,一陰一陽,合為一體,是“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的一對妙用。遇艮則看兌宮,遇兌則看艮宮。或叫“旁通”,或叫“錯卦”,總之二者通氣以發揮妙用。
此節未論及乾坤,若是“剛柔相通”遇上乾卦可看坤宮,遇上坤卦可看干宮。這是按旁通或錯卦之法可以解決的。但是,如果作者另有奧義則不可知了。
根據第三章“天地定位”之揭示,也許是乾坤只作定位之用,六子方為變化之資。第十章已明言,乾坤之體己被六子索去,六子聚則乾坤備。六子代乾坤則乾坤老而不用也。
然後能變化;
可知道前文之妙用,是“變化”的所以然,何等明白曉暢!
今舉例以明之:
1998年12月26日,楊先生精四柱欲試小成圖佔法究竟,在天文飯店搖得《咸》卦無動爻,即“咸之咸”,布成小成圖如下:
試占病灶何處?
解:《說卦》“坎為加憂,為心病”。問病看坎宮,坎宮得艮,則病在艮。艮為手、為背、為胃,何以定之?
用正推之法,坎宮艮,艮宮干,干為陽,三分法屬上,兩分法亦屬上屬左,定在手。又問是左手或是右手。用旁推之法,山澤通氣也。坎宮艮則看兌宮,兌宮艮屬陽,左右手者用兩分法定之,病當在左手。
楊先生自述:確是病在左手,是在越南戰場上左手摺斷過三截已治癒。其巧合如此,皆出自“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之證。
剛柔相推,是必然與偶然相結合,是將濃縮的信息加以層層展出,體現其“曲成萬物而不遺”之左右。前人有“一恭弘=叶 恭弘之秋” “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舉一悟百”等妙語之說,因知《周易》中不載卦例,只講道理,以免囿人思維也。
既成萬物也。
“既”已也,已經將萬物構成了。是總結全章“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的結果。似乎是已滿足了完成萬事萬物的方法。然則,意有未盡,又似乎是承上啟下之詞,還應作冒號,後面還有許多許多。於是,八卦類象,不盡滔滔而來,皆是以應用中總結提煉的精華,絕非隨意杜撰。故不取用後世之說以便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