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五行大義》與干支符號系統的成熟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命理學產生的條件有兩個:其一是以天命說為思想基礎,其二是以陰陽五行理論為理論基礎。自兩漢到魏晉南北朝,人們對天命之探索已經由王朝之更替轉向個體之浮沉。與此同時,命理學的理論基礎——陰陽五行體系沿着先秦時期的體系繼續完善,其成就表現為天干地支符號與陰陽五行理論的結合併走向成熟。天命重心的個人轉向與干支符號的成熟相結合,催生了命理學之出現。

干支符號與陰陽五行理論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天干共有十個,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個,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在傳說中,十天干、十二地支是上天賜予黃帝的。當然這隻是神話,天干地支的起源非常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能夠看到天干地支在當時已經廣為應用。比如,商代帝王都是用天干起名字:天乙、太丁、太甲、太庚、太戊等等。

為了記日,古人將十個天干與十二個地支按照取陽干(奇數)配陽支、陰乾(偶數)配陰支的方式組合,共形成了六十個天干組合,既從甲子、乙丑……一直到壬戌、癸亥。

這六十個天干地支的組合被稱為“六十甲子”,相傳為黃帝命大撓氏所做。根據學者在對甲骨文的發掘和研究中發現,“六十甲子”表在商代就已經產生。商代人用“六十甲子”記日,出土的甲骨文“六十甲子”表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日曆。干支最初用來記日,而後逐漸引用到了記年、記月、記日、記時。

在春秋戰國時期,隨着陰陽五行體系的擴展和系統化,作為曆法系統的干支符號逐漸成為代表陰陽五行的符號。在戰國初的《管子》一書中,干支就已經開始作為陰陽五行符號:日至睹甲子,木行御;睹丙子,火行御;睹戊子,土行御;睹庚子,金行御;睹壬子;水行御。

在《管子》中,干支符號已經與五行開始相配。而在戰國末的《呂氏春秋》“十二紀”中,十天干已經進入了五行體系。但是《呂氏春秋》的“十二紀”並未用地支來表示月份,而是以太陽所在的星宿位置來定月份。到西漢初的《淮南子》中,十二地支已經與月相配。如此一來,干支符號就完整地與陰陽五行匹配。

經過兩漢時期天人感應學說、讖緯學說對陰陽五行體系的發展、對天干地支符號的頻繁應用,@干支符號儼然成為陰陽五行的代名詞,成為古人模擬天地宇宙運行的符號體系。干支符號體系與陰陽五行的匹配如下:

表2.1天干與陰陽五行匹配圖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陰陽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表2.2地支與陰陽五行匹配圖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串 酉 戌 亥
陰陽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五行 水 土 木 木 土 火 火 土 金 金 土 水

《五行大義》與干支符號體系

在兩漢時期,干支體系已成為古人宇宙模型的代名詞。此後,陰陽五行理論的發展與秦漢時期大有不同。在秦漢時期,陰陽五行理論側重探討萬物的五行分類,如春為木、夏為火、秋為金、冬為水。而在兩漢干支體系成熟之後,陰陽五行理論側重點轉向對五行特性、干支之間關係的探討。

兩漢以後,古人對五行特性、關係的探討並不是為了滿足知識上的渴求,而是為天文、曆法、讖緯、占卜、擇日等提供理論基礎。經兩漢、魏晉南北朝幾百年的探索,到隋代時,古人對五行特性、干支關係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理論,其成果集中體現於隋代蕭吉所著的《五行大義》。

《五行大義》吸收了許多讖緯學說,對五行特徵以及干支關係做了全面、系統的總結。《五行大義》中的五行特性與干支關係理論已經十分完備,其中包括:五行名、支幹名、五行體性、五行及生成數、支幹數、支幹納音、五行四時休旺、干支的合德刑克害破關係等。可以說,《五行大義》所蘊含的五行干支理論是命理學的理論基礎。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