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術:從“絕地天通”說起
在中國上古的黃帝時期,有過一次“絕地天通”運動。
什麼叫“絕地天通”?什麼叫“地天通”?
“地天通”是說人可以、能夠與天地相溝通。傳說在黃帝之前,這是人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黃帝之前是什麼時候?是伏羲、神農時候。若按照易經的理論,神農時期即《連山》時期。《連山》、《歸藏》、《周易》被稱作三墳。其中的《連山》,就應該指的是神農對《易》的運用。
我們所稱的中華民族始祖中的三皇,伏羲、炎帝、黃帝,其中的炎帝即指神農。炎帝神農是中華民族的醫藥之祖。相傳神農採藥,踏遍千山。研究易經的人就應該從易經的角度想到,神農是把《易》運用到了對山的認知上,對山石與山上所出產植物的認知上了。即對易經8個主卦中重艮卦的應運。即對《先天64卦方圓圖》中方圖上重艮卦橫排8卦與豎排8卦共15卦的發揮與應用。並且所排“神農64卦方圓圖”應該是以重艮卦為首卦。由此被稱為《連山易》。後世對神農用易知之少,研究少。或許是因為神農也只是一個用易的人,不是原創者。
後世以至我們當代做易經的,是沒有人不知道伏羲的。我們又對伏羲知道多少?在無文物、無史料的無史可稽的情況下,我們怎樣能夠盡可能多的知道伏羲?“絕地天通”這句話,是經書中講到的。
“絕地天通”是一次歷史事件。發生在黃帝時期。這應該是一場類似發生在20世紀的文化大革命一樣的事件。它是一次歷史運動。這次運動杜絕了人民原來人人能夠作到的與天地交通的自由。
我可能是中華民族史上第一個說黃帝壞話的人:他是一個獨裁者。政治上的,統治上的,軍事上的。也正是因為這樣,黃帝為中華民族的凝聚、統一做出了貢獻。做出了比只顧創造易的伏羲、只顧山上採藥的神農在政治統治與民族凝聚方面的貢獻。
從“絕地天通”這一歷史中透漏的信息是:黃帝之前,伏羲、神農時期,人人可以與天地交通,人人享有與天地交通的自由。他們用的是什麼方法?
道與術:從九天玄女說起
伏羲與神農時期,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與天地相溝通,人們使用什麼方式與天地相溝通?
應該說在那個時期,中國的文化還只有《易》,就是人們所說的八卦。
通常有一種說法,伏羲時期只有八卦,即只有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這8個主卦,還沒有形成64卦,說是後來文王演成64卦。那是別人的說法,我不相信。我相信伏羲初創易,就已經形成64卦。
了解上古文化史的,知道遠在三黃五帝的傳說里,就有某某依據離卦創造什麼,某某依據益卦創造什麼等等。不要忽略益卦不是8重卦,已經是支卦中的一個卦。
再問,伏羲創造八卦時創造的是8個重卦還是8個尚未曾上下相重的卦?如果是後者,只是模仿了8個單純的自然形態,它完全可以是文字的肇始,不一定走向或發展為《易》。應該說更有可能走向文字,而不是易。
道與術:從易與文字說起
應該說易與文字的關係是同根並生的關係。或者說是同干分支關係。
易經8個主卦是單卦時,其像形性影響甚至決定了漢字的形成走向。易經8個主卦是重卦,每一卦又與其它7卦相重,形成了易體系。
不了解易與文字的同根並生,就很難硬說易經是漢文化的總的源頭活水。易與漢字的這種關係,又深遠的影響了漢文化的發展。使得在整个中國歷史上從來就不曾出現過純粹的哲學家,老子、莊子之流,都只能是准哲學家,而不是真正意義的哲學家。使得中國這麼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顯得象是從來就沒有哲學的國度。
另一方面,文人即學者,文人自覺承擔了哲學思想任務。在傳統意義上,應該講,中國古代同樣不存在純粹的文人,只有準文人,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文人。我們今天大學里的中文系課程設置上,弄出了一套文學史來,也弄出一套文學作者,這個作家隊伍在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
道與術:易與文字演義
在漢文化的土地上易與文字是同時發芽的,然而易先長成了好大的一棵樹。
我把易比成一棵樹,是從“卦通掛,爻通搖”聯想到的。8個主卦是樹榦,64卦是樹枝,爻是樹梢。
64卦也可以看做這棵樹上結(掛)的64顆果實,果實向陽的一面為陽,不向陽的一面就是陰。春天吹哪個方向的風雨,夏天吹哪個方向的風雨,秋天吹哪個方向的風雨……哪個方向上的果實就會搖(爻),就會動(動爻、動搖),易經如此而已,佛祖的菩提樹如此而已,牛頓的蘋果樹如此而已。
然而,我們研究易經的人,像他們那樣關注過一棵樹嗎?易這棵樹首先成長壯大(從“壯大”這個詞上,有沒有想到“大壯”這個卦,如果想到了,生活在人們經常使用成長壯大這個詞的今天,還允許不理解大壯這個卦嗎?)起來,當然還有着它當時的背景。
道與術:從那場洪荒說起
我們說上古之時有過比周易更早的《連山》、《歸藏》。我們從神農用山、用艮上聯繫到《連山》存在的時代。
我們從東西方都有的關於上古時期有過一場幾乎滅絕了人類的洪水的傳說上,是不是可以聯繫到,周易(8個主卦從重乾開始)、歸藏(8個主卦從重坤開始)、連山(8個主卦從重艮開始)之前,有那麼一個重坎(8個主卦從重坎開始)時期。(由此,我們是不是敢於聯繫到,重乾即周易之後,會有一個重兌時期)。
伏羲、女媧兄妹是那次洪荒之後的倖存者。伏羲生活在重坎時期。伏羲創易於重坎時期的末期。洪水之後,生存是第一位的。像窮人家一樣,讀書不重要,文化不重要,文字不重要。解決生存問題最重要。易,是解決之道呵!
