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對應關係:“五行配伍”在時令天文方面的應用
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物質為萬物本源,並根據五行的形象、顏色、屬性或引中意義為基石,把具有某種相同、相似或相近性質的事物,分別納人到“五行配伍”體系中,rti此形成了內容涉及數、理、化、天、地、醫、音律、曆法、度量等各個方面的體系,成為了萬事萬物所共有的基木結構和運行方式,如五臟相互克制、五音依次演變等。隨着五行說的抽象化和倫理化,五行配伍理論便對漢代科學理論的形成及後世的發展影響很大,具有多重的科學、文化價值和內涵。五行配伍體系是五行學說廣泛運用的結果,也是古人長期的科學認識活動的理論總結,它含有深刻的科學思想,對古代科學理論的完善起着积極的促進作用。
古人按照五行相生順序及其與時空萬物的對應關係,構成了內涵豐富、系統存序的農學時令理論。《呂氏春秋•十二紀》、《禮記•月令》等文獻,記載了中國早期農學理論的內容,它把一年之中的耕作、收種、畜牧、蠶桑等活動,以及君王與農亊有關的頒政祭典活動,同天象物候的變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強調農事政務要順天之時,因地制宜;若任情返道,非但勞而無獲,而且還會引起災害。
《呂氏春秋》中的《孟春紀》曰:“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太簇,其數八,其味酸,其嗅腋,其祀戶,祭先脾。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飛。天子居青陽左個,乘鸞輅,駕蒼龍,載青旅,衣青衣,服青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曰,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齋。立春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呂氏春秋》認為,木為春,家耕始舉,五布農事,萬物滋生,禁伐木殺獸,免誤農事。火為夏,五穀茂盛,農時正忙,政令毋興土功,毋發大眾,勞農勸民,不失農時。金為秋,五穀收穫,政令是修,修宮室,附牆垣,補城郭,伐薪為炭,勸種麥。水為冬,嚴寒將至,捕魚伐木,整修農具,備辦武器,備邊境,完要塞。
戰國秦漢是我國天文學理論的完善時期,甘公《天文星占》和石申《天文》中含有許多天文學的內容,而西漢《淮南子》彙集了上古天文學的大最材料,第一次把天文學作為一個學科來加以敘述。《淮南子*天文訓》利用五行結構,把當時所知的天文知識,如五星、四象、五宮、二十八宿等與曆法、樂律、計量等內容聯繫起來,並以五行的生克演化模式解釋天象的變換。
古人用五方、五行、五色、五音和五味分別表示宇宙的全部空間、物質、顏色、聲音和性味,以五命名各種事物以相互配屬。《尚書•洪範》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逸周書》的《小開武》和《作洛》以五行與五色、五方配伍來闡述:“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蒼位木;四,白位金;五,黃位土。周公……及將致政……乃建大社於國中,其東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騙土,中央番以黃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把五行、五味、五色、五聲並連稱用:“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氣為五味,發為五色,彰為五聲。”《周禮•天官》以五味與四季相應:“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用五味配屬五臟,即酸主肝,咸主腎,辛主肺,苦主心,甘主脾。
隨着“五”數佔據主導地位,大量五數配列都相繼集合在五行的麾下,如五穀、五果、五畜、五禽、五官、五臟、五嶽、五音、五味、五色、五臭、五志、五德、五氣、五運等,構成了一個龐大的、複雜的、周密的涵蓋天、地、人的“五行配伍”哲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