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四象生八卦”的原理與程序
(“叄伍以變”產生“三爻八經卦”的原理與程序)
本章是依《周易》文辭的真實涵義,還原伏羲氏依“叄伍以變”的方法,在“太極圖”上模擬太陽晝夜在地球八個地域上的“靜態”,創造“三爻八經卦”的原理和程序。
一、先明確《周易》的有關幾句話
1.“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說卦傳》第一章)
2.“剛柔者,晝夜之象也”。(《繫辭傳•下》第一章)
3.“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叄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繫辭傳•上》十章)
4.“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說卦傳》第三章)
5.“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繫辭傳•下》第六章)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象傳》上《乾》)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象傳》上《坤》)
7.“易與天地准,是故能彌綸天地之道……通乎晝夜而知”。(《繫辭傳•上》第四章)
8.“聖人南面而聽天,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說卦傳》第五章)
二、依晝夜性質對應“八卦”,正確定位、定向、定性、歸類
在地球晝夜定位中,伏羲氏以“叄伍以變”的程序,在“太極圖”上創造了“三爻八經卦”。先依晝夜對應“八卦”定位、定向、定性、歸類。
晝:
其象,謂“天”。
其質,謂“陽”
其性,謂“乾”。為“動”、為“剛”、為“健”、為“自強不息”……其用,謂尊,為君、為父、為夫、為上……
定向,南方。
以陽爻“——”符號示其“象”。
夜:
其象,謂“地”。
其質,謂“陰”。
其性,謂“坤”。為“靜”、為“柔”、為“厚德載物”……
其用,謂卑,為臣、為母、為妻、為下……
定向,北方。
以陰爻“——”符號示其“象”。
三、“叄伍以變”是產生“三爻八經卦”的程序與方法
破解揭示證實,《周易》在《繫辭傳•上》第十章中說,“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叄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就是對“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綜合解釋。
如果不依太陽晝夜運行為本源,就犹如“天書”而無處思維,後世僅在讀“叄”(san)?還是讀“參"(can)中至今仍在迷茫中。因此,兩千多年來正確解釋這句話的人極少。破解揭示證實,《周易》僅用“叄伍以變”闡述了在“太極圖”上創造“三爻八經卦”的過程。其實,只有“叄伍”二字才是“畫龍點睛”。
何謂“叄”?指晝夜是在“晝陽始於夜陰而終於夜陰”,“夜陰始於晝陽而終於晝陽”的“始極、盛極、終極”三個階段中運轉輪迴,《周易》定義為“三極之道”。
何謂“伍”?是指晝夜都是在運行“伍”個自然態的法則中陰陽交變。比如,晝陽從“雷卦”一陽生起為“陽始極”,經黎明、上午、中午為“陽盛極”,運行五步到“巽卦”,就與一陰生起的“陰始極”交變。夜陰亦是運行五步又與一陽生起的“雷卦”交.變為“陽始極”。晝與夜都是在“三極”中輪迴,在“伍”的法則中交變。
四、“叄伍以變”自然產生“三爻八經卦”的具體程序和方法
伏羲氏在“太極圖”上,依“陰陽爻”符號和“叄伍以變”的程序,模擬地球北極晝夜定位的八個陰陽狀態創造了“三爻八經卦”。
(一)首先繪製“太極圖”
“太極圖”上南為“晝陽”,下北為“夜陰”。
先畫一個“圓”示地球(太極),在“圓"內東西向對應畫出…線。
注意!w線落筆的瞬間“兩儀”就出現了,上端為“晝陽儀”,下端為“夜陰儀”。〜線左端為一陽生起的“雷卦”,右端為一陰生起的“巽卦”。在“陰儀”內畫一“陽魚眼”,在“陽儀”內畫一“陰魚眼”。瞬間,“太極圖”就繪製成功。其實,就是如此簡單和自然。
本文來自專題:八卦圖,周易八卦圖,易經五行八卦圖
周易在線查詢:周易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