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易學中看人體生命的全息性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本典籍,它包含了深奧的哲理與數理在宇宙萬物之中,在我們日常生活里,“易”幾乎無所不在,就是在現代科學中,它的應用也是很廣泛的。
《易經》這部書,用古人的話說:“是托天道,來講人事”的,天道有數理概念,是以象明之。人事有得失禍福,是以義理而言。在古代有不少易學家都提到這樣的話:“上經明天道,下經明人事。”在《易經》中分為上下二經,上經講的是天道;像乾、坤、屯、蒙等,下經講的是人事;如家人大過歸妹既濟等。為甚麽要這樣說,因為從人體的結構和人的一生來看,易學中有很多言辭理論都是在闡述天人關係。在古代先哲們早就提出過“天人合一”的理論。這一點與希臘早期的哲學家,德謨克理特斯的“原子”理論一樣,認為宇宙是由眾多原子組成的,同樣,事物也是眾多原子形成的。我們知道人是宇宙自然界的一份子,人生的變化就如天地宇宙的變化一樣,都有其規律可循。老子在《道德經》中講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易經》就是根據宇宙間一切的變化規律而形成的一部書,它本身又與人體的生命規律暗合,所以何以說:“人體是一小太極,宇宙是一大太極,即同為太極,則必有它的共同規律。下面我們就從中醫和預測學的角度,探討一下《易經》於人體、人生的關係。
在中醫和古代的養生學之中,存在着很多數,它們不是簡單的數,而是其中含有很多易學的數理。在過去就有人提出:“醫易同源”,這是很有道理的,在很多中醫的典籍里,都是以易為根據,來闡述人體複雜的關係。如《黃帝內經》《靈樞經》《周易參同契》《醫道還原》《傷寒論》等等。
這裏我們先看易學中的數,無極代表0,太極代表1,在後又有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氣、七星、八卦、九宮、十干十二支二十八宿等数字,用醫學的觀點來看,在父母沒有交和之前,無陰無陽,沒有胎胞,可以稱作是無極狀態,一旦交合,則為太極。《易·系詞》中講到:“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又說:“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者,太極也。”從男女交合以後,人體即以形成,人體是太極,它本身具有陰的一面,又有陽的一面,有了陰與陽,既可以稱作道。關於“道”老子在《道德經》三十五章上說:“有無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為天地母,乾坤為萬物母。”太極以後則分為兩儀,也就是從道以後的萬物,都具有陰陽兩方面的屬性,又都各自具備本身的屬性。“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易·繫辭》上講:“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在人體之中,男性偏重於精氣,女性偏重於血氣。古代聖賢講這樣的話:“父精母血,方始成胎。”人體本身也具有陰陽的雙重性;前為陰,背為陽。任脈為陰,督脈為陽。頭為六陽之首,腹為諸陰所聚。氣為陽,血為陰。在中醫診斷中,經常有“氣血不調”“氣血兩虧”的說法,《頻湖脈訣》上講:“氣為血之帥,氣行血則行,氣滯血則滯。”所有這些,都是用氣血來說明陰陽在人體中的重要性。中醫學就是利用陰陽這樸素的,相對的而又統一的觀點,來闡明人體和疾病的屬性,從而達到辨證施治的目的。陰陽絕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體的陰陽也是如此,平衡是暫時的,不是絕對的,它是在不斷地消長,不斷地變化。例如在人體內各種機能的活動,是陽長的過程,既然有機能的活動,就必須要消耗體內一定數量的營養物質,這稱作陰消,所以說,機能活動為陽,營養物質為陰。
天地人,又稱為三才,這三才可是宇宙至寶,人身之寶,修練氣功的人都知道:“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而且人身三寶則是生命的根本。“煉精化氣,練氣化神。”這是修鍊者的至理名言,前兩者是宇宙天地之寶,後者方是人體至寶。中醫學中的三,不但代表着精氣神,代表人體的上中下三部,又代表經絡學中三焦和三陰經三陽經。《易·繫辭》講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是那為四象,在天為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在地為東南西北,在時為春夏秋冬。在人為四肢。在四象中,陰陽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而不是簡單的兩儀中的陰陽,而是體現了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概念。老子講:“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就是四象的理念。“托天道,在天分四時,講人事,人體有四肢。”四時的概念對人體產生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內經》上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就是這個道理。
