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班固《漢書•藝文志》著錄陰陽五行類著作開始,以後各代的史書和一些目錄類著作,都把陰陽五行類著作歸為一類,加以著錄。《漢書•藝文志》著錄的五行類著作大多失傳,現今仍在流行的陰陽五行類著作,主要是兩漢以後的。其中影響較大、流傳較廣者,主要有隋代蕭吉的《五行大義》,唐呂才的《陰陽書》,李虛中的《李虛中命書》,北宋徐子平的《珞祿子三命消息賦注》,明萬民英的《三命通會》,以及假託徐子平之名的《淵海子平》等。
陰陽五行思想在《尚書》、《周易》、《老子》等先秦早期文獻中已經有不同的表述,《周易》和《老子》中表現出來的陰陽思想,《尚書》關於五行的論述,都為陰陽五行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但遺憾的是,陰陽五行學說的創始者鄒衍、鄒奭等人的著作,卻沒有保存下來。所以,現在所能看到的陰陽五行學說,大多集中在《黃帝內經》、《呂氏春秋》、《淮南子》和《春秋繁露》等著作中。但這些著作只是較多地表現出陰陽五行思想,而不是專門的陰陽五行類著作。第一部系統地總結陰陽五行思想的著作,是隋代蕭吉的《五行大義》。
《五行大義》是陰陽五行理論的集大成之作。該書的作者蕭吉在談到本書的寫作動機時說:
自羲農以來,迄於周漢,莫不以五行為政治之本,以蓍龜為善惡之先。所以傳雲“天生五材,廢一不可”。《尚書》曰:“商王受命,狎侮五常,殄棄三政。”故知得之者昌,失之者滅。昔中原喪亂,晉室南遷,根本之書不足,枝條之學斯盛,虛談巧筆,競功於一時。碩學經邦,棄之於萬古。末代踵習,風軌遂成。雖復占候之術尚行,皆從左道之說;卜筮之法恆在,
爻象之理莫分。月令靡依,時制必爽。失之毫髮,千里必差。水旱興而不辨其由,妖祥作而莫知其趣。非因形象,罕征窮者。觀其謬惑,嘆其學人,皆信其末而忘本,並舉其粗而漏細。
正是有感於這樣一種情況,蕭吉“博採經緯,搜求簡牒,略談大義”,將全書分成二十四段四十小段,以符二十四節氣之數和五行之成數,分別論述陰陽五行的生成,五行生克的關係,五行與干支、方位、色彩、聲音等的相配,五行與大衍數、生成數、支幹數、九宮數、納音數的關係,五行的體性、衝破、刑害,以及五行與政治、人生的關係等問題。《五行大義》問世以後,其理論廣為五行家和星命家所採用,成了五行術的理論基礎。
《五行大義》重在對陰陽五行學說進行理論闡釋,對陰陽五行學說涉及的許多概念作了界定,讓人們對傳統的陰陽五行學說有了系統的了解與認識。繼《五行大義》之後出現的許多五行類著作,大多是在借用其理論的基礎上偏重於應用,用陰陽五行學說去解釋和預測社會變化與人生命運。
《李虛中命書》是較早出現的一部把陰陽五行理論運用於實踐的著作。該書把陰陽五行與天干地支聯繫在一起,根據干支與五行的對應關係,推論人生吉凶福禍。上卷以五行干支相乘,論述六十甲子祿馬,在以生為吉、以克為凶之外,強調五行之間的制化作用,如“金溺水下,火出水上,金不得火之所制,金無成也”,就是以制化論五行;中卷分通物理化、真假邪正、升降清濁三部分,是用賦體寫成;下案卷分衰旺取時、三元九限、天承地祿和水土名用四部分。其論生辰八字,以年為本,以日為主,以月為使,以時為輔。作者認為,主本保合,未有貧賤之人。時日乖違,豈有久榮之理。此書開了八字推命以年為本、以日為主之說的先河。
徐子平的《珞祿子三命消息賦注》雖然算不上洋洋大著,但它在五行術的發展演變中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此書以天元、支元、人元為三命,以生辰八字為四柱,以天干為祿,以地支為命,論命注重生辰,為八字推命以時為主說之宗。宋代以後的八字推命,大多採用徐子平的學說,格外看重時辰在八字中的作用,“時運”因而也成了宋代以後術士常用的間匯。
