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在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習俗中,“男左女右”的觀點可謂根深蒂固。這種習俗的來源可追溯到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說是盤古仙逝以後,身體化為萬物,其中雙眼化為日月(有人進一步說左眼化日右眼化月,還有人把它演繹為化為日月二神,即伏羲與女媧)。幾年前在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出土於阿斯塔那的伏羲女媧圖是這樣的:伏羲在左、左手執矩,女媧在右,右手執規,人首蛇身,蛇尾交纏;頭上繪日,尾間繪月,周圍繪滿星辰。我想這大概就是“男左女右”習俗的淵源了吧?
伏羲和女媧即使真的存在過,也不是我們這些肉眼凡胎的人所能見到的,至於他們是否在一起“合過影”更是無從考證。所謂的“伏羲女媧圖”無非是當時人們“尊左”理念的反映。退一萬步說,即使“伏羲女媧圖”就是伏羲和女媧的“合影留念”,也不能以此作為“尊左”的證據。也許有人會嘲笑我的無知:既然伏羲和女媧都那樣“合影留念”了,按照“男尊女卑”的觀點,不是“尊左”難道還是“尊右”不成?
其實,這些嘲笑我的人還真是弄錯了。試想:伏羲、女媧“出生”於什麼年代?“男尊女卑”是什麼時代的觀點?二者扯得到一塊嗎?如果有一天真的“考古”考出了伏羲、女媧的“戶口本”的話,他們的“戶籍”至少是在原始社會,甚至還要更古老。那時候生產力極其低下,人們“緊緊地團結在以母親為領導的黨中央周圍”,說白了就是還處在“母系氏族”時期,作為母親的女性是“一家之主”,她老人家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社會上,作為領導的身份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假如當時的“攝影師”是你的話,你會把她老人家安排在什麼樣的位置?尊位還是卑位?
我這樣說並不是要否定“伏羲女媧圖”繪製時代“尊左”的現實。其實以左為尊還是以右為尊,一點兒也不影響現實生活的質量,但是作為易理來研究卻不是毫無意義的。
綜上所述,“男左女右”習俗如果源於”伏羲女媧圖”的話,它所反映的觀念不是“尊左”恰恰是“尊右”,不是什麼“封建思想的男尊女卑”恰恰是“對女性的尊重”。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