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易經》第一卦 乾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第一章    乾

【原文】

  一、卦名:乾

  二、卦畫
      
  三、卦辭: 乾:元 亨 利 貞
  四、爻辭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上九,亢龍有悔。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初九,潛龍勿用。 
  《彖》(注:對卦名、卦象、卦辭的解釋)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注:對卦名、爻辭的解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見龍再田,德施普也。 終日乾乾,反覆道也。 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文言》(注:對乾坤兩卦的解釋)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乾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 “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 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何謂也?子曰: “上下無常,非為邪也。 進退無恆,非離群也。 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何謂也?子曰: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 “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乾龍勿用,下也。 見龍在田,時舍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六爻發揮,旁通情也。 時乘六龍,以御天也。 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也。九三, 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九四, 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 況於鬼神乎?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第一節    卦名 乾

  “乾”就是古時測日影的圭尺、標干,表示測影的木表或石表,也就是標干下的圓盤或方盤,這盤就是表,表上有刻度。“乾”描繪了一個測日影的現場,就是將日月影的運動情況和農禾生長情況對應的記錄下來,觀察這些自然界事物的周期變化規律。發現地上的萬物生長變化,都是跟着“天”的運轉變化而變化,這就是“天道思維”,人在這個測影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用“━”表示陽,代表白天和太陽,用“--”表示陰,代表月亮和晚上。周易以乾卦作為首卦,說明“易與天道准,彌綸天地之道”,一開始就講日月運轉,就是在講天。而且不是架空的講天,而是在講“人在測日影這個事”,講人在天體運轉過程中的主體活動。人不是被動的,他是主觀能動的在做事:測日影,觀察農禾生長情況,並記錄,以便為人類服務。這就是“乾”的真實含義。所以將卦名定為“乾”,不定為“天”, “乾”代表同“天”有相類似特性的事物。
  “乾”揭示的法則:
  1. 天體不斷在運轉,地上的萬物跟着“天”而變化。
  2. 人有主觀能動性,主動尋找天體的變化規律,併為自身服務。
  3. 天是不斷運轉的,永久的。人也要有自強不息之精神,與天道一致。
  4.天有強大的運轉能量,人是不能違背的,只能順之,有剛性事物之特徵,屬陽。

第二節    卦畫

 

  

      

  乾卦是由6個陽爻組成的,是要說明天外有天,天體是多層結構,是一個複雜的宇宙體,而我們現在只識知我們人類生活在銀河系中。所以用6個爻表示天的多層結構。天是運轉不止的,其能量是強大的,也是不斷變化的,它的運轉是永久的,它的運轉是有周期性的。太陽系在繞銀核作周期性的運轉,當然不是簡單的循環。所乾卦的象就是“天行健”,意為天具有持久運轉的能量。

第三節    卦辭,元亨利貞。
 

  一、元

  (一)從宇宙自然法則方面理解(自然界)

