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易經》可以窮盡天下之理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易經》可以窮盡天下之理

  各位如果心思細密,會發覺作者寫文章非常嚴滿。他用了三個“知”字,來說出憑藉《易經》來了解宇宙知識的過程。這三句話是“知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說”、“知鬼神之情狀”。通過這三件最關鍵、最難懂的亊項,來說明通過《易經》,可窮盡天下之理。有了三個例子,就可以引申到一萬個例子。故第一段,我們可稱之為《易經》可以“窮理”。“窮”就是窮盡;“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為何這樣簡單、這樣粗疏就可以說是窮盡天下之理?因為《繫辭傳》認為整個宇宙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陰與陽的變化。下面的“一陰一陽之謂道”,就是說明這個道理的。其實應該先解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後面始出此命題是有道理的),讀者便容易明白,現在顛倒了次序,反而不易理解。因為提升概括到最後,宇宙人生萬事萬物的道理,離不開陰和陽。《易經》將宇宙人生之理概括為陰陽,用陰陽來解釋、說明最高至最低的宇宙人生的真理a所以你明白了陰陽之理,就同時明白了天地人各種的理。因此,當它說觀察天文地理,說到幽和明的時候,就是說陽是明,陰就是幽。明白了陰陽之理就明白了幽明之理。或者我們說,當古人在仰觀天文的時候,通過陰陽的交替運行,即陽變陰、陰變陽,引起整個天上星辰的運行,在它運行的過程中,我們就看到天文上各種亊物的變化。當我們體會到陰陽流行到某一階段,到了陰陽剛好相等的時候,在這個短暫的時刻,由於陰陽相等,就俚持着。表面上好像是停頓了,正好比上世紀美蘇兩大國對峙的時候,整個世界就好像停頓了一樣。其實不是停頓,而是另一種變化。天上陰陽在對待、對峙,不容易看得明白,但可以通過細察大地山河原隰互相呼應之妙,就是陰陽的對峙的顯例,由此便可觸類旁通。於是通過陰陽的變化,從陽氣上升、陰氣下降,我們就可看到上為明而下為暗、高為明而深為幽的道理,而通過“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就說出了陰陽的聚散之理。陰陽的“合德”組成萬物;陰陽的分散,萬物就離析。當我們掌握了陰陽聚散之理,就了解到宇宙萬事萬物的生成和變化、消失再重生的原理。如果我們知道了陰陽是陽變陰、陰變陽的循環變換,那就知道了死和生。任何亊物的生與死、死與生,其實都是一種循環。我們掌握這最高而又最簡易的陰陽原理就能以簡馭繁,對宇宙人生的事理,從宏觀至微觀都明白了。這個就叫作“窮理之學”。文章採用以特殊反映普遍的寫作方法,舉出三件最關鍵的事為例,能知道這三件亊也就代表能夠知道全部事情。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