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的八卦還不是我們現在見到的《周易》,周文王的八卦沒有爻辭,只是對六十四卦排列了新的次序,並且加上了卦辭。也許有人會問,只有卦辭而沒有爻辭的《易經》也能占卜嗎?回答是肯定的,並且只有這種《周易》才能準確占卜,而根據爻辭進行占卜是極不準確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八卦納甲,再配以天干地支及六神,然後通過生克關係及旺相休囚的推理,才能準確進行預測。漢初的京房、宋代的邵雍和明朝的劉伯溫便是用這種方法進行周易預測的,這種占卜是不需要爻辭的。以前人們一直認為這種預測方法起源於漢代的京房,可是帛書《周易》的出現推翻了這種觀點。所以說文王在菱里演六十四卦所發明的占卜法有可能就是漢代京房所使用的占卜方法。而文王所排列的六十四卦次序,應當並非一種。我們現在的《易經》中的卦序,只是其中一種,它表現的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由於文王當時所處的環境危險,所以他所寫的卦辭亦是極其晦澀之危辭、隱語了。文王有可能還排列了其他的一些卦序。比如京氏易學中的八宮法有可能即始創於文王。因為文王只有採用的是類似於京氏易學的占卜方法,才能準確算出長子遇害等事情。孔子所傳的《周易》並非文王之《周易》,至少不是《周易》的全部。從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並不精通《周易》的占卜之術,所以他自己也承認自己用《周易》占卜最多也就有七成的準確率。如果文王占卜方法與後來孔子所傳的《易經》占卜相同,準確率是不高的,並且對後世就沒有那麼大的影響了。周文王在羡里的監獄里每天用蓍草推演八卦的事,被殷紂王知道了。紂王開始並不在意,心想:“你這麼大的歲數能算出什麼來,不見得比我朝中的大仙們更高明吧?!”可是時間一長,紂王也有些不放心了。心想,這姬昌每天都研究八卦,不會達到了最高境界了?殷紂王也是極其相信算命的,他每日必卜,自然不想讓能掐會算的周文王活在世上。為了試探周文王是否預算準確,紂王採取了典型的紂王式的考察辦法——將姬昌的長子伯邑考殺死,用他的肉做成肉羹送給文王吃。
不過這件事並非紂王一人的主意,紂王的殘暴往往與他的愛妃妲己有關。這位妲己據說是崇侯虎的女兒,《封神榜》中說是一隻九尾狐狸精進入了崇侯虎女兒的體內。結果這位妲己與紂王很合拍,既喜歡淫亂的生活又精通巫術,所以深得紂王的寵愛。姬昌的長子來朝歌求見紂王,要求探望自己的父親。結果被妲己看上了,便對他進行挑逗。雖說在殷商時代還遺存有母系社會的觀念,人們的性生活還較為開放,但面對紂王的妃子,我想伯邑考還是有些顧忌的。於是被伯邑考拒絕的妲己便獻給紂王一條狠毒的計策——用伯邑考做肉羹給文王吃。
姬昌早已用八卦推算出了長子遇難(易學象數派確實有這種預測方法),見到紂王送來的人肉羹自然知道了是自己孩子的肉做成的。在紂王手下做事的官員們應該知道人肉做出的菜肴是什麼樣的,因為紂王經常用人肉做成肉餡、肉脯和肉羹來威懾群臣。不過因為一聲嘆息而被囚於羡里的文王,此時做事已更加謹慎,並且多年的八卦研究也使文王深明韜光養晦之理,所以他裝作什麼也不知道,把肉羹吃了。傳說文王吃了以後又找個沒人的地方把肉吐了出來,幣j文王吐出的肉也全變成兔子跑了。如今,在羡里城的西北角,距周文王演易處不遠,有一個不太顯眼的墳冢,即伯邑考之墓,也叫“吐兒冢”。據說這裏就是周文王吐肉羹的地方。而至今菱里這個地方,民間一直不打兔子——因為它是文王的長子變的。
紂王聽了姬昌吃人肉羹的消息,嘲笑地說:“聖人應該不吃自己兒子的肉。吃了自己兒子的肉都不知道,他怎麼會是聖人呢?”在古代,能夠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人才能被稱為聖人。紂王見姬昌的八卦預測不準確,心想這個老傢伙也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便放鬆了對姬昌的警惕。
周文王在獄中潛心研究八卦的時候,獄外的人們並沒有閑着。為營救文王,周文王的近臣閎夭、散宜生等想了不少辦法。他們到有莘找來美貌女子,又到驪戎、有熊買了一些好馬和許多珍奇物品。然後他們通過收買紂王的心腹大臣費仲,將美女、良馬、奇物獻給了紂王。
紂王看到文王的大臣送來的美女,高興地說:“有美女這一樣就足以釋放西伯姬昌了,還送這麼多珍奇於什麼!”他於是下令將西伯姬昌釋放,還賜給他弓矢斧鉞等眾多兵器,授權姬昌擁有征伐各地諸侯的權利。紂王還告訴文王:你被囚七年真是有點冤,不過這都是由於崇侯虎說了你的壞話造成的。
