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基本概念
《易經》是一套符號系統,用卦象來代表具體事物或特定狀態,然後借卦象的組合與變化,指涉未來的發展。
《易經》又名《周易》,意即周朝的《易經》。據說古代夏朝有《連山易》,商朝有《歸藏易》,但皆已失傳,無法考究其內容。“易”字所指,除了“變易、變化”,還有“不易”與“易簡”。所謂“不易”,是說變化的規則是不變的,譬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句話所描述的情況是不變的。又如四季不斷運行變遷,但其春夏秋冬的順序是不變的。
至於“易簡”,則以易為時間,簡為空間。易為乾卦,充滿無窮的生命力,在時間中生生不已;簡為坤卦,具有無限的包容力,在空間中完成一切。這“變易、不易、易簡”三詞是對《易經》的初步理解。
由陽爻與陰爻所組成的三條橫線,就構成了基本的八卦。為何需要三爻?因為它們象徵了“地、人、天”。後來組合為六爻卦時,則由下而上每兩爻代表這三才之一。要特別注意“由下而上”,這是《易經》畫卦的規則。做人處世不也是如此嗎?底下的結構不穩,又怎能往上建設?
基本八卦是:乾(),坤(),震(),艮(),離(),坎(),兌(),巽()。這八卦的名稱是專門術語,必須記住。古代有個背誦口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盌,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八卦稱為“經卦”,表示基礎之意。我們即將看到的“先天八卦圖”與“後天八卦圖”,都是由這八卦所組成,只是排列位置不同而已。
真正出現在《易經》書中的是六十四卦。八經卦兩兩相重,就形成六十四卦,又稱“重卦”,每卦有六爻。這些才是《易經》的主體。以乾卦()為例,六爻皆陽,在讀法上,由下而上要念成“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初,二,三,四,五,上”代表位置。“九”代表陽爻。再以坤卦()為例,由下而上讀成“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六”代表陰爻。
九為陽爻,六為陰爻,理由之一是:陽爻為奇數,主動,而九為動之極(一、三、五、七、九)。陰爻為偶數,主靜,而六居偶數之中,為靜之極(二、四、六、八、十)。理由之二是:在五個生數(一、二、三、四、五)之中,奇數相加為九,偶數相加為六。
由於六爻卦是由兩個三爻卦所組成,所以有下卦(內卦)與上卦(外卦)之分。這兩卦合成的六爻,代表六個位置,其中以“二、五”為佳,因為它們居於下卦與上卦的中位。居中則前有屏障後有靠山,也表示言行適中,較為合理。此外,陽爻若在剛位(初、三、五),陰爻若在柔位(二、四、上),則較有利。這是“當位”的考慮。
此外還有“乘承比應”。“乘”是上對下,“承”是下對上,陽上陰下較為穩當。“比”是比鄰,指鄰近二爻的關係。“應”則是指下卦三爻與上卦三爻的對應位置,如“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若是一陰一陽則為正應,兩者同為陰或同為陽,則是敵而不應。正應可以互相支持,較為理想。
《易經》六十四卦,可以分為三十二組。每一組都是相連的兩卦(如乾與坤),它們之間的關係是“非覆即變”。“覆”是全卦由下而上整個翻過去,又稱“綜卦”;“變”是全卦六爻皆變(陽變陰,陰變陽),又稱“錯卦”。
不僅如此,每一卦的中間四爻還形成了兩個“交互卦”,或皆稱“互卦”。譬如謙卦()的交卦是震卦(九三、六四、六五),互卦是坎卦(六二、九三、六四)。於是一卦共有四個經卦(上下卦與交互卦),在解釋每一爻的“時”與“位”方面皆可提供參考。
總之,這些術語與各項細節都是為了幫助我們理解卦辭與爻辭,從而明白自己在占卦中應採取的合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