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陰陽學說之後,古人又一種認識和觀察客觀世界的哲學觀念。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5種物質構成的,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包括人在內)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不同屬性的物質不斷運動和互相作用的結果。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代表5種物質、5種元素。每種元索都各有其特性,古人認為,上至天體、星宿,下至人類所認識的萬事萬物,皆由五行所構成。
古人用《易經》預測來推測人生禍福,主要是以陰陽S行幾個字為依託,因為它是天干地支代表不同的陰陽五行符號。這些不同的符號構成所謂“玄學密碼”,蘊藏着古人如何解破密碼的奧妙。學會和掌捤陰陽五行的根本含義,是中國易經占筮術的煅關鍵的核心。
1、五行生克關係
五行學認為,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着一定的聯繫,而這種內在的聯繫,促進着事物的發展變化,五行之間存在着相生相剋的規律,則是自然界的必然規律。
所謂“相生”,就是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有着滋生、促進、助長的作用。五行相生表現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關係。
所謂“相剋”,就是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有克制、約朿、抑制的作用。五行相剋,表現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關係。
古人認為,五行的相生相剋像陰陽一樣,“孤陽不生,獨陰不長”,“陽本陰生,陰本陽生”,互相是不可分割的。沒有相生,就沒有相剋;沒有相剋,就沒有相生。
這種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為用的關係,則是五行的精髓。由於五行的相互作用,才能使天地萬物得到動態的平衡,推動和維持事物的正常發生、發展和變化。
2、五行生克的規律
如圖(二)所示。(圖中:實線箭頭“順次相生”,虛線箭頭隔一相剋)
(1)五行相生: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剋:指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生克制化是學易的必修知識,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5種基本物質構成的,這5種物質不斷地運動變化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所以,五行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
五行的生克原理,在納甲方法中是一條重要的原理,也是八卦算法中的主要法則。五行的代表方向:木為東方,火為南方,金為西方,水為北方,土為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