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黃帝內經》、“中醫”與《周易》的關係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一、《內經》之氣為宇宙之本源

  《內經》說:“善言氣者,必彰於物”。(《素問·氣交變大論》)王冰注:“化氣生成,萬物皆稟,故言氣應者,以物明之。”意思是說,氣是宇宙的本源,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無不由氣構成。氣是萬物的始基,故世界皆稟氣而生。但氣化至微至妙,又非人之感官所能覺察,故欲觀察氣之變化者,又必須從觀察萬事萬物的變化方能明之。《內經》又認為,人體本身就是“以天地之氣生”,“天地會氣,命之日人”。(《素問·寶命全形論》)更進一步認為,人的精、氣、津、液、血、脈也無不出於氣。如《靈樞·決氣》說:“人有精、氣、津、液、血、脈,全為一氣耳”。《內經》的這種觀點與《周易》用氣化解釋卦爻之變,即認為萬物由氣構成的觀點是一致的。

二、《內經》之氣恆動

  《內經》認為:“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素問·五常政大論》)又說:“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六微旨大論》)。《周易》認為,氣的變化升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基本動因,事物形態的由隱到顯和由顯到隱,正是氣化升降的結果。《易·乾·文言》就認為,由潛龍、尼龍到飛龍的變化,就是由“陽氣潛藏”到“同氣相求”所引起的。《易·泰·家》說:“天地交而萬物通”,這裏的“天地交”,也是指陰陽二氣交匯而言的。《內經》內為宇宙本原的思想,顯然也與《周易》有關。

三、《內經》之形氣交互轉化

  《內經》形氣相互轉化的思想,更是明顯地來自《周易》。《周易·繫辭傳》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內經》據以發揮為:“氣合而有形”(《素問·六節臟象論》)。又說:“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素問·天元紀大論》)《內經》“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的思想,即形氣可以相互資生轉化的思想,又為後世人體氣功學者所繼承,並將其與《周易》相聯繫。認為《周易》的《咸》、《艮》、《復》諸卦,暗示了氣功的妙諦。而《素問·遺篇刺法論》更明確的提出了氣功攝養的方法,《上古天真論規明示了形神合一的養生措施,奠定了中國氣功的理論基礎,可視作後來的《周易參同契》的濫筋。此外,《內經》順有“移精變氣”的心理療法。(見《素問·移精變氣論》),王冰注說:“移謂移易,變,謂改變。皆使邪去而不傷正,精神復強而內守也。”

四、《周易》“天人相應”與中醫“四氣調神”

  “天人相應”是《周易》哲學思想的精髓,被譽為“最古老的宇宙哲學”。《豐卦·彖傳》即蘊涵這一奧義:“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是人類生命賴以生存的外在環境,人類作為自然界的產物及其組成部分,定當受自然規律的支配與制約,因而人類只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而變化,才能與天地日月共存,達到頤養天年的最終目的。
  中醫養生完全吸收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四氣調神”的養生觀點。
  《內經》認為:春三月為萬物發陳的季節,應“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夏三月為萬物番秀的季節,應“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秋三月,其氣客平,應“早卧早起,與雞具興,使志安寧”;冬三月,其氣閉藏,應“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志著伏若匿。”經中還告誡人們要“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至此我們看到:《內經》的作者是根據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變化規律,提出了“四氣調神”的具體措施,而“四氣調神”的目的又在於保持陽氣的充沛,人體陽氣充沛,則生機活潑,精神煥發,就能達到預防疾病健康長壽的目的。上古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四類養生家便是實踐了“智者之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卜」的諾言,故能“提攜天地,把握陰“處天地之和”而不危。他們之所以不反向運動,是深知道四時的嚴重後果:“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陽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歷史的經驗,揭示了一條永恆的真理“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使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
  
五、《周易》“居安思危”與中醫“防微杜漸”

  “居安思危”是《周易》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繫辭下》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坤卦》初六言:“履霜,堅冰至。”以上兩則經文的意旨提醒人們:事物的發展總會由量變達到質變,而要防止事物向壞的方面轉化,必須“見微知著”,“居安思危”。故《周易》中有“懼以始終”之言,也有“君子思患而豫防之”之語,《繫辭傳》還將“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作為響亮的座右銘鄭重提出以警示世人。
  中醫養生繼承並發展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防危杜漸”的養生觀。《內經》中“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體現的便是“未病先治”的哲學思想,並以“渴而穿井鬥而鑄錐”加喻闡明治未病的重要意義。何謂治未病?明代張景岳感受深刻:“禍始於微,危因於易,能預此者,謂之治未病,不能預此者,謂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謹於微而已矣。”張氏還指出:“履霜堅冰至,貴在謹於微,此誠醫學之綱領,生命之樞機也。”張景岳一語中的,道出了“謹於危”便是“治未病”的關鍵所在。世上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有其先兆,所謂“山而欲來風滿樓”,健康當然也不例外,能將影響身體健康的微兆扼殺在搖籃中,這便是掌握了醫學的綱領、攝生的法則。
  在“未病先治”方面中醫養生還有其獨具的特色,傳統的針、灸、按摩、葯補均可成為“治未病”的妙計良策。宋代太醫竇材雲:“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內經》《千金方》亦記針關元、足三里,灸膏盲穴均有強身作用。宋代醫家張果有一名言:“若要安,三里長不幹。”是說經常按摩足三里,有舒筋活血,促進新陳代謝的養生功能。另外,中醫藥補的作用亦不可小視,《神農本草經》被列人“上品”的藥物均冠以“輕身益氣,不老延年”之辭。如此豐富多彩的預防措施,實在是中醫養生的一大驕傲。
  