  “元”就是原始、開始、初始的意思,與“圓”同音,因天是圓的,這裡有“天圓”之意,就如同太極圖,指事物由太極演化出來,“元”就是指事物還處在混沌未開之時。我認為“元”放在首卦(乾卦)的第一個字,就表示宇宙萬物的形成從“太極”演化而來,是萬的發源之地,是事件的開始之時,是萬物的始生之形,這就是創“易”者的本意,其用意深遠。“元”有下面幾層意思;
  1.有“初始、創始、始生”之意。
  2.“元”就是指元氣,生命體皆由元氣而來,這個“氣”就是“能量”,有了氣,萬物才能生長、變化、運轉,所以萬物從氣開始,就如同嬰兒一生來,首先有氣,才能活。
  3.“元”也指組成物的最小粒子,就好比原子,好比跨克,在量子力學中,物質是由最基本的粒子組成,粒子由跨克組成,粒子再組成質子和中子,繼而組成“原子”。這個“元”就是指物質形成前的基本單位體。這裏的“元”是廣義上元,是相對於一個具體事物而言,指這個事物剛開始時的狀態。就個“元”就是一個“時空單位體”。
  4.“元”的最初含義應該是“初、始”,也就是“第一”。就是現在,人們還把一個國家的一把手稱為“元首”,人的頭部是人的第一部位,所以“頭”就是“元”,古人將人體看作一個小宇宙時,自然將人的頭當作“天”,人頭又是圓的,也符合他們的“天圓地方”的宇宙理論,現在人們還把頭頂叫做“天靈蓋”,小孩子出生時,從母親出來的第一個部位是頭頂。所以“頭”就是“元”,就是“一”。
  (二)從人倫道德法則方面理解(人類社會)
  孔子在人文思想方面對“元”的解釋:“元者,善之長也”。“善 ”就是“仁愛”、 “善良”之意,“長”,就是“長兄、長者”,有領導、管理、指揮、統治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讓他人成長。整句話就是說,一個企業家或一位管理者,必須先有仁愛之德,才能進行領導或管理。“元“字放在乾卦第一個字,是說“善、仁愛”,是君子首先具備的“德”,有了這個“善”,才能成長。
  
  二、亨
  
  (一)從宇宙自然法則方面理解(自然界)
  “亨”就是亨通、順暢、通順的意思。“亨”與“亭”相通,是古代祭祀的,是人群的聚集地。“亨”就是“通”,指事物之間要相互交融,相互依靠,相互通達,雲行雨施,相互作用,才能推動事物向前發展。我認為“亨”放在首卦(乾卦)第二個字,就是指從“元”(太極)化生的陰陽兩氣,要相互包容、相互流通交融,才能化生萬物,事物才能進一步演化發展。這裏指出了事物的相交階段,為成形作好準備。這就是創“易”者的本意。“亨”有下面幾層意思:
  1. 有亨通、通順、配合的意思。
  2. 有相交而又統一的意思。
  3. 有物與物聚集生活在一起的意思。
  (二)從人倫道德法則方面理解(人類社會)
  孔子在人文思想方面對“亨”的解釋:“亨者,嘉之會也”。“ 嘉”就是表揚、讚美,就是說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相互幫助,團結協作,事情就做得順暢,就會得到別人的讚美和社會的肯定。孔子在這裏說“嘉之會”,就是靠知人們,大家要和諧共處,只有相互交往,共同相處,相互幫助,才能得到“嘉”。實質就是上下左右要齊心協力。
  另外,“亨”的讀音“哼”,是一種勞動號子,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事,幾個一起抬一個重物,為了步調一致,嘴裏喊“哼者......哼者......”,就是表達大家要齊心協力,才能順利完成一件事情,相互之間才有讚美。也就是從“元”過來后,事物要向前發展,事物相互之間要對通配合,要和諧共處,才能進入下一階段。

  三、利
 
  (一)從宇宙自然法則方面理解(自然界)
  “利”就是收穫、收益、順利的意思。從字面一看,“利”就是用刀割禾,表示收割莊稼,意為收穫、收益,引申為順利、有所成就。我認為,“利”放在首卦(乾卦)第三個字,就是指通過“亨”的相互交融之後,即陰和陽相互作用,產生新的事物,就是收穫結果。所以這個“利”就是事物和事物之間的利,是它們共同的利,只有都有利,才會順利,這就是創“易”者的本意。“利”有下面幾層意思:
  1. 通順、順利的意思。
  2. 收穫、收益、成就的意思。
  3. 共同之利,不是單個的利。
  (二)從人倫道德法則方面理解(人類社會)
  孔子在人文思想方面對“利”的解釋:“利者,義之和也”。就是說“利”是“義”的彙集,人和人之間面對利,要講義,講道義。有下面幾層意思:
  1.利是大家共同的,在分配時要講義,按道義分,不是均分。要做到“生物之遂。物各得宜,不相妨害”,不是調和,要適宜。
  2.利的得來,必須符合“義”,符合道義的條件,不是損害別人的利,不是去違法、違規。利的得來而是建立在“義”的基礎上的,是正當的利。
  3. 不能見利忘義,以義為做人之根本。
  4.不能損害他人之利,是兩利,彼此間都有利,才夠得上利。
 

