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八卦與伏羲八卦圖的起源發展
五行八卦起源於什麼?
關於五行八卦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1、五行八卦起源於天象。這種說法的依據即為《易傳》中所記載的:者伏羲氏之王天下
也,仰則現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所以說八卦是伏羲氏對自然萬物進行比炎后所推出的一種考察事物的方法。
2、五行八卦起源於数字。通過對陰爻和陽爻的理解,便可以知道八卦中其實包含着豐富的数字,所以在《易傳》中也有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的說法,以此說法,便可以認為八卦起源於古人對数字的認識。
3、五行八卦起源於太極。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演八卦,所以也可以說八卦是起源於太極的運動和發展,而太極則指的是構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或者為氣,或者
是道,古人便是通過對這一道氣的考察才逐漸發現了八卦。
4、五行八卦來自於河圖洛書。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可見八卦是伏羲氏根據黃河中的龍馬背上的圖而畫出來的,這一說法具有傳說的性質,一般可信度不髙。
5、五行八卦起源於古代的象形文字。有些學者認為,八卦中的各個圖形是由古代的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的。在遠古時代,人們認為文字具有神力,常常將其用於占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八卦,這也是為了卜筮的方便。
伏羲八卦圖,明來知德,八卦作為中國古代基本的哲學概念之一,其來源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稱為伏義八卦,也叫先天八卦,這種說法認為八卦是伏羲氏對自然萬物進行比類后所推出的一種考察事物的方法。
陰陽五行八卦與河圖洛書構成了宇宙與人生模式圖
我們看到祖國歷史上最奇特的一部書《周易》,它是最早的文化源頭。河圖與洛書乃中華文化的千古之謎。漢代著名經師鄭玄,引用《春秋緯》說: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書吐地符。河龍圖發,洛龜書感。從古至今人們試圖解開這個千古之謎。何為太極圖?所謂太極它是指天地混屯未開闢之前的狀態,把太極的含義用圖形描繪出來,從太極圖所包含的思想內容來看,它是一幅內蘊天地自然之妙深藏無限哲理的宇宙與人生模式圖。
易經對時空的理解非常特別,世界萬物的變化可以依據時空變化方式進行有效描述,這就是易經可以預測萬事萬物的理論基礎。例如,日月升降,斗轉星移,寒暑往來,八方正隅,天道的運轉,才能構成我們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
在此基礎上便產生陰陽五行八卦學說,陰陽學說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通過對各種事物和現象的觀察,把宇宙間的萬物萬象分為陰與陽兩大類,從而建立起一種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關於陰陽觀念的產生,有人認為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因為《易經》五行八卦陰爻(--)和陽爻出現在夏朝的占書《蓮山》中,我國最古老的古籍之一《山海經》中,有伏羲得河圖。夏有因之曰《蓮山》黃帝得河圖,商人因之曰《歸藏》。列山氏得河圖,周人因之曰《周易》。但夏的《蓮山》也好,列山氏的《歸藏》也罷,後人誰也沒見過。因此,據此認為陰陽產生於夏,理由也不夠充分,但無論如何,這一觀念的形成確實是非常早的。
陰陽廣泛包含着事物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故而《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可以互相轉化,同時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它是說陰與陽的每一個側面都是另一個側面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陰,陽不能存在,沒有陽,陰也不能存在,正如沒有乾就沒有坤,沒有天就沒有地一樣,陰陽是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陰陽還是相互消長的,就是說,事物和現象中對立着的兩個方面是運動變化的,其運動是以彼此消長的形勢進行的。如由白天變黑夜,黑夜變白天,天氣由熱變冷,由冷變熱等等。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由於陰陽兩個對立的矛盾,始終處在此消彼長,此進彼退的動態平衡之中,才能保證事物的正常發展變化,當陰陽的消長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可引起質的變化,即實現轉化。
陰陽五行學說為我國人民所獨創,同陰陽學說一樣,是樸素唯物的。最早記載五行的是《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並且歸納了五行的特性: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即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五味為咸;火具有炎熱向上的特性,五味為苦;木具有生髮條達的特性,五味為酸;金具有清凈,收殺的特性。五味為辛;土具有長養,化育的特性,五味為甘。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構成的,這五種基本物質的運動變化,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陰陽最初代表兩種氣的物質,是我國先人對世界萬事萬物對立統一兩個方面的高度概括。五行則是初期化學家所歸納的物質構成的幾種元素,同時也是可以概括天地自然人類社會的一切的哲學概念。到了後來把六十甲子,天干地支配以陰陽五行,形成天干地支五行學說,這樣便包括擇吉,造命,堪輿,太乙,六壬,奇門遁甲,禽星,孤虛等的理論基礎了,易經中的命理學由此而產生,並在人們的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經過多年的苦苦探索和千萬次的實踐,心會神到,別具一格,集中國命學之大成,去偽存真,傳承古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