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需卦對人生的啟示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需卦對人生的啟示
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監事: 江特忠
壹、前言:
需卦在六十四卦之卦序上排列第五,是繼屯蒙之後的一卦。 序卦傳曰:「需者,飲食之道也。」而飲食之道正是人生之所必需,人不僅要有物質上的需求,更要有精神食糧,清醒的理智。 以生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而言,就意義上來論,後者又什於前者,因此《易經》處處均提醒我們要以「君子」為近程目標,以「大人、聖人」為遠程目標,而「需」是要我們擁有一顆真誠無欺的心,時時提升,向內悔過,變化氣質、脫胎換骨;向外追求圓融與和諧,本乎河圖中、天一生水的智慧,去解開人生要義,也是河洛中五需要知道運用的暗示,步出迷途,邁向光明亨通的人生境界。
本文除了對需卦的傳統解譯外,個人將從另一個觀點切入,試圖分析出「需卦」對人生真正的啟示所在。
貳、待人常懷誠敬、遇險自然不困:
若以卦德來論:需之外卦為坎,有陷險之象;內卦為干,有剛健之象。 有如人生來此娑婆世界,最需要張開慧眼,學習如何了解、如何判斷、如何歷練通過考驗、如何領悟人生的意義。 萬事需從自心開始,因為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外卦之坎,正代表處處有危機陷阱,自己需要練成內在乾卦「自強不息」金剛不壞之身心,方能克服一切困難,不被外境來左右我們內在的神聖志節。 豈不聞《繫辭傳》言「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這正是需卦之意義和真諦。
需卦卦辭曰:「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孚」為至誠,最具有感應力;能契合,最有聯想力,達乎乾卦文言所謂的「六爻發揮,旁通情也。」談到如何契合天心人情,必需以誠信互動,投入深入融入,只要有誠心就能咸通契合。 《中庸》23章「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就看各人用心契合的程度。
而「光亨」代表智慧已通達,人情和諧圓滿顯現。 如 《六祖壇經》 六祖惠能所說的:「內外不住,來去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而《聖經》雲:「你的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亦提醒我們把人事看開、看透,去了解人生的意義和指標,此即光亨的啟示。
「貞吉」即是守住本來面目,沒有逾越本份,有節制、有志節,方能得吉。 就如師卦所讚歎的:「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表示能堅守志節,是最崇高的人生理念,而需卦卦辭正告訴我們要自愛,融通過去,珍惜現在,掌握未來,方稱究竟。
「利涉大川」意謂着能夠事事順暢,平步青雲。 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代價需要累積,成功需要腳踏實地,要有無限的耐心與毅力,配合智慧與正氣,方可利涉大川,道濟天下,達乎此,則再大的困難也阻擋不了我們。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需卦彖辭提醒我們隨時都有危險,需要健全自己,不要被困難卡住陷溺,要去突破、超越,其中有無限的意義存在,不可以被困窮而絆倒。 要頂天立地,學習中道,普濟天下,方可來去自如,往返有功。 足見「中道」正是成就無上功業的不二法門。
象曰:「君子以飲食宴樂。」
需卦象辭明白指出君子需要嘗盡人間的甜酸苦辣,得到宇宙真理精華的滋潤,晉而追求人生真諦,方能開創美滿幸福的人生。
人生到底需要什麼? 我們從需之錯卦成火地晉卦中,可以看出端倪。
晉卦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太陽一出來,就是把光照亮了大地,讓萬物欣欣向榮。 人就是要學習天地的德性:如《繫辭傳》「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如果能夠學習與天地一樣的德性,就沒有違背做人的規則。 知道周全的去照顧萬物,而能以真理去普濟天下,就沒有過失。 如果沒有違背又沒有過失,那與古聖先賢就沒有差別。 可是多數人一出來就忘了本來的使命、任務,只知照亮自己,不會照亮他人。 晉卦六五象曰:「失得勿恤,往有慶也。」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到那裡都可以來去自如。 可以明白唯有能自求提升,達乎明明德的展現,方能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 能明明德,自然可晉乎親民、止於至善。
人更需要站出來、走出去。 故 《論語》 孔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孟子曰:「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故知,想做個有為的成功者,此生中不能浪費時光或只交白卷。 這是從錯卦的提示中去體認聖人的要義所在。
妙的是,如果把需卦看反了,或會錯意,就會變成(綜)爭得你死我活的訟卦,屆時,訟案不斷,處處勾心斗角,明爭暗鬥,悲劇註定要發生。 嚴重的話,一旦失去天心,將成為沒有人性的世界,多麼悲慘啊!