  四、貞

  (一)從宇宙自然法則方面理解(自然界)
  “貞”古時占卜用的“鼎”,就是指占卜的過程、結果。引申為“正”, 堅定信念,有真誠、真正、真的、確定和守正之意。我認為“貞”放在首卦(乾卦)最後一個字,就是對“元亨利”前面三個過程的總結。“貞”的表層意思是占卜,實則就是行動、做事,是事物的歸宿點。有下面幾層意思:
  1.引申為“正”,就是堅守正道。
  2.占卜的過程,意為心要誠,要堅定。
  3.貞引申為堅定的毅力,持之以恆,堅守正道。這是做事做人的原則。
  (二)從人倫道德法則方面理解(人類社會)
  孔子在人文思想方面對“貞”的解釋:“貞者,事之干也”。 貞固足以幹事,意為做事要守正道,持之以恆。
貞就是堅定的信念,信念就是意念,它有相對的獨立性,具有能量,對事物具有運動作用,只要堅定信念,就能產生與信念一致的強大能量,再加上持之以恆去做事,事就能做成。“光說、光想,不做”,這本身就說明信念不堅定,“只做而沒有信念”,就沒有目標,是亂做,事也做不成。有了堅定的信念,而又持之以恆地做,就能“事之成也”。因為有了堅定的信念,就能產生強大的能量(力量),這個能量(力量),我們是看不見的,只要我們有了這個力量源泉,再加上我們的行動力,還有什麼事做不成呢?所以孔子說:“貞者,事之干也••••••貞固,事之成也”,就是這個道理。

  五、小結
  “元亨利貞”這四個字,是乾卦所代表的事物的運行過程。也指一年春夏秋冬四個過程,從春季始初萌芽到夏季的相交播種,再到秋天的收穫,最後到冬季事物的歸宿。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陰陽的相互作用,事物才得以不斷地前進。對於人來說,也要遵循這一法則,人首先要有“仁”性,就是仁愛之心;二是相互之間要配合,要有“禮”,才能通順,和平共處,才是美好的;三是對取得的收益、成果要共享,要講“義”,達到互利而適宜,不能“見利忘義”;最後,做事要守正道,意志堅定,勤學勤做,才會有才幹,具有“智”。這就是做人之“四德”。整個卦,貫穿一個“天行健”的精神,一是天的陽剛之性,我們不能逆,只能順,二是天的運轉之性,它有強大的能量,運轉不止;三是,永久不停,所以對於人來說,必須按天道辦事,具有“自強不息,開拓創新”之精神。

第四節   爻辭
 

  一、爻和爻辭的概念
  爻(yao),是《 易經 》八卦 的兩個符號,一個是“—”,另一個是“--”,“—”叫陽爻,“--”叫陰爻,一卦有六爻,每爻先列爻題,後為爻辭。爻題皆為兩字,一個表爻的性質,陽爻記為“九”,陰爻記為“六”;另一個表爻的次序、位置,自下而上,分別記為初、二、三、四、五、上。爻辭就是對爻題的解釋,是組成各卦內容的主要部分,其體例內容、取材範圍與卦辭相類。
  爻的本義是什麼,有多種看法。 有人認為," 爻 ",皎也。一指日光,二指月光,三指交會(日月交會投射)。"爻"代表着陰陽氣化 由於"爻"之動而有卦之變 故"爻"是氣化的始祖."—"性剛屬陽;"--"性柔屬陰。萬物的性能即由這陰陽二氣演化而來。有人認為,“—”代表男性生殖器,“--”代表女性生殖器。
  本人認為,“爻”是組成事物的基本單位體,表示事物原始情況,如果事物以陽性為主,對外顯陽性,就用陽爻表示,事物以陰性為主,對外顯陰性,就用陰爻表示,每個事物是陰陽的對立體,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是相交作用的,是對立存在的。用“爻”表示事物,表示事物存在的形式及運動的方式,從而揭示宇宙世界萬物是陰陽的對立統一體,陰陽相互作用推動事物向前發展這一規律。“爻”本身就是一個單位體,通過不斷的排序組合,即在空間和時間上的排序,就會組成更多的事物。就好比質子、中子、电子通過時間和空間排序組成原子一樣。用6個爻,表示一個事物經過極衰、比較衰、衰、比較旺、旺、旺極6個階段的過程。在每個階段,陰陽都要發生對立統一作用,並貫穿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6個陽爻,可代表白天的6個時辰,每個時辰是兩小時。也可代表一年的春夏兩季。也可代表人的一生中前半生,也可表示人的整個一生,就看你站在哪個的角度上去觀察了。
  《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坤兩卦各有一用爻,總為三百八十六爻,故有三百八十六爻辭。

