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智慧:流行與變易
接着我們說到“流行”。當兩樣事物並不平衡、一強一弱的話,那麼強的力貴或事物會推走弱的力貴或事物,令強的變成主宰,這就是“流行”的意思。但是宇宙中,所謂“強”的觀念和我們人類“強”的觀念有些不同。宇宙所謂“強”是說初生的事物是最強的。如一個初生只有六至八磅的要兒,表面很弱小,但他卻有無限的生長的能力,可發展成為五六尺高、一二百磅的人。到了中年以後,我們的發展能力已是外強中干,開始收縮。上了年紀的人,收縮得更多,身高多半會比年輕時矮了一點。一般人類以為的“強”,宇宙就稱為“弱”;人類所說的“弱”,宇宙可能叫作“強”。“柔弱者,生之徒;剛強者,死之徒”,老子這句話確有道理。
陽氣初生時,陽便開始由弱而強,瀰漫天地的陰氣表面上是強盛,實際已漸漸袞老,變得弱了。陽初生是強的,它推走陰,令陰一直減少而陽一直增加。到了陽最強而陰最弱時,表面上,陽最強,但強即是弱,這時陰開始生長,最弱的陰又轉為強。因此,宇宙可簡化為兩種不同的物質或力攝不停地交替,每一刻彼此的相對強弱不停地在改變中,這就形成了“流行”,意思即流動運行不休。而在“流行”的過程中,變易就是它最關鍵的作用。
整個宇宙的變化,易學將其過程簡化到不能再簡單的兩個可能性,勢均力敵就是“對待”,“對待”通過交感而變化。而當它們強弱不一的時候,就會自動“流行”,通過流動運行來展現它變化的過程。
文章由“鼓之以雷霆”到“坤道成女”,主要說天地之間的事物,力最有強弱,形成“流行”,於是整個宇宙變化不休。“陽盛陰衰,陰盛陽衰”,正如完整的正弦曲線,或者像水波有規律的升降,這類似西方科學的波動理論,即任何物質都通過這一波動來展現它們的永恆的變化,如电子石英鐘的石英,它的波動很穩定,於是我們運用它來計時之類。任何物質,表面動靜不一,但在其內部都是以波動方式在活動。而內在活動,即其內部陰陽兩種勢力的交替形成了波動。通過這個陰陽的變化,事物本身可以自動自發地不停地變動。
同樣地,當任何物件你影響我變動,我影響你變動,那便是“對待”的變動。整個宇宙的亊物本身已在變動(內力);此外再受到外物影響(外力)而變動,於是它就不停地變動。我們這個宇宙當大爆炸開始以後,一直到宇宙結束之前,變動就是永恆的真理。至少今天的知識告訴我們是如此。易學中的“對待"和“流行”,已先於西方說出這理論,只是用中國傳統說法表達而已。所以這裏說出了最關鍵、最主要的宇宙基本原理。
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這兩句,說明了卦爻是如何產生的。現在還要略作補充。有關“剛柔相摩”,我們可以說,最初由於兩種相反的事物或力量互相推動,於是宇宙就開始變化,產生了萬物。《易經》的作者根據宇宙這一原理,通過對待、互相交感,說明卦爻的產生和變化,乾卦和坤卦等如天地的對立。天地產生萬物,乾、坤產生六子和六十四卦。首先,乾、坤兩卦通過“乾坤生六子”,產生了基本的三畫的八個“經卦”。因此,“剛柔相摩”就是指由交感產生“八卦”。什麼叫“盪”?這個字從“水”部,指在水面漂蕩。凡事物在水面漂蕩,則不能保持在同一位置,—定是隨水溧到別的地方去。那麼是怎樣產生卦交的呢?
