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道教的根本教理及其哲學思想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一、道教宗源於黃帝、老子:道教是根植於中國土壤發展於中國土壤的古老宗教。是中華民族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的、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道教的哲學思想和神仙信仰的修持理論,源起於黃帝而集成於老耽。莊子、列子、文子等真人,是老子思想的闡揚者。所以道教歷來是以“黃老遺風”居立於歷史潮流。
    東漢順帝時(公元126- 144年),沛人張道陵以《老子》為聖典,建立道教組織,作《老想爾注》,具體地把《老子》教義化。從此黃帝、老子之道的哲學精神便在道教中綿綿相傳至今,致使社會名流凡致力治國修身之道者,無不崇拜老子,探求隱逸全真之道者,無不效法莊子;迫索神仙變化者,無不根據《列子》。道教以它豐富而精深的教義,屹立於社會幾千年,根源就在於教理教義—宗教哲理,深入人心,遍及社會各階層,適合人民群眾的需要。
 
    二、道教的根本信仰是“道”:諸子百家各有各的“道”,而道教信仰的道,乃是太上老君所降授的“道”,其具體精義,均載於放射折學異彩的《道德經》中。沒有《道德經》,世界上也就不會出現道教。
    道教認為老子之“道”,博大宏深,無所不容,無所不包,以因勢利導,審時度世,行“無為而治”則!又泰民安,以“清虛自守卑弱自持”處世待人則身修;以“深根固蒂”為修鍊途徑,則可長生久視。道教深信,通過一定的修鍊,人是能夠返本還原,和大自然的“道”同一體性,能夠永世長存。“道”是道教的理論基礎,亦即根本的教理教義、根本的信仰。
早期道教經書《太平經》(即《太平青領書》)早已把《老子》精神貫穿於經義,認為“元氣”凝成天,分而生“陰”成地,陰陽相合施生人。這是對《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闡發。早期道教的《老子想爾注》,是教徒必讀的經書,經中說:“一者道也,既在天地之外,又人在天地之間,而且往來人身中,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所以老君就是,“道”的最高存在與體現,是宇宙的本源。東漢王阜《聖母碑》中說“老子即道,生於無形,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遊六虛,出人幽冥,觀混合之未判,窺清濁之未分”。東漢《邊韶老子銘》說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以三光為終始,老子道成身化,常降世教化世人,自伏羲、神農以來,累世為聖者之師”。據《魏書.釋老志》載,北魏嵩山道士寇謙之曾見“太上老君下降”,賜他《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從以上引文,可以看出,中國的信道者很早就認為老子是“道”的化身。“道”就是太上老君,就是中國大聖人—老子。道教所崇拜的神和仙,都是中華民族本民族中的得“道”之士。

    三、道教的精義在於貴生。道教的教義有其鮮明的特徵,即“重道貴生”道教徒不把精神寄託於死後,而是用高深奧秘的修鍊方法以修道養壽,尋求長生之路。《道藏》的,首經《太上靈常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歸納其要旨就是:“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尹喜真人的《西升經》就說:“我命在我,不屬天地”。道教深信人的生機由自己掌握,修持精進,人可以長生。道教的“金丹道”道教所悟的“修行”,就是對“生”的探討。所以,道教對《老子》是以修鍊長生的哲理和方法來闡揚發揮的。如道教講丹道的第一部經書,漢魏伯陽著的《周易參同契》,後人稱為“萬古丹經王”,就是根據《老子》之說,如:“引內養性,黃老自然,無平不陂,道之自然;施化之道,天地自然”都是根據((老子》“道法自然”這一最高教義而來。又如“反者道之驗,弱者道之柄;含德之厚,歸根返元,抱一毋舍,可以常仔”這些經句,都是從《老子》中來的。道教另一部重要“丹經”,張紫陽《悟真篇》,也是用《老子》經義來闡發修鍊功法。如絕句第三十九首“要得穀神長不死,須憑玄札立根基,真精既返黃金室,一顆明珠永不離”。引用的是《老子》“穀神不死,是為玄朼,玄朼之門,是為天地根”。

    四、道教尊道而貴德:道教以“道”、“德”並稱,尊道而貴德。道和德是一個體性,德是道的一個面。《道教義樞·道德義》說:“道教一體而具二義,一而不二,二而不一”。《老子》經中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是說: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那才是真正的有“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講上德的人順任自然而無心作為;“道生之,德畜之”都是這個意思。所以《自然經》說:“德言得者,謂得於道果”。唐玄宗御注《道德經》序文說:“道之在我就是德”。社會上把有德行的人稱作有道之士,也是這個意思。道教人士常說:“德為道之基”,就是說要想得道,必須積德。所以“道”和“德”同為道教的教理、教義原則,是信仰和行動的總準則。“德”字引申到社會做人的優點講,那就如《抱朴子》所說:“非積善陰德,不足以感神明”,教人“樂人之吉,憨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妒,不諂,如此乃為有德,受福於天”。因此,道教最講苦己利人,積功累德,勸人做好事,做善事。同時在行持上也最注重思想境界,“施恩不求報”,做好事不宣揚,用《老子》“上德不德”要求自己。道教還有很多教義,如:“無為而無不為”、“清靜”、“自然”、“寡慾”、“慈”、“儉”、“讓”、“抱一”等等,都是從“道”、“德”引申出來的。道教認為“一”是“道”和“德”也是氣。《莊子·天地篇》說:“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就是說:“一是萬物的根源,“一”的“生生”作用便是“德”。列子更進一步具體指出“一”就是“氣”。《雲笈七簽·元氣論》說:“一者。真正至元純陽一氣,與大道同心,與自然同性”。得到這種“一”氣以養神全形,則身中泰和。這裏莊子所說的“一”解釋為“純陽一氣”,又將“一氣”解釋為“元氣”。這就是道教修養法的“抱元守一”工夫。也就是道教修養法中所稱的“德”。我們是中國道教信仰者,我們的教祖老子是中國偉大哲學家,他的哲學理論先從整體“宇宙觀”出發,然後將自然之道、治國之道、修身之道三者歸納於一個共同的自然規律中,在理論上並沒有三種看法。我們若能懂得他所說的道理,就可以做到象老子告訴孔子的“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也就是孟子說的“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人生中就不至於感覺前路茫茫、進退失據、壽夭莫測、我命由天。這就是道教的處世哲學精神和道教的超世修鍊方術結合一起、互相為用的優越性。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