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五行對應關係:“五行配伍”在中醫學方面的應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五行對應關係:“五行配伍”在中醫學方面的應用

中國古代的中醫學對五行理論的運用是最為充分和有效的。五行配伍體系是中醫學的重要理論基礎。成書於漢的《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奠基性經典著作,該書充分運用五行配伍理論,建立了生理、病理及診治理論。《黃帝內經•靈樞•熱病》:“火者,心也……水者,腎也……木者,肝也……金者,肺也……土者,脾也。”火、水、木、金、土分指五臟,這是“五行配伍”在醫學中最基本的含義。

《黃帝內經•靈樞•陰陽廿五八》中提出了“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將五臟與五行、五方、五時、五氣、五色、五音、五官、五體、五液、五情、五志、五味、五臭、五聲等事物對應相配,建立了“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的臟象理論。《黃帝內經》雲:春天刮東風,能使人的肝臟生病,表現在外則是人的頸項部位的病痛;夏天刮南風,容易使人的心俞生病,表現在外就是胸脅部位的不舒服;秋天刮西風,容易使人的肺俞生病,表現在外就是人的肩背部位的疼痛;冬天刮北風,能使人的腎俞生病,表現在外就在人的腰股疾病;長夏為中央為土,病症容易發生在脾俞,表現在外就是脊背部位的疼痛。

古人認為與春相對應的東方青色之氣能進人人的肝臟,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如果發病就會使人常常驚懼不安,其對應的五味為酸,其類象為草木,對應的牲畜為雞,其對應的穀類為麥。其應四時,對應的星為歲星,所以春氣在頭,其對應的五音為角,對應的數為八,所得病在於筋。其味道為臊。與復相對應的南方赤色之氣能進入人的心臟,開竅於耳,藏精於心,如果發病就會病在五臟,其對應的五味為苦,其類象為火,對應的牲畜為羊,其對應的穀類為黍。其應四時,對應的星為熒惑星,病在脈,其對應的五音為徴,對應的數為七,其味道為焦。與長夏相對應的中央黃色之氣能進人人的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如果發病則病在舌,其對應的五味為甘,其類象為土,對應的牲畜為牛,其對應的穀類為稷。其應四時,對應的星為鎮星,病在肉,其對應的五音為宮,對應的數為五,其味道為香。與秋相對應的西方白色之氣能進人人的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如果發病就會病在背,其對應的五味為辛,其類象為金,對應的牲畜為馬,其對應的穀類為稻。其應四時,對應的星為太白星,病在皮毛,其對應五音為商,對應的數為九,其味道為腥。與冬相對應的北方黑色之氣能進入人的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如果發病就會病在谿,其對應的五味為咸,其類象為水,對應的牲畜為彘,其對應的穀類為豆。其應四時,對應的星為辰星,病在骨,其對應的五音為羽,對應的數為六,其味道為腐。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講:春主東方,陽氣上升而生風,風氣促進草木生長,木氣產生酸味,酸味滋養肝臟,肝氣滋養筋膜,筋膜受到滋養,又能生髮心氣,肝氣與目相通。其在天為玄,在人體為道化,在地為造化,造化而成五味,道化則生才智,玄生神明,神明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五體為筋,在五臟為肝,在五色中則表現為青色,在五音中表現為角,在五聲中表現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五味中表現為酸味,在五種情志中表現為怒。如怒氣過盛會損傷肝,而悲傷可以抑制憤怒。風氣過盛會損傷筋膜,而燥氣可以平抑風氣。酸味過多會損傷筋,而辛味可以抑制酸味。

南方產生熱氣,熱氣生火,火生苦味,苦味滋養心精,心精生養血,心火生脾土,心開竅於舌。心與天熱相應,在地屬火,在五體為脈,在五臟為心,在五色為紅色,在五音為徵,在聲音為笑,在病變為憂傷,在孔竅為舌,在五味為苦,在五志為喜。過喜傷心,恐能勝過喜,熱邪傷損正氣,寒能勝熱,味過苦傷氣,鹹味能勝苦。

