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辯證法的源頭
在人類辯證法發展史上,希臘哲學一向特別受重視。在歐洲人看來,希臘哲學是辯證法的源頭。恩格斯在言及只有較髙發展階段上的人才能具有辯證思維時,所指是佛教徒和希臘人。還說希臘人“無所不包的才能和活動,給他們保證了在人類發展史上其他任何民族所不能企求的地位……在希臘哲學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後各種觀點的胚胎、萌芽”。列寧明確地說廣如果恰如其分地闡述赫拉克里特,把他作為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那是非常有益的。”③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這一論斷是就歐洲情況講的。如果就全人類而言,則這一問題有必要進一步探討。實際上,中國《周易》的辯證法無論論產生之早晚還是論思維水平之高低,跟希臘人相比,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應當說,《周易》才是人類辯證法的源頭。本文擬就此問題發表一點粗淺看法,當與不當,有請方家批評指正。
《周易》的辯證法建立在樸素唯物論的基礎之上
《周易》的辯證法是以唯物論為前提的。它的對象是人類通過感覺可以認知的客觀存在的具體世界,連而及之也包括人的價值世界。它通過感覺和理性從兩個世界抽象出規律來。這規律即《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它與希臘赫拉克里特提出的“邏各斯”概念相似,是客觀的,存在於兩個世界之中,不在兩個世界之外。《周易》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與器在一起,不須臾離。與柏拉圖的絕對理念、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基督教神學的造物主、上帝不同。
《周易》肯定感覺作用,認為知識由感覺獲得。所以它說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⑤《周易》也肯定理性的作用。《繫辭傳》里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的話,後人附會說河圖、洛書來自龍馬神龜,聖人則之以作八卦。這與《周易》本身的觀點相抵觸,不足信據。《繫辭傳》反覆強調《周易》是聖人作的,仰觀俯察,極深研幾,立象設卦,非聰明容知的聖人不能為。聖人在中國古人的心目中是最高智慧和理性的象徵。通過仰觀俯察,遠取近取,即感覺獲知的,是個別實例。把實例抽象為規律,由個別達到一般,形成八卦、六十四卦的辯證法系統,則是聖人一智慧、理性的功勞。
《周易》的辯證法建立在唯物論的基礎之上,在古代世界是無與倫比的。早孟子三十多年出生的古希臘哲學巨匠柏拉圖,發現了對立統一規律,例如他說廣困難而又真實的工作在於揭示出另一物就是這同一物,而這同一物也就是另一物,並且是在同樣的觀點之下。這當然是很辯證的思想,但是柏拉圖的辯證法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之上,當他講對立統一的時候,講的是概念之間的關係,而他的概念獨立於具體世界之外,永固不變,帶有先天的性質。他認為概念(也叫理念),是真實的,而全體世界為虛幻不實,是理念的莩本,是造物主按理念的模型造出來的。
《周易》則相反,它的本體是宇宙萬物,而八卦、六十四卦才是摹本,它摹擬具體世界不用語言表述而用一種舉世無雙的“象”。這“象”的妙用在於它不是死的繪畫、雕塑、攝影,而是活的動的符號體系,能夠不用語言就把變動不居、千變萬化的具體世界直接显示出來。
《周易》未能抽象出“物質"、“存在”的概念,但是它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⑦用“萬物”這一概念概括自然界,並且肯定“萬物”是天地間唯一的存在。它又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天地萬物出於自然,人類社會是自然的產物。上帝或任何造物主在此沒有立足之地。
從宇宙論上說,它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5)講的是八卦生成的原理,而八卦的生成恰是對宇宙生成的摹擬。此句中易字指世界的變化,當然也指變化中的世界。兩儀即陰陽亦即乾坤。兩儀、太極雖兩言,其實一事。兩儀是二也是一,故也是太極。太極是一也是二,故也是兩儀。兩儀者,太極之兩儀也。太極者,兩儀之太極也。兩儀互根,陰至極而生陽,陽至極而生陰。陽由陰極來,陰由陽極來。陰陽究竟誰為先,不能定亦不須定。
《周易》講“有天地然後有萬物”,只講到天地,天地之前不講。沒有先有太極而後生出天地的意思。天地像陰陽(乾坤),不等於陰陽。天地是實例,陰陽則是實例之抽象。陰陽因太極而互根互生互動,太極就在陰陽之間,離開陰陽便無所謂太極。宇宙天地萬物之本質不是別的,就是陰陽。不是說陰陽之先之外另有太極,太極為一物,陰陽為一物。陰陽本沒有,由太極所生。陰陽,是古人說的氣,今人說的物質。
在中國古代,許多思想家與《周易》有不同的觀點。道家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看到了陰陽的普遍意義,但是一旦觸及本原問題他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廣“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廣把宇宙萬物的本質本體歸於道歸於無。不管道、無做何解釋,它們不是陰陽不是氣,是肯定的。莊子更把道架在太極之上描述說廣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莊子描述的道,與柏拉圖的絕對理念大同小異。宋代理學家們明裡標榜《周易》,實則接着老莊說。周敦頤畫太極圖又作《太極圖說》,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在太極之上加個無極,已入道家窠臼,又講太極生陽,陽生陰,動專屬陽,靜專屬陰,更離《周易》遠甚。朱熹一生對周氏《太極圖說》討論至多,基本的意思是“太極,形而上之道也:陰陽,形而下之器也”,“太極生陰陽,理生氣也”,⑩明確認定陰陽(氣)是被太極(道、理)創生出來的。這思想不屬於《周易》。
我們必須承認,《周易》的辯證法建立在樸素唯物論的基礎之上,與柏拉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