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生相剋
相生是互相生旺,生成化育;相剋是互相反駁、互相戰鬥、互相制衡。五行中,唯一有生命活力的是木,生命需要由水滋潤才能成長,故水生木。燃木成火,人類最早取得的人造火種是鑽木取火,所以木生火。火燒之後,只剩下一堆灰燼,生命歸於一杯黃土,故火生土。土屬中性,土中蘊藏着各種礦藏,故土生金。金屬溶化變成液態,表面冷凝水珠,再加上月亮天干屬庚,為金、秋。古人認為潮水因月亮而生,尤其以中秋月圓之潮最甚,故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構成了一個相生循環狀態。
大地一定要植樹(木),用大樹的根來固定土質,大雨來時才不會土質流失,故木克(制衡)土。大雨會造成水災,必須用土來填堵,正可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故土克水。古時家園的門口都要擺個大水缸,以防火災。水可以滅火,故水克火。金器堅硬,然而在大火之下,硬能變軟,故火克金。木雖可生髮,但堅硬金器,可以劈柴削木,故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構成了相剋循環。
天地間的萬物產生之後,就在這相生相剋的規則下往返行復,運行不止,千變萬化。
五行相乘與相侮
乘,即乘虛侵襲。侮,即恃強凌弱。相乘,即相剋得太過,超過了正常制約的力量,從而使五行系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的協調。相乘與相侮是五行關係在某種因素作用影響下所產生的反常現象。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襲者乘其虛而凌其弱。二是乘襲者亢極,不受克行制約,仰仗其強而襲應克其之行。比如,木過於強盛,就會造成克土太過,造成土的不足,稱為“木(亢)乘土”。或者木本身並不過於強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在正常的範圍內。但由於土本身的衰弱,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對增強,使土更加不足,稱為“土虛木乘”。
相剋是正常情況下的制約關係,相乘則是正常制約關係遭到破壞以後的過度克伐,是反常現象。在人體,正常的相剋是生理狀態,相乘是病理狀態。
相侮,即相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協調的另一種表現。同樣也有兩種情況:一是被克者亢極,不受制約,反而欺侮克者。如金應克木,若木氣亢極,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氣虛衰,則木因其衰而侮金,即為木侮金(衰)。
五行若某一行之氣太過,則對其所勝(我克)之行過度制約,而發生相乘;對其所不勝(克我)之行發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氣不足,則克我之行必過度制約而乘之。己所勝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
在醫學上,病位在肺,若因肝氣鬱結,氣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見咳血,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鬱氣滯,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則為木逾乘土。濕熱型高血壓,多因濕熱困脾,引發肝失疏泄(疏泄功能受影響),肝陽亢逆,為土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