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五行八卦是由誰發明的?陰陽五行八卦與人體
陰陽五行八卦與八字算命所代表的人體之象
從以上陰陽五行八卦、中醫、八字算命二表的分類可以看出,《周易》對八卦之應用於人體還比較粗糙,劃分得不太細。《內經》和八字易象劃分得較細。而八字易象與《內經》對人體部位與陰陽五行的劃分是基本一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十天干所代表的五行,《內經》與八字易象是不一樣的。這從表上可以看出。以前論陰陽五行的著作對此多有忽視,將八字、《內經》的陰陽五行思想混為一談。簡單說來,八宇也是繼承了《內經》十天干代表五行的分類,但又增加了一些內容。例如,八字不承認丁和壬可以單獨代表木,而以甲、乙分別單獨代表木,但也認為丁和壬可以合化為木。其他戊與癸、甲與己、乙與庚、丙與辛以此類推。
另外,把五行作為氣而不是當作具體實物,以筆者來看,大概也是從《內經》開始的。《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講:
(五行)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這樣五行就與陰陽獲得了同等的形而上的氣的位置。這個說法為漢代其他思想家如董仲舒等和後來的八字易象所繼承,對陰陽五行學說的系統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如果五行不是氣而是具體實物,那麼它就只能屈居於陰陽之下,成為萬物中的一種或種,所謂陰陽五行學說也就無從談起了。
不過總的說來,(內經>的作者也同當時的其他思想家一樣,只把五行當作人體外在的、固定不變的一種因素。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優、恐。(<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跟陰陽的地位還不一樣。《內經》認陰陽為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同上)故陰陽不調被認為是人體疾病的根源。中醫千變萬化,一言以蔽之曰,調和陰陽而巳。但五行的影響就只是外在的了。人體生來已事五行之氣齊全,後來發生變化,是由於環境和精神的影響的緣故。這是因為《內經》只以五臟對五行,人生來沒有說五臟缺了哪一個的,所以人體五行之氣也是齊全的。
五行八卦中八卦是由誰發明的?
有關五行八卦中八卦是由誰發明的?一般的說法認為,八卦是伏羲所發明,後來得到周文王的發展,而逐漸成為體系。敁甲•的八卦圖出自於伏羲時期所創製的先天八卦圖,距今已有近萬年的歷史,它將陰爻和陽爻進行相互組合來指稱天地之間的八種最原初的物質,並以此進行比配,來闡說世間萬物,據說,在上古時期,孟津的東部有一條圖河和黃河相互連掊,在這一條河中出現了一隻背上畫著圖的龍馬,伏義氏便依照這匹龍馬身上的圖,畫出了以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象圖,後人便將此稱為伏篯先天八卦閣。此後,伏*氏便仰則觀象於天,俯則察法於地,並借陰陽八卦來解釋世間萬物的運動和變化規律,以及人世間的倫理秩序。
另外,還有一種八卦叫做後天八卦,它是出白於周文王,後天八卦只是在八卦的方位上與伏羲的先天八卦有所不同,其他的含義則沒有變化。
伏羲與八卦
伏羲時代,先民在勞動過程中逐漸發現了一些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如曰月運行、四季變化、草木榮衰等。在此基礎上,伏羲意識到天和地、白天和黑夜、男人和女人等都是相對應的存在,於是悟出了陰陽概念,並按四面八方排列創造了八卦。後來得到周文王的發展.八卦逐漸成為體系。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