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與五髒的配屬之爭
五行與五髒的配屬是中醫理論的本質問題。五行與五髒的配屈經歷了從哲學到醫學的轉變:哲學上從古文經學演變為今文經學,醫學上從《內經》前醫學演變為《內經》醫學。
1.五行與五臟配屬說的今、古文經學比較
根據相關記載,古文經學的五行與五臟配屬是“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腎水”。而今文經學的五行與五臟配屬則演變為“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在古、今文經學中,五臟中五行配屬沒有變化的僅是腎與水的配屬,其餘四臟均發生了變化。
唐代孔穎達在其《禮記正義•月令疏》中說:“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腎,水也。”古《尚書》說:“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腎,水也。”許慎按:“《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腎,與古《尚書》同。”鄭玄雲:“《月令》祭四時之位,及其五臟之上下次之耳。冬位在後而腎在下,夏位在前而肺在上。舂位小前,故祭先脾;秋位小卻,故祭先肝。腎也、脾也俱在膈下;肺也、心也、肝也俱在膈上。祭者必三,故有先後焉,不得同五行之氣。今醫疾之法,以肝為木,心為火,脾為土,肺為金,腎為水,則有瘳也。若反其術,不死為劇。”如鄭此言,五行所主則從今文《尚書》之說,不同許慎之義。
中國淸代經學家、文字音韻訓詁學家段玉裁註解指出,五行五臟配屬有古今兩派,今文經學以今文《尚書》為代表,古文經學以古文《尚書》為代表。西漢經學家歐陽和伯為今文經學派,東漢經學家許慎為古文經學派。“鄭學”是兩漢今、古文經學之爭的終結。鄭玄注經為改造漢代經學開扃了新路,成為經學轉化為玄學的濫觴。
木 火 土 金 水
古文經學 脾 肺 心 肝 腎
今文經學 肝 心 脾 肺 腎
今、古文經學關於五行與五髒的不同配法,是五臟與五時、五位配屬不同觀念的反映。《禮記•月令》曰:“盂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數八,其味酸,其嗅膻,其祀戶,祭先脾。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天子居青陽左個,乘鸞路,駕蒼龍,載靑旗,衣靑衣,服蒼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月令》依次列舉了仲春之月、季春之月、孟夏之月、仲夏之月、季夏之月、孟秋之月、仲秋之月、季秋之月、孟冬之月、仲冬之月、季冬之月等十二個月的日在、中星、口乾、天帝、天神、蟲、音、律、數、味、臭、祭等配屬關係。《呂氏春秋•十二紀》則與《月令》一脈相承,然兩者哪個為源,史學界尚無定論。五行、五時、五方、五臟配屬表列如下:
木 火 土 金 水
五時 春 夏 季夏 秋 冬
五方 東 南 中 西 北
五臟 肝 心 脾 肺 腎
2.《黃帝內經》與以前醫家關於五行-五髒的配屬說比較
史學界一致認為,漢初馬王堆醫學帛書是先於《黃帝內經》的醫學著作,儘管此文獻中已有五行之痕迹,但並未發現系統的五行學說。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說:“是動則病,洒洒病寒,喜伸,數欠,顏黑,病腫,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驚,心惕,欲獨閉戶牖而處,(病甚)則欲登而歌,棄衣而走,此為骨幹厥,是陽明脈主治。”這段文字還見於《靈樞•經脈篇》、《黃帝內經•太素•經脈之一》、《素問•脈解》、《太素•經脈病解》、《太素•陽明脈解》等著作中,其中的“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驚”,就是應用五行中的土與木、火之間的關係解釋疾病癥狀。《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了倉公淳於意的25個醫案,對其中論及的五行五臟說究競是採用何種配法莫衷一是。可見漢初醫家已開始採用五行說,但尚無五行與五髒的系統配屬。
《黃帝內經》根據“同氣相求”理論,不僅將五行和自然界的五時、五方、五味、五色、五聲等普遍聯繫為一個有機整體,還把五行與人體的五臟、五腑、五竅等主要臟器相對應,從而構建了天人合一的五行系統。《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曰:“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其五行對五臟配屬為:木對肝,火對心,土對脾,金對肺,水對腎。其配法與今文經學配法相同。但古文經學中的五行對五臟配法(“五臟祭”)與《內經》配法有無關聯呢?