五;在數術上佔有很大分量,它與三結合成為“三五之道”,既對道家最古老的稱呼,與二結合,既是我們所知道的陰陽五行學說。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它的作用則與陰陽同樣重要,在中醫中,主要就是根據陰陽的變化,和五行的生克制化遠理,來診斷和治療疾病。五行分類;金主肺、鼻、皮毛。木主肝、目、筋。水主腎、耳、骨。火主心、舌、脈。土主脾、口、肌肉。六;為太陰之數,在自然界可分六氣,即風、濕、火、熱、燥、寒。這六氣又稱作六因,六因是外界引發疾病的主要原因,它能直接作用於五臟六腑,六腑即;膽,胃,膀胱,心包,大腸,小腸。
七是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的七種情緒,喜傷心、怒傷肝、憂思傷脾胃、驚恐傷腎、悲傷肺。既是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內在的思想活動,統稱為七情。在人體上則表示為七竅,耳二、、鼻二、目二、口一。而七竅又與五臟有着密切的聯繫,肝開竅於木,腎開竅於耳,肺開竅於鼻,心開竅於舌。《繫辭》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大業。”從易理來講,八卦的產生,是萬物的根本。老子在《道德經》中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三,不是代表三才的三,而是與八卦一樣,有了三,有了八,萬物由此而產生。在宇宙自然界里,八卦這簡單的八個符號,則包括了自然界萬物的一切。乾為天,坤為地,坎為水,離為火,巽為風,震為雷,艮為山,兌為澤。在人體上八卦則代表八個部位,乾為首,坤為腹,坎為耳,離為目,巽為股,震為足,兌為口,艮為手。其它的還有經絡中的奇經八脈,也是有八卦來確定的。乾帶脈,坤陽蹻,震陰蹻,巽陽維,坎陰維,艮督脈,離任脈,兌沖脈。在診療中,古人還結合八卦發明了靈龜八法,眼輪八法,肚腹八針等一些治療手段。
九為太陽之數,純陽之象。在人身上稱為九竅,也就是在前七竅的基礎上加上陰陽二竅(大小便)。十;天干,一共有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象徵著人體的手指與腳趾。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與人體的十二經絡相符,又代表人體的十二個大骨節,分別為跨、膝、踝、肩、肘、腕。上述的数字,皆是《易經》数字與人體数字的暗合,但是在易學里,中醫所採用的数字還不僅如此,《黃帝內經》中就用六十甲子表示陰陽,同時又運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觀察人的氣血、虛實,根據一年四時季節的變化來確定病因,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如“子午流注”“靈龜八法”就是利用天干地支的時間概念,來配合臟腑和經絡的治療。十天干分別代表;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腸,辛肺,壬膀胱,癸腎。十二隻分別代表;子膽、丑肝、寅肺、卯大腸、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腸、申膀胱、酉腎、戌心包、亥三焦。“易分陰陽,天有日月,人有眼目,體有氣血。”這就是古代聖賢們提出的“天人合一論”。
易有三百六,在天一年三百六十日,在人有三百六十穴。數有二十八,天有二十八宿,人的周期則離不開二十八。據古人研究,人的氣血在循環時,運行一周的時間是現在的二十八分多一點,尤其是女性,則更為明顯,因為月經的周期是二十八天。
在易數中,七與八和人體的機能生長還有生理變化,則有着莫大的關係。《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就很明確地闡述了這一點,“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天癸竭。男子二八天癸至,八八天癸竭。”“陽之數極於九而為太陽,次於七則為少陽。陰之數極於十而次於八為少陰,少陽為陰中之陽,女子又為少陰之氣,故以少陽偶之。少陰為陽中之陰,男子為少陽之氣,故以少陰偶之。所以男子用八,女子用七。”不但如此,而且在七八之間,所產生的倍數,人體都有明顯的變化。《內經》上講:“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故有子。三七腎氣均,故真牙(後生之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陰陽脈衰,面始焦,發始墜。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同,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實,天癸至,精氣溢泄,陰陽合,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均,筋骨強壯,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墜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八八齒髮去。”這些都是易數中的七八,在中醫學里應用的具體表現。