  第一位爻

  (一)、初九,潛龍勿用。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乾龍也。”
解釋:“初九”是爻題,就是說乾卦最下開始的第一個爻是陽爻,這個爻所處的時間是事物的初始之時,所處的空間,在整個卦的最下面,性質主陽性,居於第一位,陽居陽位,為得位。
  “潛龍勿用”就是爻辭,意為潛藏的龍,無法施展,因為初九陽爻處在一卦的下位,所以壓抑難伸。比喻君子壓抑於下層,不能有所作為。因為是潛龍,所以事物就有陽性龍的特徵,這個龍目前處在最初的潛伏時期,現在還不是展現的時侯,它靠訴我們,事物處在能量的聚集期,目前還不能施展,對於人來說,是打基礎的時侯,要把學習和事業的基礎打牢,暫時不要去顯露,將來才會大有作為。因為得位,所以也是有順利的。

  占卜:占卜有三個程序,一是占卜的過程,二是占卜結果,三是選擇。在結果裏面,有兩層含義,第一是表層意思,第二是深層含義。我們要重點把握深層含義,這才是事物的本質。
  應對措施:
  第一是將龍的品德隱藏於內,將陽氣潛於淵中。
  第二是不因為世俗改變自已的初衷,不追求那些虛名。
  第三,默默地打牢基礎功,不必悶悶不樂,不被任用而內心不必煩悶,即便不被他人理解也不必懷恨在心。
  第四,遇到高興的事就做它,遇到憂慮和不順心之事,隨即擺脫它,懂得放下即是修行的真功。
  第五,堅定信念,不為外物所動搖。整句話是在說乾龍的一種品質,能屈能伸,堅定信念,隱忍待機。
  最好的策略:暫時不要施展表露,以打牢基礎為主。
  對於個人來說,這時要默默無聞,多做少說,誼於學習和基礎工作,增長知識才幹。到一個新的單位時,要先熟悉環境,不急於表現自已,先要取得周圍同志、領導認可和信任。主體是陽爻,有動的意思,但你要控制好衝動,你的客體第四爻也是陽爻,它也主動,主體與客體同為陽,不相應,你的主動行為會受客體的反對,為不利,所以你不要過早在眾人面前表現,以等時機。
 

