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有人說,我贍養父母做到讓父母吃飽穿暖,物質上從不虧缺,而且經常看望問候,應該是很孝順了。
真正的孝順是“承其善,成其善。”能繼承併發揚父母的功業和功德,是為承其善;能成全父母的善心善意和善行善舉,是為成其善。做到了這兩點才是真正的大孝,父母才可以說得上是“有子”。
康熙皇帝兒子眾多,不算早夭的,序齒的就有24個。最後是四子胤禛能“承其善,成其善”。康熙末年,由於年老精力不濟,而且推崇寬仁,導致天下積弊叢生,吏治腐敗。當時勢力最大,在朝臣中聲望最高的八阿哥胤禩也模仿康熙,以寬仁待下,其寬縱的做法比康熙有過之而無不及。而胤禛即是後來的雍正剛毅果敢,甚至到了刻薄的地步。
最終康熙選擇了雍正做繼承人,傳位詔書中有一句為“深肖朕躬”,說胤禛最像康熙自己。無論從個性還是從為政的風格來看,這兩人完全是兩個極端,絲毫沒有相似之處。但是實質上,雍正對康熙來說是最好的傳承人。康熙“以仁化天下”,雍正“以義正天下”。雖然個性不同,做法不同,但是卻傳承對國家孜孜求治之心。
只有雍正這樣剛毅果敢甚至是刻薄之人,才能匡正朝廷“文恬武嬉”的積弊局面,是承其善,是承以德。《易•蠱》九三“干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干父之蠱,意承考也。”——救治父親留下的積弊才是好兒子,他使父親沒有受人責難。這樣雖然有危險,但是最後吉祥。這樣做是繼承父親的願望。六五“干父之蠱,用譽。干父之蠱,承以德也。”——救治父親留下的積弊,受到稱譽。是因為以道德來繼承父業。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則從反面說明了寬容對待父親留下的積弊,前往會陷入困境。就是這樣下去是走不通的,不能算是孝。
孝字為“子承老”,孝順就必須有子。可是“有子”不是容易實現的,有能承其善、成其善的兒子,才可以說是有子,否則有子相當於無子。有多少人明明有很多子女,卻相當於沒有子女。
曾參奉養父親曾皙,每餐必定有酒和肉,父親吃完了將要撤去的時候,必定請示要把剩餘的酒肉給誰(救濟幫助別人),如果曾皙詢問有沒有多餘的,曾參必定說有。後來曾參老了,他的兒子曾元奉養曾參,每餐必定有酒和肉,將要撤去時,不再請示要把剩餘的給誰,如果曾參詢問有沒有多餘的,曾元就說沒有了。
曾子侍奉父母才算是真正的孝,因為他不僅滿足父親的生活需要,而且還成就了父親要幫助人的善心善舉。為什麼有的老人活得不痛快,就是因為他們自己衰老無力了,又沒有好的子女來成全他們的善,善心善意善行善舉得不到實現,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子游問老師孔子什麼是孝順。孔子說,現在許多人認為孝就是能養父母,讓父母吃飽。其實養狗養馬也要讓它們吃飽,如果只是給飯吃而不能真正孝敬,那跟養狗養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不能能繼承併發揚父母的功業和功德,不能成全父母的善心善意和善行善舉,做不到“承其善、成其善”,不能算是孝。
而一個真正孝順的子女又何必擔憂自己沒有好的命數呢?自然有天佑之。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