萬民英的《三命通會》和假託徐子平之名的《淵海子平》,是星命術中有較大影響的兩部著作。《三命通會》總計十二卷,第一卷論述八字推命的理論基礎,源出《五行大義》;第二卷闡釋命理和推命的具體方法;第三卷闡述星宿神煞和人生命運的關係;第四卷論干支和五行命格;第五卷以後分論各種命格和六十甲子所對應之命運。《淵海子平》和《三命通會》有許多相似之處,前四卷介紹八字推命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第五卷和第六卷收錄了前人有關星命的論述,大都屬於歌訣或賦體一類,如《子平一百歌》、《金玉賦》、《玄機賦》、《珞祿子消息賦》、《碧淵賦》等,都是從不同角度和側面論述八字推命,對星命術的發展產生過一定程度的影響。
作為一種理論、一種學說,陰陽五行說為古人認識宇宙、自然、社會和人生提供了一條途徑。儘管這或許只是一條玄奧得近乎虛無的途徑,但它對古代自然科學的發展進步產生過深刻影響卻是不容否認的。傳統文化關於宇宙起源的理論,就深受這種學說的影響。陰陽五行說把五行看做構成宇宙萬物的五大要素,並把太陽系的五大行星命名為金、木、水、火、土,與五行相對應,根據日月和五星的運行變化、相生相剋,來解釋自然、社會和人生。在科學技術已經相當發達進步的今天,回過頭來再看陰陽五行學說,可能會覺得它對自然、社會、人生的解釋相當幼稚,甚至是很可笑的,但是,我們卻能從中看到前人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執著與努力,看到前人思想觀念的演進軌跡。
應該承認,陰陽五行說對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曾經產生過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以傳統中醫而論,其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陰陽五行說,著名的中醫理論奠基性作品《黃帝內經》,以及寓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傷寒論》、《金匱要略》等中醫典籍,都是以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為理論基礎的。中醫理論的辨證原理,也是從陰陽五行的辯證關係演化而來。中醫關於病理、病原和臨床治療的一狴理論,關於藥理及其辨證用藥的理論,都是陰陽五行學說指導下的產物。人體五臟與陰陽五行相配,產生了中醫內科理論;中藥五味與五行相配,產生了用藥原則。這些理論和原則,至今仍為傳統中醫所遵守。
但是也必須指出,陰陽五行學說產生以後,很快就被術士所利用。唐宋以後,更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基礎上產生了星命術一派。星命術將陰陽五行的一些基本理論抽象出來,用以和天干、地支相配,賦予人的生辰八字新的意義,並根據五行生克制化關係及五行雜配,來預測人生命運,這就是俗話所說的“推八字”。這種術數將人生命運與生辰八字机械地比附在一起,進而預測人生命運,在不知不覺中走進y唯心的和形而h學的邪路。儘管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各種術數屮理論色彩最濃、理論框架最為完備的一種,儘管從其設定的基點出發也可以較為完整地解釋許多問題,但口r惜的是,它的出發點是有問題的,因為它否定了個人的主觀努力和客觀環境對人生命運的影響和制約作用,因而其可信度是大可懷疑的。
如果把五行看做是構成自然和宇宙的五種基本元素,如果把五行看做是和地球一樣圍繞太陽運行的金、木、水、火、土五星,那麼,說五行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影響,大抵是可以說得通的。但是,對自然、社會、人生有影響並不等同於可以決定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發展變化,甚至可以決定人們的命運。有影響和可以決定,不僅在語意上有很大區別,而且在事實上根本就是兩碼事。如果有人相信陰陽五行可以決定人生命運,進而相信或求助於星命術的話,那他肯定是要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