第二位爻

  
  (二)、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象》曰:見龍在田,德普施也。
  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君德也。”
解釋:“九二”是爻題,就是乾卦的第二爻是陽爻,時間是事物發展的第二階段,空間位於下卦的中間位,得“中”,性質主陽性,是陽居陰位,不得位。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是爻辭,意為龍顯露頭角,在田野上,有利於見到身居高位大人的賞識。深層含義是:君子經過潛藏修養並打好基礎之後,現在可以將自已的知識和才幹服務於社會,展現給眾人,可以有所作為。
  龍可以生長於深水之中,可以飛翔在天空之中,也可以生活在田野之中,但是,生活在田野之中的龍,難以真正有大的作為,暫時處于田野尚可,長期居于田野是不應該的。 “九二”一爻,在下卦的中間,叫做“中位”,是大夫所處之位,好比姜尚垂釣渭水之時,諸葛亮在“三顧茅廬”之時,應該為社會施展才華的時候了。
  應對措施:
  第一種:坐等機會,幻想見到什麼大人物,幻想有什麼殊榮降到自已頭上,或者採取不正當手段,行賄於什麼大人物,就曲解了本卦和本爻的含義了,違反了本卦的精神是“自強不息”,“貞固,足以幹事”,最後什麼也得不到。
  第二種:日常說話要講信用,不能言而無信,日常做事要按章,講究謹慎;防止邪惡、邪念和散亂,以保存真誠,廣施善而不誇耀,以廣博的品德而感化他人,這就是君子所備的品德,也是“現龍”的品德。
最好的策略:以“現龍”的品德感化眾人,將學識才華施展給社會。
  對於一個人來說,這時可以向單位、集體施展才華,可以同單位或區域領導溝通想法,取得上級的支持。

第三位爻

  (三)、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象》曰:終日乾乾,反覆道也。
  子曰: “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 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解釋:“九三”是爻題,是陽居陽位,得“位”,不得中,從時間上看,是事物的第三階段,也是下卦的結束,從空間上看,是下卦的最高位,事物也呈陽性特徵,是三陽,陽性過重。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是爻辭,意思為君子始終兢兢業業,時時心存警惕,就象要有危險發生一樣,嚴謹惕勵就不會發生過錯和災難。深層含義是:此爻為乾卦第三爻,是龍的進一步上升,陽性過重,剛性過重,與上卦的“上九”不相應,有盛極必衰的趨勢,“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上不在天”是指不在九五的尊位,“下不在田”是指不在“九二”的中位,他是在中間吊著,這樣對他是不太有利的,反而有危險。對於道德高尚的君子來說,本性剛健正直,如果終日奮發努力不懈,並時時處處小心謹慎,嚴謹惕勵,雖然處於危險的地位,也不會發生過失和災難。
  “乾乾”是健健,剛健正直,努力不懈的意思。“惕”是警惕,“若”與然同,“厲”是嚴謹,“咎”是過錯、災難、災害的意思。“象傳”進一步解釋說,終日自強不息,反覆實踐天的法則,以鍛練自己。
  應對措施:
  第一種:忠誠講信用,繼續培養品德;文明言辭、表裡如一,確立真誠,積蓄功業,就是以誠待人,以信立業。
  第二種:該下手時就下手,抓住機會;該放手時就放手,捨得放下,就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第三種:當所處的地位時,不因此而驕傲,當地位低下或境遇不佳時,不為此而焦慮。
  在當今社會,常見的有這樣一些人,當他們處於百姓之中時,尚能謙恭待人,一旦走上領導崗位,成為百姓的“父母官”時,便趾高氣揚、目空一切,從此便不知謙恭為何物。這就沒有做到“居上位而不驕”。也有這樣一些人,遇到地位低一點,不符合自已的意願時,就埋怨、憂愁。這就沒有做到“在下位而不憂”。
  第四種:勤勤懇懇,奮鬥不止,時時處處保持警惕,而不懈怠,雖然遇到災難,也不會危險。
最好的策略:有了一定的成績,不驕不躁,仍能勤勤懇懇,保持警惕,而不懈怠,與時俱進,就不會有災禍。
  這一爻是事物第一個周期的結束,德龍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此時應該怎麼辦?爻辭告知了君子的應對措施。對於一個人來說,經過努力,事業上有了一定成績,當了一個單位或一個部門領導,此時若能不驕不躁,繼續“龍德”,保持警惕,嚴於律已,就不會有災禍。若是居功自傲,滿足現狀,甚至喪失“德龍”的品德,以權謀私,就會有災禍。
 

