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在飲食方面,應以清談為主,減少油膩、寒涼及不易消化的食物的攝入。平常宜常食用健脾胃和祛濕的食品,如:
薏米,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畏寒者慎服。
紅小豆,具有養心補血,健脾胃,清熱祛濕,除水腫。
山藥,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作用功效。
蓮子,能養心、清心火,同時又能健脾、補腎。
芡實,俗稱雞頭米,具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祛濕止帶等功能。
紅棗,能夠養血安神、滋補脾胃。
土豆、地瓜,扁豆、豇豆等都有健脾胃的功效。
適當的體育運動有助於身體祛濕,也可有益於舒緩情緒,避免過度思慮。可根據自己的情況找出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如推腹,干梳頭,撞後背,跑步、羽毛球等,總之要適當的出出汗為好。此外,應適當掌握一些經絡、穴位的知識,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脾主要是運化水濕的,要祛濕,首先要從脾經下功夫。可經常採用按摩敲打、按摩、拔罐、刮痧、艾灸等方法,作用於脾經流經流向的區域(如小腿內側、腳掌內側)及穴位,如血海、陰陵泉、三陰交、公孫等穴位。 此外再配合其它經絡穴位,如:
關元穴(肚臍下3寸,手指四指寬幅),屬奇經八脈之任脈。為養生、強壯的要穴,可長期按摩,拔罐或用艾條灸。
足三里(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屬“足陽明胃經”,有燥化脾濕,生髮胃氣的功用。
中脘穴(腹部正中線,肚臍上4寸處,五指寬幅),屬任脈。能治療胃部疾病的各種癥狀。
三陰交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屬足太陰脾經,也是肝、脾、腎經的交會穴可調補肝、脾、腎三經氣血,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委中穴(腿窩中心點)屬膀胱經,為人體最大排毒除濕通道的重要節點。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