其實早在東漢時就有人提出古文經學的五行學說與醫學無關,認為“五臟祭”以及帝王改制(改正朔、易服色等)、五德終始、三統循環與醫學五行學說均不相關。然而,我認為,醫學中五臟五行模式反過來影響了東漢經學中五臟五行關係的定型。在西漢時期,《禮記•月令》中的五臟五行的配屬關係佔據了主流地位,直至西漢末年,著名學者揚雄在其著作《太玄經》中,還是認為腎域水、脾木、肝屬金、心誠土、肺火,與《禮記•月令》同。《太玄經》雲:“三八為木,為東方,藏脾;四九為金,為西方,藏肝;二七為火,為南方,藏腎;五五為土,為中央,藏心。”究其原因,與五德終始說有關,雖然自漢高祖劉邦稱帝至漢武帝太初改元,漢承何德及改正朔、易服色的問題均沒有解決,但漢武帝太初改元后,據土德易服色。比如,古人對於心在人體中的地位早有明確的認識,《管子•心術上》雲:“心之在體,君之位也。”《太玄經》謂:“肺極上以覆,腎極下以潛,心居中央,以象君德,而左脾右肝承之以位。”據此推斷,心應屬土。
醫學界並沒有因“古文說”的主流地位而受到桎梏。從鄭玄所云可知,古代醫家大的、長期的、不斷的醫學探索實踐表明:以“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腎水”的五臟五行配屬關係指導醫療實踐效果較好。若以其他學說為指導則效果不好,常致病情加重或病人死亡。
西漢末年劉向父子改鄒衍的五德相剋說為五德相生說,提出漢應承火德,秦以水德,在周、漢木火之間,才合相生之序,故不久。東漢自光武帝建武二年,始正火德,宣揚火德論。《太平經》雲:“今乃火氣最盛,上皇氣至,乃凡陪古者火行太平之氣后,天地開闢以來,未嘗有也。”“火之精神,為人心也。”宣揚火德說是出於為政治服務的目的,但正與醫學實踐中所定銦的模式心屬火相符,由此可見,醫學中五臟五行模式反過來影響了東漢經學中五臟五行關係的定型。
《黃帝內經》的五行五臟學說,實為五行與五臟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制約的體現,揭示了人們生老病死的運行軌跡。《素問•玉機真藏論》論病機傳變,“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素問•脈要精微論》論色脈,“從陰陽始,從五行生”、“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脈合陰陽”;《素問•藏氣法時論》論診治,“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臟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素問•宣明五氣篇》論述了五味所人、五氣所病、五精所並、五臟所惡、五臟化液、五味所禁、五病所發、五邪所亂、五臟所藏、五臟所主、五勞所傷、五脈應象等一系列問題。這部著作將五臟、五色、五音、五體、五味、五志、五脈等分別歸屬於五行,作為疾病診斷的理論基礎。如面青,嗜酸,易怒,脈弦,肝病居多;脾虛之人,面見青色,肝氣犯脾,木來乘土。再如,《黃帝內經》雲:“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剋之脈,則死矣。得其相生之脈,則病已矣。”《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論述瞭望色、切脈以診斷病勢順逆。如肝病見靑色,得弦脈,為色脈相得,是病順之象。若肝病不得弦脈,反見肺之浮脈,則屬於相剋之脈(金克木),為病逆之兆,預后不良。如“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難經•六十九難》),滋水涵木,培土生金等,即是根據五行相生理論擬定的治則。培土製水、瀉南(火)補北(水)等,即是根據五行相剋理論擬定的治則。此外,《黃帝內經》還開創了中醫精神治療之先河,“以情勝情”的治則也是根據五行相剋的關係而來的。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指出的: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