第四位 爻

  (四)、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子曰: “上下無常,非為邪也。 進退無恆,非離群也。 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解釋:“九四”是爻題,是陽居陰位,得“位”,但不得“中”,呈陽性事物,從時間上看,是上卦之初,事物進入一個新的時期,是改革期,從空間上看,是事物進入更高層的變革階段。
  “或躍在淵,無咎”是爻辭,意思為:可以上進躍升到“九五”的天位,也可以下降到水中,不會有過錯和災難。深層含義:九四處於陽氣曲折發展、上升的時期,陽氣還不夠強大,不足以戰勝陰氣,所以九四雖然想蠢蠢欲動,但是要把握好情況,該進時則進,該退時則退,這兩種選擇都沒有過錯,關鍵在於德龍要把握自已的實力水平高低,審時度勢,以選擇“進退”, 該進時則進,該退時則退,就不會有災禍;該進時不進,就錯失時機,該退時不退,就招至災禍。對於社會來說,就是到了一個改革期,必須改革創新,進到新的發展階段;對於君子來說,有了較大的成績和較高的社會地位,這時可以向上進到更高位,可以退下來。
  四爻這個位置,陰爻尚可,如果是陽爻則必須選擇“躍”或“淵”。為什麼陰爻可以呢?因為陰爻主靜,小人之道也,沒有大作為,沒有大想法,不會引起九五之尊的猜忌。
  應對措施:
  第一種: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態度,有能上能下的行為修養,有進退可居的行為準則,不迴避矛盾,敢於面對現實。在人的一生中,居於巔峰和位於低谷的事情常有,不是妖邪的原因;處於順境或是逆境的事情也會有,不是說你和大家不一樣,每個人都遇到,這些都是正常的事。君子應在德業上下功夫,彌補不足,要趕緊去做,這樣就會沒什麼大問題了。
  第二種:若認為自已的實力水平不夠,就退到“淵”,回到群眾中去,與群眾打成一片。若認為自已實力水平達到了戰勝“陰氣”的條件,就“躍”,進到“九五”之位。
  第三種:若德業不夠,硬要向上躍,甚至採取不當手段,結果招至災禍,若德業夠了,條件基本成熟,不主動抓住機會,就失去了機會。
  關鍵點:處在第四爻這個位置上,君子必須能屈能伸之精神,有疑惑時,必須認真思考,把握自已龍德的水平高低,以決定“進”或“退”。
  對於一個人來說,有了較大成績,能夠跌上“九五”之位,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認識到不足,該放下就放下,退下來,也是德龍。下面講三個例子可參考:

  例子:

  1.文王去世后,武王繼位,在姜子牙的配合下,四處征戰,後來發展成當時最大的諸侯國,進到“九四”之位,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兩種出路,或者推翻殷紂,或者交出土地,開始歸隱保全。武王是怎麼做的呢?武王採取了“躍”。最後進到“九五”之位。
  2.范蠡與文仲幫助越王勾踐打敗吳國后,范蠡以“鳥飛盡,良弓藏”的話來勸大夫文仲不要貪圖富貴享樂,應該歸隱保全。結果文仲不聽,最後被越王賜死。范蠡則與西施一起歸隱於五湖之中,躲過了殺身之禍。一個選擇了在淵,保住了性命,一個沒原地不動,仍然是吊起了,處於危險中,最後被殺。
  3.劉邦殺的第一個功臣,也是大家說得最多的韓信。韓信原本是齊王,後來改為楚王。劉邦很忌憚韓信的軍事才能,但是只要韓信沒有軍隊,他就是安全的,也就沒有必要殺韓信了。但是韓信一心想當王,他不甘心做個侯,對劉邦不滿也是理所當然的。張良懂得"卸磨殺驢"的規律,便經常託病,借口練氣功,裝出對政治不感興趣的樣子,漸漸淡出權力圈。張良選擇了或淵,韓信想或躍,或原位不動,結果被殺。
 

