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而壞人卻有好報好人命苦是真的嗎?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哎,這個世界,真是好人沒好報。”

這是我們經常能聽到的不平之詞。

甚至由此問題會最終延伸到這個世界是否公平的討論。今天,鬼谷坊以玄學角度淺析一下報應與因果。


佛教稱因果報應,六道輪迴,三十三重天。

道教稱天道承負,三統共生,三十六天,大羅天無終。

雖然兩個宗教的因果觀及對時空的認識有許多差別,但是有一點是想通的,也就是承認存在因果、承負。

如果考究一些的話,佛教的因果與道教的承負不能直接畫等號。但其道理大道歸一,簡單來說,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在探討這個問題前,請先看一段經典的對話:

“豬在人眼中是什麼?”

“食物”

“那人在豬眼中呢?”

“或許是惡魔。”

立場不同,自然判斷不同。於彼大善,於此或不善。

善惡本身是相對而言的問題。好壞也是相對而言的事物。在這個世界上哪裡有至善?哪裡又有至惡?

佛說,戒殺生。可金法羅漢道:殺之即度之。在特定條件下,一個看似惡的行為或許也是大善,一個看似善的行為或許也是大惡。

涅法羅成魔,一月之內,殘殺88人。成魔前,涅法羅以醫術濟世,救300人。菩梭廣羅手起刀落,斬殺涅法羅。對那300個被救治過的人而言,涅法羅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可對那88個慘死的人而言,涅法羅就是惡魔。

曾經偶然認識的一個人,他專門賣假酒,在40歲前已經賺了巨額財富。曾有一個家庭的爸爸,因為喝了此人販賣的假酒而半身不遂,這個父親是那個家庭的支柱,對這個家庭而言如同天塌。但是這個假酒販子賺了錢后,在自己老家的村子里贍養了14個孤寡老人,為村子修了三條大路,還為村子里所有窮人重新修了墓地。

有一次,他自己喝醉,自言自語說:自己一輩子賣假酒,卻不敢太過分,不敢用能夠死人的工業酒精勾兌,最多不過是用水或便宜酒勾兌。做幾十年生意也就那個家庭的父親喝他的假酒出了問題,他問,自己到底是善人?還是惡人?自己會不會下地獄?會不會背負十世因果?


沒人能告訴他答案。

因為這個世界的善惡報應,並不是簡單地數學統計。做一個善事積分,做一個惡事減分,最後算算總分,給你一個結果。

天道深遠。

就連報應本身也分為許多,有的是現世報,有的是報應在你後代身上,有的是報應在你下一世上,有的是報應在你未來三世、五世、十世。

你自認為是個好人,可是這個世界最難的事情之一,就是正確認識自己。你真的是個好人么?

你為別人做了一件自認為是好的事情,可是別人真的覺得這是好事么?

道教講究,不沾因果。某種意義上,給出了一種答案:除非機緣已到,不要像小說中武俠一樣去行俠仗義。你救了、幫了、助了別人,可能反而不利於別人,因為或許那就是他命中的劫難,你幫他度過此劫,他還會有新劫出現。你不幫他,或許他只需要經歷一個小事就算是劫難,誰知下一劫又是怎樣的事情?

那什麼是機緣呢?

萬年來,終究沒人能說清楚。或許是你的直覺,你的心告訴你,此事你一定要出手,那麼你便出手。不沾因果,真正的含義,或許只是不要多管閑事,不要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

只因,機緣未到。


拜佛,為了求福;拜神,為了求富。我們太多的行為直接掛上了功利目的。我們做的大部分事情,內心都渴望會有一個回報。

可這世上,哪裡有這麼簡單的規律?

做了善事,便不要心中求一個善果。

欲做善事,便不要想善果。

做善事,只是心裏想做,做了,便自然了。

你當好人,何必一定求一個好報?如果為了好報而去當好人,你會很累。不如只是內心的直覺,無論好壞,你就是你,不需要好壞這個定語。


以及許多好報,並不是能夠量化的。

你幫了別人種了善因,或許你原本應該摔傷的時候便沒有摔傷,或許你原本該丟的錢包終究沒有丟失。

天道深遠,天道不是數學,不是簡單的加減法。

許多功果,其實是無形的。

做好事,成善人,此福報一般是三代報,就是能作用你父母、你子嗣。種了樹,讓後人乘涼,也沒什麼不好。

古語,活百人者侯,活千人者王。你幫助越多的人,福報越大,這正是天道。只是若你沒有一顆平常心態,反而種下善因卻體味不到善果,其實不是善果未到,而是你失去了品味善果的味覺,豈不遺憾。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