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的特殊模型和特徵符號,易學是可以用数字、符號模型來表現出來的。
易包羅萬象,涵蓋了宇宙及其萬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它的連續性、階段性、無限性、永恆性、表象性、內在性、周期性的特點,決定了它無論是用哲學語言、文學藝術語言、科學語言,都不能將其所包含的內容全部嚢括進去,任何一門哲學或者科學,都只能對事物的運動、變化作出一定範圍的描述,而且掛一漏萬不可避免。鑒於大千世界的千變萬化,聰明絕頂的中國的古代智者、聖人,就採用了最簡單的符號和最淺顯的数字來表達客觀世界的變化、運動過程,闡釋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對宇宙萬物的想象。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後天八卦、D六十四卦都是他們歷經智慧想象的產物。這些圖式的数字和卦爻符號,
雖然無限抽象,但也非常直觀,不外是簡單的数字而已、三畫而已、六畫而已。大道至簡,亦不過如斯而已。
這些数字、符號雖然簡單,但它當中包含的思想和智慧隨處可見。
通過對這些模型、圖式的思考,每個人都可能得到不同的啟迪。理解了這些圖式,也就理解了什麼是道、太極、無極和易,同時也不難想象客觀世界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其實也可以從這些圖式中找到答案。當然,這些答案並非與模式等同,而是其理如一。
將哲學概念演化,並用科學的模型表達出來,這是《易經》與任何一本書的根本性區別所在,這也是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區別所在。
2.易圖模型反映出客觀世界的規律性模式。
一部《易經》,不外就是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後天八卦和六十四卦卦序,其餘的文字解說,多是執其一端而發。五個主要的圖式,是從事物的各個不同的側面闡釋事物的變化發展規律的普遍模式。
河圖,主要是描述事物和事物之外的兩者之間在相對靜止狀態下的相互作用、聯繫、結合,是事物之所以能夠"生存"的基礎。它以設想的"太極"存在,解釋〃太極〃產生的過程,同時它又是呈現出事物內、外相互作用的模式,即"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洛書則是描述事物外部的動態變化的靜態模式。先天八卦側重於描述事物內部靜態情形下的生長、變化模式。後天八卦則描述事物內部動態變化的靜態模式。
而通行本六十四卦的卦序,則是描述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後天八卦綜合運動而致事物的變化、發展的次序性、漸進性模式(這些模式的變化,將在《正論》部分予以詳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