接着,我們試將需卦做一番內外交易,所得到的也是訟卦。 又按《序卦傳》的排序來看,需卦之後亦是訟卦,足見凡有物質名利之處,就會有競爭。 莫怪乎《道德經》要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孔子要再三提醒我們千萬不要涉入訟的悲劇,而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由於各人在精神、物質上的看法不同,我們得知需卦的互卦為睽卦,睽彖曰:「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象曰:「君子以同而異。」無非在告訴我們,君子一定要超越一般人。 《論語》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就如南海古佛訓:「勿潮流,挽潮流,了悟人生苦不休,回頭至道修,末三秋,天命收,盤定天時不可留,共設開荒舟。」提醒世人:不可隨浪漂浮,浪費時光。 修身養性,行功立德最重要。 《繫辭傳》所謂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一切皆因各人的造化、因緣、境遇,而有所不同。
註釋:需卦之重點在於身心健全,卻包含理智靈活,思想正確,天人融洽。 後學常以「融會貫通悟易經心法,知機掌握承易學真傳,誠心實行求研易精髓,了無牽挂嘗得易大通。」來勉勵自己讀易的需要。
需卦排行第五,也提醒我們從河圖、洛書的中五看: 《論語》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河圖)這裏的五十學易、不是五十歲才學易經,而是認知五與十的中庸之道,可以沒有過失。 暗示着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的天地中心主宰(洛書)就是要人們如復卦彖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用人性本善的天地本心,來作人處事,即中庸之道的核心。 萃卦彖曰:「利有攸往,(順天命也),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與天地萬物契合的開啟點,想暢通無阻,就是要知道、順從天命的可貴。 頤卦彖曰:「養正則吉也。」姤卦彖曰:「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能遇上大自然真理的滋潤,萬物可以欣欣向榮,好比健康的種子,種在好土壤里,又遇上了春雨的滋潤,就很快又很順利的長大,是自己材質與機緣的造遇。 是登堂入室的門檻, 《論語》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如果心裏的種子不健全,又沒有良好的環境,也沒遇上真理的普及教育,就連登堂的機會都沒有,怎麼有可能入室。 所以自己的心理建設乃是需卦的第一要義, 進入易經人生的第一需要啟示。
參、突破心靈障礙、展現圓融人生:
需卦初九爻曰:「需於郊,利用恆,無咎。」
句中的「郊」代表空間,「恆」代表時間;而空間和時間的結合,正是「宇宙」真諦。 人生最需要的就是如何「運用空間」和「把握時間」這兩件大事,凡能掌控天時、地利、人和,必能發揮無限的潛能,故能無咎。
動爻成水風井卦,曰:「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就是要我們去思考生世往來的大事。 試看《繫辭傳》強調「生生之謂易。」佛說:「法輪常轉」。 《古蘭經》雲:「你們喜愛今生,忽略後世。」無不說明了生世關係與追求真理的重要。 井卦初爻曰:「井泥不食,舊井無禽。」世上少有飲水思源者,在宇宙之先的真理舊井,有誰去了解、探討。 大自然的科學物理反應,有誰去脈絡連貫的求證人生關係。 因為易經是「牽一發動全身,一心動,全體動;一爻變,全卦變。」人只在迷悟之間。 而人生的廣義是代表了生生世世,無盡的眾生,不能只為自己而活,更不能只為今生而活,而是須為世世代代和無盡的眾生而活,活得千秋萬世而有意義。 如乾卦彖曰:「幹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每個人需要去知道自己的使命、任務、規矩、本份、原則。 站在什麼位置,要做什麼事,保持跟天地及周邊的和諧、圓滿,乃有利於純真本性的發展。
※小注:本爻有對時空運用,生世造化 , 隨緣喜悅,學會心甘情願之啟示。
需卦九二爻曰:「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古人言:「小不忍則亂大謀」,聖賢皆由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積沙成塔,此當中或許會碰到一些閑言閑語的批評,亦無礙其成就聖賢之大志,所以爻辭方稱「終吉」。 坤卦文言曰:「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沙即細小之石,之所以不會凝結,是因為缺少水和有黏性的凝固力量,有如小人心身言行不能如一,精神意志力不能集中,智慧無法展現,就是因為缺少明師的指點、和未能啟發潛能、本自具足的妙智慧用心領悟。
