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導語】太極最早出自《莊子》。太極圖據說是宋朝道士陳摶所傳出,原叫《無極圖》。陳摶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對內丹術和易學都有很深造詣。陰陽是中國古代先賢創立的哲學範疇。一種本源論(本體論),有先天陰陽與後天陰陽之分。古人仰觀、俯察取類比象,將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歸納出陰陽的概念。
什麼是太極陰陽?
太極是陰陽未分的元氣,是一種混沌的狀態,在預測上代指一個事物的開端點,現在非常流行定太極點轉太極,這是一種衍生的概念。
陰陽二氣是如何產生的呢?《周易》繫辭中道: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兩儀就是陰陽兩氣。
《幼學》中道: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這個天地就是指的陰陽兩氣,給我們指出陰陽的性質是一種氣,無法被我們直接捉摸看到。
陰陽兩氣又存在於萬物之中,使得萬物具備陰陽屬性。
在這裏我們要了解陰陽是讓我們提高認識,要知道事物存在的兩面性。陰陽具備以下屬性
1.陰陽對立
陰陽是兩個面,如剛柔,明暗,高低,快慢,長短等對立的關係
2.陰陽互根
陰陽作為相互對立但是又互相依存,就是離了誰誰也無法獨自存在,這個就像科學迷信一樣,對立但是存在。
3.陰陽消長
陰陽的運行是變化的,你長我短,你多我少,就如冬至過後日漸長,而夜漸短;夏至過後日漸短而夜漸長,就是陰陽消長的關係。
4.陰陽轉化
陰陽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我們知道樂極生悲,否極泰來就是包含了陰陽轉化的原理,所謂陰極生陽,陽極生陰,一切事物的發展存於動態變化中,要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