中醫的原理,是與《易經》分不開的,還有許多與《易經》有關係的理論,像八卦與臟腑相配合,乾大腸、坎膀胱、艮心包、震命門、巽膽、離小腸、兌三焦、坤胃。還有以八卦爻象配臟腑,張介賓的《類注圖翼·醫易義》中講:“以周庄象言之,則自初六至上六,為陰為臟,初六次命門,六二次腎,六三次肝,六四次脾,六五次心,上六次肺。初九至上九為陽為俯,初九宣膀胱,九二當大腸,九三當小腸,九四當膽,九五當胃,上九當三焦。”
中醫診病的方法很多,卻都與易經的数字有關,如中醫學里的四診;望診(望五官、五氣、五色),切診(切三部九侯)問診(問飲食、問六因、問七情、問二便)其它的還有手診、腳診(手與腳的八卦位置和各臟腑的聯繫),耳診舍診等。都是說明了人與大自然相互聯繫的結果,而且他們之間都存在着共同規律。象《易經中》的十二壁卦,就充分地反映了這一點。十二壁卦是根據自然界中的陰消陽長規律的總結。它結合人體氣血盛衰變化的情況,來闡述古人“天人合一”理論的重要性。修鍊的人都知道,道家著名丹經,號稱萬古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更是在整個篇幅中講的都是易,古代養生術里,有很多術語,這些術語全是《易經》的術語。如抽坎添離,水火既濟,青龍白虎等等。而用的最多的是後天返先天和十二壁卦。後天返先天,用的是抽坎添離的方法,按先天的卦位,乾卦居上而為天,純陽。坤卦居下而為地,純陰。後天八卦則是,離卦位於上,坎卦位於下,坎離二卦都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要想返回先天的純陽純陰,就必須從坎卦的中爻,抽取陽爻,放入離卦的中爻,同時再把離卦中爻里的陰爻拿出,放入坎卦中爻里,這就變成了上卦乾,下卦坤的純陽純陰卦,這就達到了水火既濟。十二壁卦在古代養生家來看,就是根據一年四季,每月每日陰消陽長的變化,來達到昇陽火退陰符的效果,使體內氣機暢通無阻,陰陽平衡的母的。
“迷信”多麼奇怪的一個名詞,如果你相信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這叫信仰,但是你如果相信占卜術或占星術,再或者你認為那一天不吉利,這就是迷信。早在蘇格拉底之前,古代的希臘人就可以通過著名的戴爾菲神廟,來知道自己的命運。宿命論的思想就是相信所發生的事情,都是命中註定,這種思想遍布全世界,自有人類以來,這種思想就存在人類的認識之中,這不僅是古人的想法現代人也是一樣,無論是雅典或是中國印度,或世界其他地方,人們都相信通過神靈或其它方式,來得知自己的前程和命運,這是人類思想固有的。
《易經》的流傳,最早是以占卜的形式,明間是它生存的土壤,非常頑強的生命力。自古以來,沒有那一個學派,哪一種思想能夠與此相比。之所以《易經》能夠完全地保存至今,占卜術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易經》既然是:“托天道,講人事。”那麼“天人合一”論,宇宙全息的說法,在人生也必然有它的共性。而且《易經》本來就是古人卜筮之書,其產生也是為占卜而產生,應用也是為卜筮而應用,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況且《易經》本身就具有預測未來和駕馭宏觀的意義,所以它也具備人體生命的全息性。
古人信命,今人也信命,中國人信命,外國人也信命,信命是人類思想深處的潛在意識。卜筮是否迷信,現在不應該過早地下結論,因為世上有很多事情,用目前的科學觀點是無法得到檢測,象中醫的經絡,至今都是懸而未決,但是你總不能說他不存在,所以《易經》占卜,也只能等待以後的科學發展到一定高度再來解釋吧。
在這裏我們先聽一下古代先哲們的解釋,漢代王充,他是一個唯物論者也是一個無神論者,他並不相信迷信,這是眾所周知的,但他信命,《論衡》中就這樣寫道:“命,吉凶之主也,自然之道。”他還舉了一個例子,作為比喻,來證實人是由命運來安排的,他說;人好比一棵大樹上的樹恭弘=叶 恭弘,經過春萌夏長,不分前後地長出來,到了秋冬,肅殺之氣一到,逐漸發黃,被寒風一吹,則四方飄蕩。有的落在糞坑裡,被造成了肥料,有的落在小姐的綉樓里,被珍貴地收藏,還有一些一直漂流到第二年的春天,也無定所。孔夫子也信命,在《論語》中就有這樣的話:“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西楚霸王項羽,百戰百勝,他從來也沒有想過會戰敗,在烏江自刎時,不得仰天長嘆:“天亡我也,非戰之罪。”
中國的卜筮之書種類眾多,方法也不少,但是不管是哪一部書,或哪一種方法,都離不開《易》。“易”是講變化之理的,他又“托天道,明人事”,所以《易經》是卜筮的根源。