動爻成水火既濟,彖曰:「剛柔正,而位當也。終止則亂,其道窮也。」提醒我們做人要正當,不能離開本份、原則。 犹如既濟卦的六爻當位,一切做人處事要保持恆誠堅篤,不能半途而廢,更要注意起心動念,因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把無名火可以燒盡萬里功德林。 且依序卦來看,小過之後也是既濟。 試想小過與既濟只差一步,僅缺一點,提醒我們要留意每個細節,否則差之毫厘,將失之千里。 既濟六二爻曰:「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既濟代表十全十美,一切圓滿,本爻表示修心養性。 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必須生生世世不停的保持中道而行,而非一日一生一世即可徼幸獲得。 故《金剛經》曰:「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論語》 子曰: 「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 如果是這樣,才不失我們的本份,我們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讀書人要改變時代,而不是被時代改變。 個人常以「明道難,做到難,保持更難」,來勉勵自己克服困難,時時問心無愧,純潔無瑕,始終如一。
※小注:本爻有提醒世人佛道未成、先結善緣,注意小細節,累積漸進之啟示。
需卦九三爻曰:「需於泥,致寇至。」
泥即土,到處都有,是極為平常之物。 這正啟示萬丈高樓從地起,做人能守住平凡就能成就非凡。 做任何事,都要本乎平衡、平常的心態,而不是為了做給誰看,或受情緒好壞的影響。 由於人間到處有陷阱,一不小心,隨時都有可能感染到一些不良惡習,或被名利聲色等誘惑而損害身心,故爻辭形容為「致寇至」。 個人常以「不怕萬般考驗,最怕心少一點。無畏風雨交加,只恐心寒膽怯。何懼世情外患,有愁柔弱內憂。可憐身心不剛,埋怨外敵頑強。」勉勵自己一切從平時、平凡做起。 如履卦彖曰:「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履卦叫我們平時做人小心的程度,需要不小心踩到老虎的尾巴而不被老虎咬傷,這樣小心的程度才算通過。 正確的做人,就算當上了皇帝,也不會變質,而產生愧疚。 就算億萬富翁,講話還是很謙虛,也不會把窮人看不再眼裡。 就算一無所有從0開始,也從無羞愧怨言,同是一樣的平常心態,這樣的做人處事態度,才算是光明磊落呢! 只要把平常心態調整好,人生就沒有什麼考驗、風浪、阻喪、不如意。
象曰:「需於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外來的災禍可以抗拒避免,自己招惹的卻無處喊冤,所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因此平時就要謹言慎行,蓋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不可不注意。 《論語》 子曰:「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叫我們不能違反大自然遊戲規則,否則也沒有什麼可以祈求了。 孟子曰:「指不若人,則知惡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世上有很多人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更不知道運用易經的舉一反三,為自己惹來很多的不如意,還在埋天怨地。
九三動爻成水澤節,彖曰:「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叫我們做什麼事都需要節制,如頤卦的養生之道,象曰:「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教導我們要注意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節卦象曰:「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事有可為,有不可為,而不是想做就做,每事必要三思,配合天理人情。 六三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自己看不清是非、沒有判斷能力、又不能調整節制,看見有人去做,你就去做,這是時代通病:「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那種目無尊長,沒天沒地,不管後果,那又能怪誰?
※小注:本爻有凡事從平時、平常、小事做起,並要事事小心之啟示。
需卦六四爻曰:「需於血,出自穴。」
蓋血為人體重要的泉漿,為全身滋潤之源,代表生命真理,血旺身壯,血無身亡。 做人需要有血有淚,有情有義,飲水思源,知恩報本,晉而走入內心的世界,領悟生命的真諦、人間的真理。 不要常居於無明的洞穴之中,(要登堂入室,做一個真正開悟的人)。 《四書》子曰:「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我們讀聖賢書,就是要學聖賢事! 孔老夫子 :這樣說:經過我的家門,讀過我留下的經典,給我不感到遺憾的,只有那些似是而非,沒有實際,不管真理的鄉下無知百姓吧! 我們是讓孔老夫子遺憾? 或不遺憾呢?
象曰:「需於血,順以聽也。」
《易經》是四大聖人的精華傑作,要我們掌握大自然的規律,聆聽天籟的呼喚,體證聖人的弦外之音,悟入宇宙奧秘,理出人生規則。 《論語》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可見古人彥語:「修道如牛毛,成道如牛角。」要得知人生的意義,了解真理的精華涵義,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盡的!
