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經天緯地的工具-羅盤(五)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當時,人們創造了一種供六壬占卜使用的工具,這就是六壬式盤,近代考古中屢次出土六壬式盤,現存尚有七具。六壬式盤分為天盤與地盤兩部分,天圓地方,天盤嵌在地盤當中,中有軸可以自由轉動。北宋楊維德《景佑六壬神定經》記載造式之法雲:"天中作斗杓,指天罡,次列十二辰、中列二十八宿。四維局。地列十二辰、八干、五行、三十六禽。天門、地戶、人門、鬼路,四隅訖。"也就是說,天盤中央為北斗七星,次列十二辰或十二神將(十二月將為:征明,亥將,正月將;天魁,戌將,二月將;從魁,酉將,三月將;傳送,申將,四月將;勝先,未將,五月將;小吉,午將,六月將;太一,巳將,七月將;天罡,辰將,八月將;太沖,卯將,九月將;功曹,寅將,十月將;大吉,丑將,十一月將;神后,子將,十二月將。)象徵十二月,外列二十八宿,代表列宿。地盤列天干,代表五行: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分寄於天、地、人、鬼四隅。地盤上的十二辰,象徵八方及日出之方位。楊維德所言是後來形制,較漢制稍繁。從出土實物看,漢代六壬式盤天盤中繪北斗七星,周邊有兩圈篆文,外圈為二十八宿,內圈為十二個数字,代表十二月將。地盤有三層篆文,內層是八干四維,中層為十二支,外層為二十作宿。使用時,轉動天盤,以天盤與地盤對位的干支時辰判斷吉凶。在初期,六壬式盤大約只用於卜算做某事日子的吉凶,後來其用途不斷推廣,也用於判斷方位的吉凶,與風水術發和關聯。《唐六典》卷十四記六壬術用於九個方面,"一曰嫁娶,二曰發病,三曰曆法,四曰屋子宇,五曰祿命,六曰得官,七曰祠祭,八曰發病,九曰殯葬",其中第四和第九個方面肯定與風水有關。 在唐代或其後出現的《黃帝宅經》中,以陰陽八卦配干支,分為二十四路為建宅的指導原則,是將六壬式盤應用到相宅中。該書中載有陰陽二宅圖並有較詳細的說明,陽宅圖如下所示。 書中說:"二十四路者,隨宅大小中院分四面,作二十四路,十干(應為八干,戊己不用)、十二支、乾、艮、坤、巽,共為二十四路是也。""二十四路"又稱"二十四山",也就是住宅四面的二十四個方位,其表示法與司南同。據《宅經》解釋,乾、震、坎、艮以及辰屬於陽位,坤、巽、離、兌以及戌屬於陰位,陽以亥為首,巳為尾,陰以巳為首,亥為尾,所有方位均與吉凶有關,順之者"一家獲安,榮華富貴",逆之則"家破逃散,子孫絕後"。 大約在晚唐時期,羅盤發明出來,並被廣泛用於風水。卜應天《雪心賦》中有"立向辨方,應以子午針為正"之說,據後人解釋,子午針就是指南針。《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經》說:"玄女晝以太陽出沒而定方所,夜以子宿分野而定方氣,用蚩尤而作指南,是以得分方定位之精微。始有天支方所、地支方氣,後作銅盤合局二十四向,天干輔而為天盤,地支分而為地盤。"這段話所說羅盤起源出於神話附會,但從中可以知道羅盤的最初型制,是由天盤和地盤組成,上面主要刻有二十四向。大體說來,羅盤是司南與六壬式盤結合的產物,其後在風水家們的手中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神秘。 天盤和地盤是風水羅盤的兩大部年,象徵著天圓地方。地盤是正方形,中間鑿有一個凹圓;天盤為圓形,盤底略凸,置於地盤的凹圓上可以旋車,中間裝有一根指南針,也叫磁針、金針。從各種風水書上所載及實物來看,風水羅盤的型制很多,簡單的只有二三層,複雜的有多至四十餘層者。如羅經圖分五層:一層天池,風水家認為天池是羅經中之太極,中藏金水,動而陽,靜而陰;二層先天八卦,又名內盤,所指適當子午之正;三層後天八卦;四層正針二十四位,分陰龍和陽龍,陰龍是亥、丑、艮、卯、巽、巳、丙、丁、未、庚、酉、辛,陽龍是壬、子、癸、寅、甲、乙、震、午、坤、申、戌、乾;五層七十二穿山,即六十甲子加上八天干和四維,共七十二,以應七十二候。據王振鐸先生研究,羅盤可以按製造地域劃分為沿海和內地兩大式,前者如福建之洋州、廣東之興寧,後者如江蘇之蘇州、安徽之休寧等。下面以休寧所制的羅經盤為例,略作介紹,羅盤中的概念前面已解釋過的,茲不再熬。 第一層是天池,即太極。磁針居於中,紅頭指向南方,黑頭指向北方。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