《麻衣神相》它是集面向手相身相為一體的一本相書,它一開始就講:“相面之法,先看八卦,次查五行,坎三停五嶽之豐隆,查九州之豐厚,”“相掌之法,先看八卦,次查五行,指有長短,掌有豐厚,看三才之要義耳。”面部三才即三停,額頭至山根,山根至鼻凖,人中至地閣。五行額屬火,頦屬水,鼻居中宮而屬土,左耳木,右耳金。又為五官,耳為採聽官,眉為保壽官,眼為監察官,鼻為審判官,口為出納官。八卦;額離、頦坎、左顴震、右顴兌、左額巽、右額坤、艮乾二卦在兩腮。上述所論,不管哪一部位,都暗含人體聲命的全息性。以額頭為例:額寬而又豐隆,大都聰明,額窄而低陷,則多愚純乖滯。因為在相學上講:“額頭屬火,天庭、天中、司空之位(古官名)俱在於額,貴賤之府也。”在一些小說上,經常用:“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來代表正派人物,而獐頭鼠目,尖嘴猴腮之人,多為低賤不良之人,這並不是小說家信口胡說,他們也是經過一番觀察才有結果的。
相手;三才是指掌中的三道主紋,稱為天地人三才,天紋主財又主父,地紋主母又主壽,人紋則代表人的一生。八卦;乾位在小魚際,主父母,坎位在掌根,主祖業根基,艮位在大魚際,主兄弟,震位在大指與食指中間掌中紋之際,主妻,巽位在食指與中指之間,主財,離位在中指與無名指之間,主功名,坤位在四指與小指之間,主子息,兌位在小指與小魚際之間,主家道。八卦宜滿,掌紋宜秀,掌指宜柔,明堂宜深。如乾位低陷,必主父母不全。艮位低陷,兄弟肯定有傷。這是手相的全息性。
命理學,書籍眾多,種類也不少,結果四柱的有《易掌經》,《演禽三世相》《三命通會》《子平真詮》等,這些都是以年、月、日、時來推算命運的,《易掌經》是年上起月,月上起日,日上起時,結合貴、厄、權、破、奸、文、福、驛、孤、刃、藝、壽十二宮,配合一些神煞來進行演算。《演禽三世相法》是在十二宮的基礎上,配有二十八宿星來觀察人生之命運。《三命通會》《淵海子平》則是以年、月、日、時配合天干地支,形成八個字,配有十神,即正官、偏官(七殺)正印、偏印(梟神)正財、偏財、比肩、劫財、食神、傷官。化成五行,排成大小運限來判斷人的一生。古人認為,一個人自受胎起,命運就加臨你的身上,從而就決定了你的一生。
占卜術,也是名目眾多,其中有《梅花易數》《火珠琳》《卜筮正宗》《斷易大全》《太乙神數》《奇門遁甲》等,在《易經》里就記載着卜筮的方法。“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分而為二,以象兩,卦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潤,五歲再潤,故用扐而後掛······是故四營而成易,是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這是古人用蓍草卜筮的方法,後來其它方法莫不遵循於此。
《梅花易數》是北宋邵康節所著,可以用任何方法起卦,如;年月日時,数字,方位,人物,動物,靜物······然後判斷出事物的吉凶與否。六爻為漢代京房氏所創通過八八六十四卦,加以納甲,結合六親(父母,兄弟,子孫,妻財,官鬼)六獸(青龍,朱雀,勾陳,騰蛇,白虎,玄武)來得到吉凶禍福的答案。這兩種方法都有很強的大自然信息在裏面。
從上述來看,人做為宇宙大自然的一份子,對於產生的天人感應,是和自然界有密切的聯繫,《易經》主要的就是闡述自然界一切變化之理的,人生活在自然之中,當然脫離不了自然界的一切影響,也脫離不了自然界的變化規律,《易經》預測就是根據天時(時間)地理(空間)人和的立體角度,來分析事物的成與否。
現在西方國家,科學比我們進步,技術也比我們發達,但是他們對未來世界,對於神秘文化,不是反對,而是研究。他們對宇宙的變化作用於人體做了大量的工作,證實了天體的運行,對人體,對人生,甚至對人的情緒都可以產生影響。人生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以周圍環境而改變的,這就是客觀的影響,客觀的規律。現代科學對自然界所發生的一切都能預測,對社會的發展都能預測,為什麽對人生就不能預測呢。有人說氣象的預測,社會的預測,市場經濟的預測,都是按照科學的邏輯推理得來的,《易經》的預測則是唯心的,說這樣話的人,本身就是背祖忘宗的屁話,要麽就是無知愚蠢的混蛋。《易經》本身作為一部卜筮之書,它裏面就包含着很強的哲理性,數理性,邏輯性。美國易學會會長鍾啟錄先生就講過:“沒有任何一種思想,一種體系,比《易經》更具有邏輯性。”
作為預測學,用《易經》的觀點來看,宇宙是一大太極,人體是一小太極,即同為太極,其間必有其不可分割的聯繫,從《易經》中的時空概念,全方位概念,可以證實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論的觀點是正確的。在科學發展的今天,為什麽西方國家對預測學如此重視,對中國古老的《易經》如此重視,而我們自己,一個炎黃的子孫,針對這一門古老的學問,能不能冷靜下來,認真地考慮一下。
占卜算命是歷史的產物,之所以能流轉幾千年經久不衰,正因為有他的準確性,當然占卜術作為古人留下的東西,它本身就有科學的一方面,同樣也有其糟粕的存在,我們對這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今天我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玄而又玄的事物,同樣作為一種啟示,我們有能力對現在的,未知的一些生命密碼,不應該輕易地否認,或以輕蔑虛無的態度對待它們了。
人們不理解,並不等於不科學,人們的理解是有過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