六、《周易》“潛龍勿用”與中醫“不妄作勞”

  “潛龍勿用”是《周易》哲學思想的又一重要名題。《乾卦》初九日:“潛龍,勿用。”龍是指龍星。《說文》“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故“潛龍”是指潛淵之龍,隱而不見。爻辭提醒人們,處在這種狀態,便應靜而不動,以伺時機。《艮卦·彖傳》亦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卦卦義為靜止,與“潛龍勿用”一脈相承。兩則爻辭在於表明凡事必須等待時機,謹小慎微,而不可肆意妄為,失去理智;否則便大難當頭,災不可免。
  中醫養生接受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不妄作勞’的養生觀點。
  《內經》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具,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在此把“不妄作勞”作為“盡終天年”的必備條件之一,可見其在養生學中的重要地位。那麼要做到“不妄作勞”,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從何人手呢?首先,要做到“精神內守”。中醫養生注重內因,所謂“精神內傷,身必敗亡”、“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真氣的保養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標誌。所以《內經》主張“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以養生著稱於世的道家代表人物莊子在“精神內守”方面亦有異曲同工的妙語:“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其次,要注意節制房事。情慾是人之本性,兩性活動是人的本能,正常的性生活有利於人體的健康,然而房事必須有節。若恣情縱慾,房勞過度,便會“耗傷腎精”,動搖根本,導致陰陽失調、早衰及百病叢生。《千金方》言:“恣情縱慾,命同朝露。”《內經》也告誡人們:“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故半百而衰也。”故此重視腎精與腎氣的保養,是長生的秘訣之一。第三,注意飲食有節。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保持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需卦》九五“需於酒食,貞吉。”是需要服食酒食的(古人的酒,是用糧食果類發酵而成的,度數較低),但不能“困於酒,故要達到“酒食貞吉”,必須“節飲食”。如若飲食不節、暴飲暴食,超過機體的代謝,便嚴重損害脾胃,影啊健康。《內經》有忠告:“飲食自備,腸胃乃傷。”“內傷脾胃皆生。”第四,注意勞逸適度。
  《內經》反對“過勞”,它告誡人們“勞則氣耗”,勞力過則氣少力衰,精神疲憊;勞心太過,則明血暗耗,心神失養。因而“過勞”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視。如《內經》所言:“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可見“過勞”是健康的大敵。華佗認為:“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他的弟子吳普,得其“五禽戲’之真傳,“年九十餘”。因而適度的活動,將壽蔽天地成為現實。

七、《周易》“反身修德”與中醫“德全不危”

  “反身修德”是《周易》哲學思想的又一精華。《周易》注重道德修養。重視自身的完善,強調自強、自立、自省、自謙。《周易》書中關於德性修養的警句比比皆是,如《易傳》在釋《蹇卦》、《乾卦》、《晉卦》時分別提出了“君子以反身修德”、“君子自強不息”、“君子自昭明德”、“君子以厚德載物”等等。何為德?《正韻》歸納得好:“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德性的修養是人們事業成功的保證,也是趨吉避凶的法寶。《益卦》與《大傳》揭示得深刻“有孚惠心,勿問,元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中醫養生承襲了《周易》重德的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養生觀。
  《內經》曰:“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故“大德者必得其壽。”所以“淳德全道”是“任我逍遙過百春”的先決條件。俗話說得好:“底無私天地寬”。道德高尚的人虛懷若谷,寬宏大量,心地善良,為人正派。故能心安不懼,心廣體舒。魯哀公曾向孔子請教,智者壽乎?仁者壽乎?孔子回答道:“智者仁者皆可以致壽。觀世人凡氣質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貌之重厚者壽,言之簡者壽。蓋溫和也,慈良也,寬宏也,重厚也,簡點也,皆仁之一端。其壽之長,決非猛厲。殘忍、偏狹、輕薄、淺燥者之所能及。”孔子的精湛回答揭示了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養德養性無二術”。縱觀歷史我們看到:孔子不但提倡“仁者壽”,而且以崇高的德行履行自己的諾言,晚年“讀《易》,韋編三絕。”七十高齡后仍堅持著書立說,誨人不倦,造福於子後代。唐代名醫孫思邈壽高德劭,被後人傳為佳話。他不但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而且注重德性的修養,“心誠意正”、“順理修身”是他的至理名言。百歲后仍登山採藥,出診行醫攻讀《易經》,撰寫醫籍。孔孫兩氏的輝煌人生向人們展示了“大德必得其壽”的必然結果當為後人養生的楷模。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