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說卦傳: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說卦傳: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說卦傳》)

  十翼:《彖傳上》、《彖傳下》、《象傳上》、《象傳下》、《文言》、《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合起來十篇。

  《說卦傳》很可能是戰國末年西漢初年寫成的。《說卦傳》最重要的句子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第一、二章可以讀,以下就是講如何畫卦的,沒有什麼道理。

  “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說卦傳》)無論在我們個人的生活,或在社會生活中,天地陰陽之變,都要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在義之中表現“理”,就是理於義,這個理當動名詞用。“窮理”,窮什麼理呢?窮道德之理,窮那個“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的那個理。

  “立人之道日仁與義”就是“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那句話的具體的表達。“和順於道德”,道德是什麼?就是仁與義。而“理於義”呢?在義中表現成理,那個義是什麼義呢?就是“仁與義”之義。以道德為中心啦。所以,它成功的那個形而上學一定是道德的形而上學。總起來做什麼工夫呢?做“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工夫。“窮理”就是窮“和順於道德”的那個理。“和順於道德”就是在義中表現的那個理,窮理就窮的這個理。窮這個理就等於康德所說的道德法則(moral law)。康德說的道德法則從哪裡來?從意志的自由,意志的自律,自己立法。意志的立法,這句話很容易講,這個觀念清楚。所以,窮理就是窮道德法則。道德法則從哪裡來?從意志的自由。照儒家講從哪裡來?理於義呀!仁義從哪裡來?仁義最後的根源是什麼?就是心:《論語》所言仁,《孟子》所言四端之心。“‘窮理盡性”就是說:把這個理弄明白,就可以盡你的性,就可以充分了解你的性啦。“盡”就是充分了解,或者充分體現的意思。所以窮理就能盡你的性,盡你的性,你就可以至你的命。你看這個“命”字當該怎麼講。這句話中,這個“命”字有兩個講法,兩個系統的講法。

  窮理就是窮道德法則。你能窮道德法則這個理,你就可以盡你的性。盡性就是通過仁來了解你的性,通過你的四端之心來了解你的性,這就是盡性,盡性就是充分了解。因為這個性的內容就是立道德法則,所以,窮理能盡性。我們人的道德實踐工夫就是窮理盡性呀,积極的工夫就是窮理盡性,窮理以後就是充分把你的性體所有統統表現出來。性體從心體見,這是照孟子講。所謂性善就是心善,即心見性,所以,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照孟子說“盡心知性知天”,那麼這個“至於命”可以類比孟子那個“盡心知性知天”的意思來理解。孟子“盡心知性知天”這個天是什麼意義?這個天是正面意義的天,從天道。你能盡你的心就能知你的性,知你的性就能知天道,這個天是正面意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一句中的“命”可類比孟子“盡心知性知天”之天,同樣的層次,類比啦。張橫渠的講法是“至於命”這個命指天命不已講,你通過窮理盡性你就可以達到那個天命不已,上達天命。這種講法就是跟孟子“盡心知性知天”同一個意思,這種講法,命是正面的。但這個“命”還有一種講法,那是消極地講,就是命限。這個命就是限制的意思:命限、命運。就是孟子接着上面那句話說“天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中那個命,也就是《中庸》所說:“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所以,窮理盡性,你窮到什麼地步呢?結果都有限制,就是你可以“至於命”這個結果。這個命就是命運之命,命限之命,就是《孟子》裏面性命對揚的那個命。

  假如“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是通“天命不已”那個命,就是往上一條鞭的,都是积極的。要是“至於命”是消極的,那就是消極的意思,我們無論怎麼用功,我們的道德實踐總有所限制。所以孟子說:“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知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孟子·盡心下》)無論是“口之於味,(……]”還是“仁之於父子[……]”,無論怎麼表現,通通有限制,沒有說一點遺憾都沒有。所以,程明道就說:“人五倫之中有多少不盡分處。”都有缺陷呀!為什麼有缺陷呢?就是說有限制。不要說師友、夫婦,最親莫過於父子、兄弟,父子、兄弟間也有好多不盡分的。有老子不得其兒子的,也有兒子不得其父母的,這種缺陷多得很呀。無窮無盡呀。所以,人生是嚴肅的,道德的實踐是無窮無盡呀。無論道德實踐這個工夫怎麼拉長,命限這一關你總不能夠跨過去,它總有限。一般人把這個“命”當命運講。張橫渠那個講法是一條鞭的,窮理盡性以通達天命,就等於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不過,這恐怕不一定是《易傳》那句話的本意。 “至於命”有兩個講法,兩個講法都可以。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