第五位 爻

  (五)、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子曰: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解釋:“九五”是爻題,是陽居陽位,得“位”,上卦中位,居中,,“五”是陽的中數,得“中”,陽中之陽,剛中之剛,呈陽性事物。從時間上看,是上卦第二位,事物進入鼎盛和繁榮的時期,從空間上看,是事物進入更高層,處於“上九”天位之下的最高位,是“天子”之位。對於事物和人來說,都是最高的。此位能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是爻辭,意思是;德龍已在天上,事業到了頂峰,事物進入鼎盛時期,這時利於見大人物。深層含義是:君子的道德修養和功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已貴為天子,該將自已的才華奉獻給社會,沒有自已的任何私利,恩澤於天下,一心為天下百姓着想,這才是真正的“飛龍”。 狹義上的“飛龍”指國家元首,每個國家只有一個,我們不能從狹義上理解“飛龍”,而應從廣義方面去理解“飛龍”:第一個方面,“飛龍”首先是“德龍”,是功德極高的德龍;第二方面,“飛龍”必須要利益於天下,為天下百姓服務;第三個方面,不能以地位的高低衡量功德的高低,功德的高低應與益於社會成正比。因此一個集體和一個地區的領導,一個部門和一個行業的領導,一個普通的工人和一個基層的職員,一個集體和一個組織,都可成為“飛龍”,關鍵看他是否全心益於社會,益於身邊的群眾,只要他的龍德恩澤到了天下百姓,那他就是飛龍。當然職位越高,越易成為飛龍。
  應對措施:
  第一種:利用事物的同時性原理,從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氣類相同的事物會產生相動相求的運動,他們有相應相通的作用。會形成一種推動力,使各種事物向著自己的同類靠攏,一切事物類同則相聚,類異則相分。這一規則的實質是:同類的事物,它們有相同運動方式的氣場能量,相同運動方式的力是可疊加的,形成合力的,這種場能,我們是看不見的。所以孔子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其意思是:相同的聲音就會產生共鳴而響應,相同的氣息就會吸引而聚合;水流過的地方就會潮濕(水與濕相類),火燃燒過的地點就會幹燥(火與燥相類);龍吟祥雲出(龍與祥雲相類),虎嘯穀風生(虎嘯與穀風相類)。有美好內在或人格的人只要一站出來,萬物便能清明地見到(聖人與萬物相類,萬物會追隨聖人),草木的莖在於天空喜歡向上,草木的根在於大地喜歡向下,這最後一句說的是一個自然現象,是大自然的規律,沒有“為什麼”,進一步說明前面幾種事物現象也是大自然的規律。這段話對人類來說,比喻志趣相同、理想信念相同的人自然結合在一起。對飛龍來說,就是要恩澤於天下,同天下百姓融合為一體,飛龍與天下百姓相類,才能形成合力,這才符合大自然法則。這才是“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第六位 爻