動爻成澤天夬,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做人處事要有決心和志向。 自古有志竟成,無志成空,決心是成敗的關鍵,天下沒有不勞而獲之事。 夬九四爻曰:「臀,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聖人在此提醒世人,會弄得體無完膚,滿面瘡痍,蓋因不得其門而入,沒有得到要領,缺少明師指點,加上無信心耐心尋找之故。 莫怪乎 《論語》 子貢要嘆曰:「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如果無法悟入本體,又如何能體證第一義諦的妙理呢? 諸如:
《南華經》「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五祖弘忍大師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所以當你掌握訣竅,找到真理,你會覺得今生沒有白來,活得自在快樂而有意義。
夬卦象曰:「聞言不信,聰不明也。」如果你看了、聽了而不信,只站在門外而不肯實踐,就是不明智之舉。
※小注:本爻正點出人有需要付出、勇於尋找、善能判斷、信而能實踐之啟示。
需卦九五爻曰:「需於酒食,貞吉。」
五爻居中得正,它不是叫你花天酒地、吃飽、吃巧、吃妙,而是要你嘗出人間的奧秘。 《中庸》子曰:「人莫不飲食也,鮮能之味也。」既然可以登堂入室,就不能以跑馬看花的態度對待人生,要知入寶山,不能空手回。 酒食暗指人間真理,需要你去領悟,方得以見性成佛;更要去品嘗出它的真滋味。 頤卦象曰:「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漸卦六二爻曰:「鴻漸於磐,飲食衎衎,吉。」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也。」是時時提醒我們要站穩腳步,立場確定,吃得舒服而有營養,不能亂吃,更不可白吃。
需五爻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其妙意是說:你可以選擇天地間的極品來品嘗,但是有一個大原則,就是你必需居中得正,方能傳承心法,頂天立地,貫通天人,得大吉大利。
動爻成地天泰,彖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正如步入真理,恍然大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是無法去感受理解。 六五爻曰:「帝乙歸妹,以祉元吉。」這是指人生的歸處,需卦的重點,天人的橋樑,真理的引線,自我的確認,大自然的精華。 能歸得其所,止其所止,真是大吉大利。 《詩經》:「邦畿千里,惟民所止,緡蠻黃鳥,止於丘隅。」 孔子贊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泰卦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這個最終的目標,就是人人所指的願望,父母的希望,親朋好友大眾的寄望,天人的渴望。 艮卦彖曰:「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 春耕、夏長、秋收、冬藏。 自古:「時勢造英雄」。 誰又能看清楚這個世代,承擔起繼往開來的使命任務,讓祥和、圓滿的文化署光,照亮了整個世界。
※小注:本爻指出人生意義、指標、目的地,對最終目標有所啟示。
需上六爻曰:「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你已登堂入室,到了寶山,中了大獎,嘗到人間極品,了悟至高無上的易道心法,更要打開心胸和大家一齊分享。 眾生都會聞香而來,這是你回饋的時候了,四海之內皆兄弟,即使是不速之客,也要以禮相待,共證菩提。 試想,為何如來已證道,還要到處講經說法? 為何歷古聖賢,要處心積慮教化眾生? 其理由即在此。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他們是有所求而來,自然不應讓其空手而回。 真理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 人類大多數好佔便宜,卻不想自己勤動腦筋、勤流血汗,提升智慧。
動爻成風天小畜,曰:「密雲不雨,自我西郊。」此句是警惕不可有虛無實,浪得其名。 如果說得條理兼備,實際作為卻有待證實,那就要被譏為「密雲不雨」了。 上九爻曰:「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既然飽讀詩書,嘗盡了人間真理,已成了有德之士,但求腳踏實地去實踐,無須到處張揚功德,有麝自然香,何必自誇譽。 象曰:「君子征凶,有所疑也。」這就是俗語所說的:會說不一定會做,會做不一定要說,君子絕不會誇大自己。 孟子曰:「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小注:本爻有證實考驗之啟示。
肆、結論:
研讀《易經》貴在舉一反三,而四聖在需卦的內涵中,直指並提醒人類的需要,因為多數人不知為何而活,為誰而活,卻又往往自認聰明。 所以《中庸》 孔子方嘆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六祖慧能有「一聞經語,心即開悟」的智慧,而我們讀經萬卷,聽經無數,(到底有沒有開悟?)中孚卦九二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們真靈本性不斷的呼喚,但任其敲破金鐘,有幾人能從睡夢中覺醒? 知者是寶,不知者是草,易理要我們走入真知的世界,理性的領域,和諧、圓滿的人生。 乾卦用九曰:「見群龍無首,吉。」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在在均呼喚我們要的是一個祥和、圓滿、相互尊重,理性無爭的世界。
《易經》自來被稱為群經之首,萬經之王,個人只能拋磚引玉與諸愛好《易經》的前輩們分享。 沒有經過千思萬慮,很難了解其中的奧妙。 需卦啟示我們要自我反省,知己而後可以知人,知人而後可以知天。 它已有系統,有步驟,有條理的告知世人,就有待各人自己去領悟了。 就如大畜卦彖曰:「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養賢也;利涉大川,應乎天也。」正是需卦的做人成功意義。 孟子強調的「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亦曰:「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個人認為:「登堂入室靠自己,聖師只盡一份心,天上人間無阻礙,仙境苦海由心裁。時機命運自掌握,神聖經典說有緣,千師萬法止門外,自無感應登堂難。」易經妙理,除了需要有明師的開啟,更需要自己洗心滌慮,深入契應體悟,方能得其妙竅。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