被釋放的姬昌沒有表現出一點怨恨紂王的意思,相反,他把洛西地方奉獻給紂王,以答謝糾王對他的赦免。文王一方面向紂王獻忠心以增加紂王對自己的信任,一方面則利用紂王賜予的征伐之權不斷南征北伐以擴大自己的領地,為推翻商王朝做準備。公元前1056年,92歲的西伯姬昌伐犬戎(今湖南常德一帶)。這一年的另一件大事是,姬昌在渭水河邊遇到了姜子牙。他們談論天下大勢,談論治國安邦,談論禮樂征伐,談得十分投機。文王認為姜子牙乃曠世奇才,極其高興地說:“自吾先君太公日:‘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所以姜子牙也稱“太公望”。於是,姬昌請太公坐車同歸,遂拜其為師。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號飛熊。是神農氏的後代。他的祖先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地,因而也稱呂尚、呂望。史書上記載姜太公精通《六韜》《三略》及《奇門遁甲》等兵家之術。不過從他的經歷來看,他遇文王之前的奇門遁甲術對於預測是很不準的。傳說中姜子牙在昆崙山玉虛宮拜元始天尊學道,虛度光陰七十二載。而實際上,他這七十二年為了生計苦於奔波而一無所獲。他曾先後遊說七十多個諸侯國卻依然仕途無望,後來在朝歌做過殺豬宰牛的生意,當過傭人,開飯館賣乾麵等。最後生意實在維持不下去了,便擺個卦攤為人占卜,或者代人書寫。結果商朝的宰相比干覺得他是個人才,把他推薦給紂王,姜子牙在紂王這裏卻差點丟掉性命。如果姜子牙遇文王前極其精通奇門遁甲術,就不會有那麼多挫折了。姜子牙在渭水畔遇文王后,才變得神通廣大起來,估計與文王所創的後天八卦有關。這或許也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奇門遁甲之學都以後天八卦作為理論的原因。
文王得姜子牙以後,更是如虎添翼,他經過數年征伐,所轄地區越來越廣,勢力越來越大。商朝大臣祖伊感到形勢嚴峻,憂心忡忡地向紂王報告,請他高度重視日漸強大的周對商朝構成的威脅。紂王卻滿不在乎:“一切都是上天安排的,誰能把我怎麼樣?”
公元前1051年,姬昌去世,他的次子姬發繼位。12年後姬發以呂尚為軍師,率兵伐紂。姬發會合八百諸侯,在牧野(今河南淇縣南)與紂王會戰。結果殷軍掉轉矛頭,往回衝殺。紂王見大勢已去,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武王入殷都朝歌,斬紂王、妲己人頭示眾。遂詔告天下,宣布殷朝滅亡,周王朝誕生。從此,周取代殷商而據有天下。姬發自稱武王,尊謚父為文王。此後,周文王“拘菱里而演周易”成了流傳千古的佳話,周文王也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偶像之一。
姜子牙為興周滅商做出了巨大貢獻。武王在滅掉商朝後封的第一個謀士便是姜子牙,將他封於齊國。所以後人往往稱姜子牙為“周師齊祖”,即周國的太師,齊國的始祖。值得一提的是,姜子牙並不迷信巫術與算命學說。他更相信心智的判斷。比如,姜子牙看到滅商的時機已經成熟,便向武王提議出兵伐紂。可發兵前武王用龜甲、蓍草進行占卜,龜兆不吉。又恰遇暴風驟雨,隨軍眾臣陡生懼怕之心,不敢發兵。但姜子牙認為他對周、殷兩方政治、軍事的估計是正確的,便態度堅決地折斷蓍草,踏碎龜殼對眾臣說:“龜殼朽骨,蓍草枯恭弘=叶 恭弘,怎麼會預知吉凶呢?”他力排眾議,武王才決意發兵東進。大軍至刑丘,大風把武王的車折為三截,武王的乘馬被雷震死,暴雨三日不停,行軍十分困難。武王動搖了決心,產生了疑惑。只有姜子牙剛毅果敢,處亂不驚。他說:“折為三,是天示意我們分兵三路進軍;大雨三日不停,是因為我們而天降神兵;而震死乘馬,是示意我們換良馬快行。全是吉兆。應順從天意的安排。”
在巫術盛行的時代,姜子牙所做的確實是令人佩服。因為當時以龜殼裂紋判斷吉凶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用蓍草的方式算出八卦,如果只從卦象上去推斷吉凶也是不科學的(因為會有多種解釋)。姜子牙則根據事實作出判斷,並且他所精通的奇門遁甲主要通過推理進行預測,所以他敢於反對那種帶有迷信色彩的占卜方式。
本文來自專題:八卦圖,周易八卦圖,易經五行八卦圖
周易在線查詢:周易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