道與術:伏羲、女媧與男卜女巫
伏羲演易有三處。一是在伏羲的出生地,今天的甘肅天水。天水有伏羲寺,有白池。按照天水一帶人的傳說,伏羲是在白池邊上演易的。二是在河南洛陽的孟津。孟津有伏羲寺,正規的名稱叫“龍馬負圖寺”。
有河圖,是離黃河300米遠近的一條小河溝,就是相傳龍馬從河中躍出的那條河。這裡是至今人們比較公認的伏羲演易的地方。三是在河南的淮陽。淮陽有伏羲陵,有蓍草園,相傳是伏羲演易之地,是伏羲的建都之地。
至少可以有兩種認識。一、伏羲出生於甘肅天水,演易於河南孟津的黃河邊上,死於河南的淮陽。二、伏羲在他的出生地就曾經演易,又曾經在河南洛陽的孟津一帶演易,最後還曾經在河南的淮陽演易。第一種認識比較合乎情理,伏羲在出生地生活時年齡尚小,不可能演易。到了河南的孟津時正是剛剛經歷那場洪災,身心上的生存上的憂慮迫使他研究天時地理,以及人類的生存方法。這與後來的文王演易,有着相同的憂患與困境背景。當今易經之所以再度興起,也正是由於生存問題已經成為人們的首要問題。應該說有生存問題與生存選擇的地方就有易經。伏羲到了河南的淮陽,已經是成就了事業的晚年了,已經不是創造易經的時期,而是應用與發揮易經的功能的時期。第二種認識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從在,假如伏羲時期,人類的知識還未曾豐富,易經是人類僅有的知識,是人們從小就要掌握的知識的,是人們從小就要學習掌握的與天地相溝通的知識的話,也就是說伏羲青少年時期,《易》就是人們從小要學習的“小學課本”。若是如此,我們就勢必要承認:伏羲也只是一個演易的人,並不是首創者;承認那場洪荒之前,有過一個史前文明時期;承認那時的伏羲、女媧由西部到中原來,是第一次文化上的西漸東進,佛教的從印度來,是第二次,今天的西方文化進來,不過是第三次。在時間上,從伏羲西來到佛教西來,從佛教西來到今天的西方文化西來,中間的時間距離相隔差不多吧。在地域上,到是一次比一次遠啊。
道與術:從黃帝用鼎說起
伏羲用解,黃帝用鼎。易經64卦中有一個解卦,有一個鼎卦。解、鼎二卦,相衝的厲害。一般來講,算命預測行業、醫療行業、軍人軍事、屠宰行業,都屬於解卦。這樣的行業,都不利於家庭(家人卦,與鼎卦一體),不信的話,可以到江湖上去看看那些算命的,沒幾個家庭好的。因此說,易經這東西,不要隨便去招動,不要隨便去學,要學的話,就要學個透徹。預測算命行業沒有幾個好家庭,是有很深的淵源的,算命的老祖宗伏羲是開頭的人。他們兄妹啊,妹妹要性生活,要大量的性生活,要盡可能多的生兒育女,是為人類的繁衍考慮。兄長為這兄妹人倫,為亂倫,倍受心靈上的折磨,天理的折磨。那是怎樣的家庭,又是怎樣的夫妻情與兄妹情,愛與逃避,逃避與責任。伏羲沒有用鼎,沒有把鼎卦的能量發揮起來。是伏羲迴避把鼎卦的作用發揮起來,還是就不懂得把鼎卦的作用發揮起來,還是就不懂得通過恆卦把解卦與鼎卦協調平衡起來,不得而知(從這一易理上推測的話,伏羲只是演易而非創造易的推測似乎可以成立)。從已有的上古傳說來看,是先有易,後有鬼神的。
伏羲創易或演易在前。黃帝遇九天玄女在後。黃帝與九天玄女的傳說,應是人類史上最早的關於鬼神的傳說黃帝用鼎。黃帝鑄九鼎。黃帝鑄造九隻大鼎,蒸煮天下九類妖魔。這是易經64卦中鼎卦的作用之一。也是黃老道—黃老之道—降妖捉魔的肇始,應該說,不知此,不可為道。當然,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易經64卦中的鼎卦及其應用。鼎為奠基,黃帝躍起於伏羲、神農之上,成為中華民族的奠基人。這是易經64卦中鼎卦的作用之二。黃帝鑄九鼎而有九州,是歷史上已經講過。黃帝鑄九鼎而有中國歷史上九個大的歷史朝代。這是易經64卦中鼎卦的作用之三。也由此我們應當知道,鼎卦之數9。還應當知道,鼎卦終於結束了。漢民族文化中的解卦重臨。
但願此後的人類,知解、知鼎、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