中央產生濕氣,濕氣生土,土生甜味,甜味滋養脾精,脾精生養肌肉,脾土生肺金,脾開竅於口,脾與天空濕氣相應,在地土,在五體為肉,在五臟為脾,在五色為黃色,在五音為宮,在聲音為歌,在病變為呃逆,在孔竅為口,在五味為甜,在五志為思。思多則傷脾,怒能勝過思,濕邪過勝傷肉,風能勝濕,過甜傷肉,酸味能勝甜。

西方產生燥氣,燥氣生金,金生辛味,辛味滋養肺精,肺精生養皮毛,肺金生腎水,肺開竅於舞,肺與天空燥相應,在地屬金,在五體為皮毛,在五臟為肺,在五色為白色,在五音為商,在聲音為哭,在病變為咳嗽,在孔竅為典,在五味為辛,在五志為憂愁,過度憂愁則傷肺,喜能勝過憂愁,燥熱過勝能傷皮毛,寒能勝燥熱,味過辛則傷皮毛,苦味能勝辛。

北方產生寒氣,寒氣生水,水生鹹味,鹹味滋養腎精,腎精生養骨髓,腎水生肝木,腎開竅於每,腎與天空寒氣相應,在地屬水,在五體為骨,在五臟為腎,在五色為黑色,在五音為羽,在聲音為呻吟,在病變為戰慄,在孔竅為耳,在五味為咸,在五志為恐。過恐則傷腎,思能勝過恐,過寒傷血脈,燥能勝過寒,味過咸傷血脈,甜味能勝咸。所以古人說:“天地上覆下載萬物。”

五運六氣學說是中醫學的重要基礎埋論,對中醫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均有很大的指導作用。《素問•氣交變大論》用“五運六氣”描述氣候對人體的影響:“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減……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瘧,少氣咳喘,兩脅下少腹痛……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熱煩心。”如《素問•五常政大論》論述“木運”為:“木曰敷和,敷和之紀,木德周行,陽舒陰布,五化宣平。其氣端,其性隨,其用曲直,其化生榮,其類草木,其政發散,其候溫和,其令風,其臟肝,肝其畏清,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李,其實核,其應春,其蟲毛,其畜犬,其色蒼,其養筋,其病里爭支滿,其味酸,其音角,其物中堅,其數八。”

《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還提出治病“五法”:“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除“五臟”、“五法”、“五病”、“五運”之外,《黃帝內經》還提出了近百條五個一組的配列,如五體、五宮、五液、五味、五勞、五脈等。

我閏古代藥學還運用五行生克關係闡述藥性與疾病之間的克制關係及其配伍施治原則。《本草綱目•草部》指出,“水火既濟,木金交合”,“諸邪自去,百病不生”。《本草綱目》有“五色石脂”之說’它們“各隨五色補五臟”。還提出“五參”之性:“五參五色配五臟。故人蔘人脾曰黃參,沙參人肺曰白參,玄參入賢曰黑參,壯參人肝曰紫參,丹參入心曰赤參。”甚至雞也因色彩不同而有相應的藥性:“丹雄雞得離火陰陽之象;內雄雞得庚金太白之象,故辟邪宜之;烏雄雞屬木,烏雌雞屬水,故胎產宜之;黃雄雞屬土,故脾胃宜之。”

《黃帝內經》全面滲透了五行學說的理論。《素問•玉機真藏論》論病機傳變,“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素問•脈要精微論》論色脈:“從陰陽始……從五行生”;“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脈合陰陽”。《素問•宣明五氣篇》論述了五味所入、五氣所病、五精所並、五臟所惡、五臟化液、五味所禁、五病所發、五邪所亂、五邪所見、五臟所藏、五臟所主、五勞所傷、五脈應象等一系列問題,足見五行學說對《黃帝內經》的影響,亦可見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上的基礎性地位。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