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孔子之納易入儒門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孔子之納易入儒門

  另一個相關的問題,是孔子何以納易入儒門教學的問題。

  易、詩、書、禮、樂、春秋,是謂六藝,均為孔子以前已有的學術。孔子治此六學,以之教弟子,到了晚年,並贊述刪修之,以嚴正的立場、客觀理智的態度、統覽民族文化的眼光,使六藝之學脫胎換骨,成為中國文化之寶典,後人也由此稱六藝為六經,視為儒門之學。六藝既為孔子之教學科目,又經孔子述修,視為儒門之學原無不可,但對易學這一門,終不免使人興“屈就”之感,因為:第一,易道大,易學發始於天道思想,下用於人道只是其全體大用之一端;而儒門之學乃以人道為主。第二,詩、書、禮、樂、春秋五學,均為專門學術,各有其本身之學術領域,易學則為全面的學術,無所不包;故以易學與五學並列,若不相稱。第三,再就發生上言,五學均為人間之學,因人而立;易學則不然,易之道普於三極,宇宙間即無人類,並不損於易道之存在。由此看來,孔子之納易入儒門,使成為六學之一,似乎是“以大就小”,將“全面”之用的易學納人“局部”之用的園地中了。

  這件事不止是思想上的感受而已,事實上在當代已引起了思想界的巨大的反應,後世也有學者看出了這種不同。老子的道家思想,我們便有理由相信是看到了易入儒門,不甘心於易學委曲於人道之中而起。至於後來學者看出的易人儒門為“以大就小”的情勢的,如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即曾表示過他的見解:

  六藝之文,樂以和神,仁之表也;詩以正言,義之用也;禮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術也;春秋以斷事,信之符也。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這也就是後來學者們常說的“易為五經之原”的來由。總之,從思想的本身而言,易道大,孔子以之歸人儒門為六學之一,頗給人以特別的感受,這該是當時學術思想界的一件大事。

  作者認為任何歷史事件均非無因而生,而諸多因素之中,歷史潮流極具重要性,所以要透視一樁歷史事件,決不可忽略歷史潮流趨向這一因素。“易入儒這件事在後人看來似為單獨事件,實際上正是歷史潮流的必然趨向,言孔子納易人儒門,勿寧說是孔子秉時代之命迎易入儒門。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看這事:

  第一,以孔子的仁道思想為立場釆看。

  上面已述孔子的仁道思想由“知天命”而後始臻完善,在“知天命”之前,他已經建立了以“仁”為中心的思想系統,只是此一思想系統乃以人道為範圍,不夠大;由學易“知天命”以後,他的仁道思想由人道開展到天道,取易學的天道法則下應人事,於是他的仁道思想有了天道上的依據,“仁”的範圍立刻擴大,天道與人道相互融通,一起統屬於“仁”字之下,此時人之愛人與天之愛人愛物,成了二而一。所以,站在孔子的立場,是取易道入於他已建立的仁道思想中。孔子這樣做是完全正確的,因為“仁”雖然是起於人道,但其用卻賅天賅地,易道生養萬物之大愛固可以歸納入此一“仁”字之內。由此來看,易入儒門是非常自然應理之事。

  第二,以易學的發展趨勢為立場來看。

  易學是與中國上古歷史偕行演進的一門學術,中國上古思想史演進的程序是由自然思想到鬼神思想,到人事思想,對應於這三個時期,易學是由符號易時期到筮術易時期,到儒門易時期。符號易時期,言此時易學只有八卦符號,無文字,而八卦代表的是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界現象,這充分表示出當時人的思想是自然思想。筮術易時期,言此時易學被用為占斷吉凶,由八卦演為六十四卦,且有了卦爻辭,借神道以設教,表示着此時人們的思想是在鬼神思想的控制下。儒門易時期,言此時人智已大開,孔子以哲理贊易,納易入儒門以教學,使易學理論成為人生立身處世的法則。伏羲氏為第一期符號易的開創者,周文王為第二期筮術易的開創者,孔子則為第三期中儒門易的開創者(第三期中與儒門易並立的,尚有老子的道家易)。所以從歷史演進的過程上總覽易學的發展趨勢,乃是從自然思想向人事思想上發展,或可以說是從“天”上向“人”間降落,易學正好像是一個天降麟兒,伏羲氏將他抱下天庭,周文王將他由天上送到人間,而孔子再接過來將他安置在人間撫養。由天上到人間,是自然的趨勢,伏羲氏、周文王、孔子都不過是應運而生,執行此一使命罷了。如認清了這種歷史學術演變的大趨勢,便知道納易人儒門並非孔子的私意,乃是整個歷史潮流所趨,孔子不如此作,勢有不能。後世以孔子為繼易學之正統,而以老子的道家易為旁支,理由即在於此。

  那麼現在,由上兩方面看來,關於孔子納易入儒門這件事的所以然之故已很淸楚。對於易學卸下筮術易的服裝,而換上儒門服飾,登上洙泗講壇去講說哲理,實是順時乘勢,很自然的事了。至於說到由於孔子的納易人儒門而造成易學的分裂(老子的道家易與殘存的筮術易,此時與儒門易並立為三支),也只好說是大勢所趨下的必然發展,因為人事思想時代之來,人們心智大開,新說競揚,豈僅易學分裂而已,百學、百工、百事,自春秋而後莫不走入分裂之途,歷史演進的必然趨勢使然。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