  
  (六)、上九,亢龍有悔。
  《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子曰: “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解釋:
  “上九“是爻題,從事物的特徵上看,是陽到了極點,過於旺盛,是陽居在陰位,不得位,。從時間上看,是事物發展到一個周期的未尾,快要結束的時候了,從空間上看,是事物的邊緣,處於最高層了,已位在天上了。
  “亢龍有悔”是爻辭,意為至高的的龍,有災禍。深一層含義是:龍到了上九位,已位至極點,再無更高的位置可占,孤高在上,最極端的地方,四顧茫然,既無再上進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憂鬱悔悶,要出災禍了。對於人來說,之所以走到這一步,是他在“九五”的位子上時,沒有利於天下,脫離了大臣和百姓。從事物發展過程來講,這一爻,將要“物極必反”,舊事物的終結,並蘊含着“新事物”。
  《象》的解釋是:“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文言》的說法是: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文言》又說:“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現對上面所述進行解釋:
  1.“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任何事物發展到盈滿鼎盛階段,必然會向反面轉化,不可能保持長久。
  2.“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雖然身份尊貴,權力看似“高”,高得沒有人敢說“不”。一方面但是由於高高在上而失去根基,使自己實際上失去權位;雖然地位崇高,但由於接觸不到下層,使自己實際上失去了百姓;賢明的人由於身居下位而無法輔佐他,所以輕舉妄動會遭困厄。
  3.“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窮”,到頭、窮盡。說明這是窮極太過,沒有迴旋的餘地,以至帶來的災禍。
  4.“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就是說乾卦發展到上爻已經走到了盡頭,再也沒有發展的餘地了,所以我們把這個階段說成是終結階段,好比動物臨近死亡,植物臨近乾枯,盛時已逝,難免有悔。
  5.“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知道進而不知道退,知道存卻不知道亡,知道得到而不知道喪失,能稱得上聖人嗎?(這種人不能稱為聖人)知道前進和後退、生存和滅亡而又不失掉正確原則的人,能稱得上聖人嗎?(這種人可稱作聖人)
  應對措施:
  第一種:遇到情況需要知道進退,我們學會退;不要走到底,以至退不回來。
  第二種:做事要留一定的空間,要有機動的地方。比如用兵打仗要有預備隊,不可一次有兵用完。
  第三種:做人,不要把事做絕。
  歸納:進退自如,不可“極”,不可“窮”,要使自已永久有奮目標,這樣才會永有動力。在“九五之位”事業發達之時,就要居安思危,這樣就不會造成“亢”,也就遠離“悔”,永遠都是“飛龍在天”。
“  亢龍有悔”反映了任何事物的生滅循環的規律。
 

用 爻

  
  (七)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用九”是爻題,意為運用陽爻。“見群龍無首,吉”是爻辭,意為群龍出現在天空,看不出首領,吉利。
用爻只人乾坤兩卦有。用爻沒有爻位,也就是在本卦事物運行過程沒有它的時空,是事物與事物的轉化橋樑,是陰陽的平衡點,是陽氣衰退,陰氣進行氣的時空界面,所以沒有爻位,就這個爻辭對乾卦事物整個過程,形象比喻成六條龍,乾卦走完了,哪來的龍頭,事物此時不見頭,不知往哪個方向發展,還沒有客體,當然說結了。
  “用九”的意義:
  1.九是老陽,陽到極點,就要變,準備朝陰轉變,“用”就是運用,有變的意思。所以“用九”就是變陽爻。
  2.設“用九”“用六”,也是了占卜,凡占簽得老陽之數“九”,此爻須由陽變陰。如遇老陰之數“六”,此爻須由陰變陽。其餘遇“七”“八”則不變。所以《乾》《坤》兩卦的啟“用九”與“用六”。是一種占卜方法。
  3.只有《乾》《坤》兩卦才會有用爻,這是事物的“物極必反”的原理,是天道法則,沒有為什麼。《乾》有陽到極點之時,《坤》有陰到極點之時,一事物要向另一事物轉化,在這個過程中,舊事物已瓦解,新事物還在胚胎中,必須要有一個變爻來描述這種狀態,此變爻不屬於舊事物,也不屬於新事物,所以它沒有爻位。陰陽沒有始終,只有彼此消長。這兩個用爻已揭示了宇宙時空觀,可見我們的祖先智慧是何等的高啊。其它卦在乾坤兩之中,陰陽兩氣不會運行到時空的“邊界”,就用不着“用爻”。
  4.我們可從陰陽太極圖中的陰陽彼此消長的路線圖上去尋找乾坤兩卦陰陽兩氣的運行過程。將圓上下一分為二,從中心開始,陰氣下降,越往下,陰氣越旺,到最下的圓邊,陰氣旺到極點;從中心開始,陽氣上升,越往上,陽氣越旺,到最上的圓邊,陽氣旺到極點。圓的邊線為一個等能量級,上邊陽的極點和下邊的陽極點回到一體。陽氣旺極就是陽氣衰弱,陰氣旺極就是陰氣衰弱。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