通行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是根據“二二相耦,非覆則變”的原則排列的,不易用“剛柔相摩,八卦相盪”兩句來說明。但馬王堆帛書《易經》卦爻的排列則是如此的。帛書《易經》六十四卦的排列,是由兩“經卦”重疊而成,它上下卦的排列是:
上卦乾艮坎震坤兌離巽
下卦乾坤艮兌坎離震巽
下卦的排列大概是根據《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之說排列的(雷風和水火兩句先後次序顛倒更合理),次序是乾父坤母在前,繼以少男(艮山)、少女(兌澤),跟隨的是中男(坎水)、中女(離火),而以長男(震雷)、長女(巽風)為殿。“上卦”則根據“乾坤生六子”之說,屬陽的先行,排列的次序是乾父、少男(艮)、中男(坎)、長男(猱);接着是陰後行,坤母生出少女(兌)、中女(離)、長女(巽)。
如果我們把三畫卦重疊變成六畫卦,就是“八卦相盪”。首先“上卦”乾卦與“下卦”乾卦結合,乾、乾就是乾卦;乾、坤就是否卦;乾、艮就是遁卦等等。於是通過這一排列,乾卦就得出了“乾宮八卦”。再由“上卦”艮卦開始,艮、乾就是小畜卦,之後艮、坤就是剝卦、艮、艮就是艮卦等等(帛書《易經》卦名和通行
本卦名有部分是不同的,現在為了方便敘述,改用今天通行本的卦名)。這樣的排列方式,便有如在水上溧盪。“上卦”就好像船在水面一樣,一個一個順次經過“下卦”而建立了六十四個六_卦。這就是“八卦相盪”的意思。馬王堆帛書《易經》六十四卦的卦序便是嚴謹地根據這個規律排列的。馬王堆帛書《易經》可能是戰國時另外一種《易經》版本。這種版本與我們今天的版本不同。今天的版本,六十四卦的卦序是根據天地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排列出來的;而帛書《易經》的版本卻是根據邏輯性的數理規則來排列的。後來北宋邵康節有另外一種卦序:天地之前是原始混然合為一體的氣,即太極。這個混然合為一體的氣發展分為陰和陽兩氣,就是太極生兩儀,陽的是陽儀,陰的是陰儀(見伏羲八卦次序圖最下一層)。陰陽對立就叫作“剛柔相摩”,要摩擦和接觸,不是二氣或二物是不可能的。相摩之下,原來的陽自身又分化出陰陽,同理,陰自身亦分化出陰陽,這就是兩儀生四象,形成太陽、少陰、少陽、太陰(圖第二層);然後(第二層)分化生出的陰和陽自身又分出陰陽,陰陽便共有八個,就是四象生八卦(圖第三層)。
現在從右面開始,直養(由下向上看)是陽(第一層)、陽(第二層)、陽(第三層),組成乾卦;從右而左,陽(第一層)、陽(第二層)、陰(第三層),組成兌卦;接着,陽(第一層)、陰(第二層)、陽(第三層)就是離卦;陽(第一層)、陰(第二層)、陰(第三層)就是震卦。如此類推,依次得出陰陽陽的巽卦、陰陽陰的坎卦、陰陰陽的艮卦、陰陰陰的坤卦,合起來就是“八卦”(如果陰陽持續依此分化至六両,就會變成六十四卦)。三畫“經卦”排列的次序,依次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重卦時則“上卦”和“下卦”都依同樣的次序排列。剛才所說的帛書《易經》排列次序,“上卦”和“下卦”序列並不相同,邵雍則整齊劃一。六十四卦排列的方法也是順次序先以“上卦”一卦為主,然後順次序在下面“八卦”上面溧盪,即和“下卦”結合為六畫卦。最初“上卦”的乾經過這“八卦”,於是就得出了“乾宮八卦”。接着是“上卦”的兌經過“八卦”,就得出了“兌宮八卦”等等。當這“八卦”完成漂蕩之後,六十四卦就組成了一個先天岡圖(“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或“伏義六十四卦次序圖”)。如果我們勉強用現代數學來比擬,便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的二次平方公式,展開后就得出六十四卦。先天圓圖為何要這樣排列呢?邵雍沒有解釋,後人也無法解釋。但如果用生於一六四六年的德國大數學家、大哲學家萊布尼茨所發明的二進位數去解碼,你會大吃一驚。
萊布尼茨得到傳教士白晉自中閏寄來朱熹的《周易本義》,不懂中文,看了伏羲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圖的陰陽爻符號,異想天開用他自己發明的二進位數的0及1兩個数字代人陰陽爻試行演算。假設陽是0,陰是1,乾、兌、離、震等三畫卦,乾就是000,即是0,兌是001,即是1,等等。與“先天八卦圖”一比對,我們發覺它是由0到7順序排列的。原來用二位數去看,“先天八卦”的先後卦序位置是不可改變的。同理,六十四卦用二進位數代人,左面是0到31,右面是32到63,排列数字的次序和卦的次序一個都沒有錯。萊布尼茨開心極了,因為二進位數當時還沒有發現它的用途(今天應用於電腦),原來中國的伏羲在先天圓圖中已經應用了它(其實它不是由伏莪所創,應是後人或邵雍想出來的才對),可惜中國人反而忘記了。我卻能用新創的數學解釋它。我也可算是對中同的《易經》有所貢獻吧。萊布尼茨於是通過在中閏的傳教士盡最找尋中國的文獻來閱讀(很多傳教士已將部分中國經典翻譯成拉丁文)。受到中國哲學的影響,萊布尼茨在物理學上發展了一個西方不接受的怪理論,叫作“單子論”。“單子論”其實與西方的物理思想不太相同,但卻與中國的自然哲學接近,明顯是受到中國《易經》哲學思想的影響。所以後來人們公認他是歐洲的孔子,即是指他受到中同文化很深影響的緣故。
但是我們千萬別說《易經》已有二進位數,現在有些人說它有二進位數是錯的,這隻不過是巧合而已。更不能說二進位數是由中國發明的。只不過由於《易經》已經掌握了一些宇宙的基本原理,有些新的原理與《易經》的道理若合符節而已。以上就是對“剛柔相摩,八卦相盪”兩句文義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