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古代帝王與風水大戰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歷代封建帝王為了保住自己的家天下,都十分迷信風水。身邊往往都有一批風水先生相隨,並因此而演義了中國歷史上一場又一場風水大戰。
  當李自成領導的农民起義動搖了明王朝的江山時,崇禎皇帝就派專人到陝西米脂縣去平毀李自成的祖墳,想借風水的法寶來割斷其蒸蒸日上的生氣。而從李自成一頭來說,當他的农民起義軍一旦攻佔鳳陽朱氏老家以後,一把大火燒毀了崇禎祖輩的皇陵。結果出於歷史的安排,崇禎自縊煤山,李自成兵敗身死。其實有點歷史常識和政治頭腦的人都心裏明白,明王朝的覆滅和大順王朝的短命是政治腐敗的結果,是歷史的必然。
  南朝梁武帝時,社會上曾流傳有“島山出天子”的民謠。為了這個民謠,梁武帝派出專人四處查尋。只要逢上用“島”來命名的山巒,都毫不留情地鑿斷地脈,破壞其風水。所以當時長江下游東南一帶各種名稱的島山,沒有一處是完好的,只有長興的一座漏網。後來陳武帝稱帝,他的祖墳正是築在這座山上,竟然應了民謠。民謠是社會的睛雨表。梁武帝早應該從這句民謠里看到社會的不滿,體察民情,反省自身。把精力用在發展經濟,整頓吏治,消除腐敗,緩和階級矛盾上,如果這樣,陳武帝大概要晚好多年才能稱帝南朝也不至於如此短命。
  通過內戰奪得自己侄子建文帝王位的永樂皇帝朱棣,在下決心遷都北京后,便處心積慮地設法毀掉元朝苦心經營的“風水”。因橋上的御道盤龍石被鑿掉,連金水河也廢棄了。當時翰林大學士宋訥曾有詩云:“御橋路壞盤龍石,金水河成飲馬溝。”導致元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呢,是黑暗的統治,而不是風水。破壞元朝的風水並不能阻止把元朝的政治病菌帶入明朝。最後明朝的滅亡還是犯了和元朝同樣的錯誤。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