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陰陽魚與太極、兩儀、四相、八卦與周易理論
談起太極生兩儀生四相生八卦,學過易學還是沒有學過易學的,只要是對傳統文化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這幾個名詞,可是要想知道它們之間的關係,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易經?繫辭》言:天下之道,起於貞觀。道出了文化的起源。不管是現代的科技怎麼發展,到今天為止,我們還是停留在有限的認識論中。從伏羲氏的發現到今天我們只不過是不斷地進步,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否定、認可,這一切都是認識論的總結。
伏羲氏是用很簡單的思想進化告訴我們認識的進步與總結,可是後人往往喜歡把簡單的道理複雜化,來體現它的神秘。把一些本來簡單的名詞,反而搞得越來越不知道是什麼,什麼無極生太極,天地混沌等等的名詞,離大道越來越遠。
關於太極在中華文化中一直被解釋的混沌不清,似乎太極本意就是混沌,但伏羲氏所談的太極含義是相當準確的。太極是什麼?太極生出了兩儀,兩儀為陰儀與陽儀。
太陽是伏羲氏圭表測量的認識總結。太者為太陰、太陽之太;極者,物極為變。太極之意是言,太陰、太陽兩個點的確定,使原本認識不清的混沌整體,變為清晰可分的兩個部分,即為太陰部分與太陽部分,簡稱:陰陽兩儀。
當然很多人把太極解釋的比較神秘,什麼宇宙未生前是混沌狀態稱為太極,後來道家的出現又說無極生太極,實際這是為了給認識的結果找一個原點。我們的思維永遠是存在於有限的認識論下,當然也可以假設,但是伏羲氏所論述的太極生兩儀生四相生八卦,是一個有邏輯的思想認識的進化過程,與玄虛深奧,難以測知的宇宙緣起沒有關係。
什麼是兩儀,什麼是四象?
兩儀,指天地,引申代表一切可以二分的、相對的事物。
《繫辭》中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裏的兩儀指天地,是太極的初分,是天地之數。所以《繫辭》中又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由天地引申,而有尊卑、乾坤、批賤、動靜、剛柔。又: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等。
兩儀是一種相對待的關係,在人方面,意志為陽,軀體為陰,理智為陽,慾望為陰。在社會方面,大眾為陽,小我為陰,公益為陽,私利為陰。但是沒有軀體,意志就無法實現:沒有小我,大眾就無法形成。所以理智與慾望,公益與私利,儘管有主從的分別,但仍需平衡,才能構成一個和諧圓滿的世界。
此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望、朔、上弦、下弦,子、午、卯、酉,東、南、西、北,青龍、白虎、玄武、朱雀等也經常被稱為四象。
八卦,詳解八卦的由來以及八卦的具體內容
八卦在古代比較常用的一種卦象占卜法,那麼您知道八卦的由來嗎?下面八字顧問網為您詳細介紹下八卦的由來以及八卦的具體內容。
八卦的由來,確定四相后,伏羲氏發現,在陰陽二氣的推移過程中,四個點之間的氣場變化還是很大,此時的伏羲氏巳經對陰陽二氣的變化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因為他這時已經明白了一周年中更細微的時間變化,已經認識到十二個月,掌握了陰陽二氣進退與月令之間的對應關係,並據各種自然現象,在原來四個區域的中間又確定了四個點,即少陽中氣,老陽中氣,少陰中氣,太陰中氣。即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此時陰陽二氣已經細分成各有四種現象,共計八種氣象。後人在伏羲氏創卦之後以八卦對應八氣,俗稱先天八卦。即乾、坤、坎、離、震、巽、艮、澤八卦。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